理財 - 無卡分期

2023/10/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這兩天滿熱門的新聞,整個事件牽扯的因素太多、太廣,很多狀況是超出個人能力範圍所能解決或改善的,所以就聚焦在自己或自家未成年或剛成年的小孩,「如何判斷真偽」這點上。


網路上找到的過程描述版本A

  • 有名自稱是通訊行業務的男子,鼓吹他們以無卡分期方式購買iPhone、筆電等3C產品,只要簽約就可以立刻拿到5000元佣金。
  • 這名男子還跟學生說不需要繳分期,可以幫對方繳,只希望學生簽約讓他有業績,不料,對方只付了幾期貸款就沒下文,貸款公司還找上門來,背負數萬元不等債務,這名男子還會要求學生一個拉一個申辦無卡分期,從去年10月至今已有近600個學生受害。
  • 學生指出,這名男子瞄準大學生「乾淨沒有案底」,無卡貸款核款容易,加上出事學生怕家裡罵,因此肆無忌憚,「很多學生自認倒楣,默默多打工吞了」。


網路上找到的過程描述版本B

  • 男子透過系學會以「簽約立刻拿5千佣金、不用支付分期款項,且手機及電腦出售後可以再分潤」說詞,鼓吹學生投資手機及電腦,還會拿出本票、身分證來取信學生,讓學生紛紛簽下5萬到10萬元不等的無卡分期契約,3至4個月後又會以「一個人頭介紹費3千元」,要學生去找更多人當下線。
  • 學生們以為能賺外快,一個拉一個,導致各科系各年級都有學生加入,但手機、筆電都還沒拿到手,今年5月就開始被融資公司催討債務,這才發現自己受騙,問了上、下線發現大家都上當,甚至有學生第一張期款付不出來,就被騙得簽下第二張、第三張,至今欠債20多萬元。


不勞而獲

只要在合約上簽名,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包括但不限於時間、勞力、心力、...,可以立刻拿到$5,000元傭金。這叫「不勞而獲」,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簽無卡分期的合約,不用繳費,就可以拿到錢,等於簽約白白送你$5,000元。沒有人會笨到或傻到無償自掏腰包送錢,一定有其它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好處,而且這個好處的價值,一定大過所要負擔的成本,才會有人願意去做。一件事情,不管用言語包裝得再精美,去思考後面的利害關係,絕大多數都可以察覺有異。

不管是任何合約,誰簽名誰就要負責,依照文中的說法,男子說要幫忙代繳,簽約人是否有跟該男子,另外簽定一張保證如期代繳的合約。但若再考慮到該男子本身的立意就不正,這張保證如期代繳的合約是否有效且能執行,還是未知數。


隱性協力者 / 呷好道相報 / 明牌

以現在資訊和知識的流通程度,不太可能出現,前10%或前20%的「受害者」中,完全沒有人察覺有異。是否有人在察覺異常後,為了繼續賺錢或降低風險,選擇無視並持續發展新人加入。這有點像鄰居、朋友、親戚、理專、菜市場攤販、...,利用相識或相熟的身分,分享穩賺的投資目標(報明牌)。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某程度上,也建議跟推薦這個賺錢機會的同學保持距離和提高戒心,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同學是基於什麼原因,才會推薦這個賺錢機會給你。而無論是什麼原因,提高警覺、小心謹慎,絕對不是壞事。


小結:戒之在貪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追根究柢,其實還是一個「貪」字在主導,貪圖輕鬆、貪小便宜,以至於後續發展就像滾雪球,規模愈滾愈大,參與其中的人,不管原本是以什麼身分介入,都會因為各種理由,愈來愈難抽手,最終導致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第一線服務業從業人員,薪水僅比最低薪資高一些。分享的記帳、存錢、儲蓄、基金、股票、購屋、...等理財觀念和方式,多為實際做過或仍在持續執行。礙於個人見識、認知、財力、觀念、...等,提出的觀點和論述,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適用,唯希望能讓閱讀的人少走一些彎路,更快進入正確的軌道,加速前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