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的舒適節奏|只是呢喃

2023/11/0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感謝閒人|Kuiza所寫的【反思】Podcast 停更2.5個月:創作是踏上自我認知的旅程文章,讓我回想起過去長期聽Podcast以及胡搞曾經錄製Podcast的經驗。以下就針對Podcast聆聽、錄製進行分享,也歡迎有在錄製與聆聽Podcast的格友們分享自己的看法。

raw-image

聽眾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你的角度

身為一個從台灣三本柱節目(百靈果、台通、股癌)就開始聽Podcast的我,有無數的通勤路上都伴著Podcast節目穿梭在城市大街與小巷。早期廣播的存在因為陪伴著「開車人士」,因此歌曲、訪談、與觀眾互動、提供交通資訊,根據台主的風格與經驗,即便是同類型節目也會天差地遠的差異。譬如說選的歌、切入題目的角度、在什麼時候跟觀眾互動、什麼時候會緊急加入交通資訊。

然而,從廣播到了Podcast,會有什麼一樣的或者不一樣嗎?

一樣的是陪伴

這一點我想大家都可以認同。無論是駕車路上、上課(這要問問學生)、上班(這要問問上班族)、做家事、通勤路上、睡前放鬆、單純想要有背景聲音。陪伴這種事情,其實是聲音節目至上的重點,一旦沒辦法從這個角度出發,那最大的基底就會蕩然無存。而這個基底對於不同節目有什麼差別嗎?有些節目你就是愛到不行,有些節目聽了五分鐘就會想關閉,但根據統計分佈,扣除掉外在因素,觀眾們最終都會找到自己喜愛的節目。然而這些節目被大眾願意留在口袋中,做到了些什麼事情,難道是題材夠辛辣嗎?題材夠國際嗎?題材夠聊天嗎?題材夠有深度嗎?

oh,不。那些都只是不同主題差異而已。共通點他們都提供了無可取代的「陪伴感」,那這些陪伴感怎麼來的呢?

我覺得是熱情,你覺得呢?

有沒有遇過一些狀況,有些節目聽著聽著就覺得好像沒那麼好聽了;有些節目一開始聽起來還好,越聽越入味。身為創作者,不可能每週、每兩週都維持完美的高檔情緒,會有波折、會有想打混的時候、會有低潮期,然後這些很奇妙的都會化為聲音弦波。然後呢,觀眾實際上都聽得出來,即便他們可能說不出來有什麼差別,但是體感就是感覺得出來差別。

巨大流量的背後,除了成就了金錢收入,也成就了壓力。但無論要以什麼方式消化負面情緒殆盡,能夠掌握的是不是最原始的「陪伴感」。而且,人設也是騙不了人的,譬如你根本不是那種瘋狂魔性笑聲的人,但為求效果或者臨摹,用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方式開始做節目,你隱藏得了一集,但無法隱藏四、五集。

在只有聽得到聲音的世界,我們口中的文字、語調、抑揚頓挫都成為了誠實的放大鏡。一旦踏入製作節目的旅途,建立屬於這個品牌的「陪伴感」是很重要的。你為了什麼而說故事,你有沒有一個想像中的虛擬對象,那些都會製造出這個品牌的元素。


不一樣的是更多的聽覺角度

隨著節目多元與開放,任何人拿起手機,在不管音質的前提下,應該都可以創造自己國度的聲音世界。聽眾也是,他們再也不用守著某個時間點聽某一個節目,他們只要打開手機,隨時就可以在這個城市某個角落拉下名為私領域的「帳」,享受一個旅程。

你可能會為這些對象提供一則故事、一則新聞解說、一個觀點、一場球賽的心得分享、一個產業未來趨勢、一個科技的歷史更迭演進、一個千瘡百孔的歷史文化背景、一個單純像是朋友聊天的領域。

你怎麼可能迎合全部的觀眾?對吧?

這些人所想聽的所盡不同,有些人在通勤時間聽,喜歡節目時間長一點,這樣他就不用分神轉節目;有些人只在午休睡覺前聽,他希望看完Youtube轉換一下心境,聽一些podcast再午休,他說不定只要10分鐘沉澱時光;有些人在做家事時聽Podcast,說不定這週都很忙,來不及聽最新的以巴衝突,希望有人提供最全面的分析,能夠越深越好。

你呢?你會提供怎樣的素材?

會是一個長節目還是一個短節目?這些都會是選擇。這也是與廣播節目不一樣之處,因為載體從廣播載體便為了所處可及的手機,而手機隨時不離身,創造了各式各樣的聆聽環境。我想你應該需要一個「虛擬群眾」,思考何種狀況是你的最適合方法。

虛擬對象

一個人也要有個人陪伴

不管Podcast只是要自己錄得開心還是真的想要分享給大眾,我認為「虛擬對象」會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核心。肯定有些對象會是自己可以掌握的聽眾,如果心裡有一個明確的虛擬對象,或許會讓錄音在設定語氣、節奏、段落、停頓簡單得多。就像是工作總會有一些場合得要對大眾說明事情,通常要了解第一件事就是這些觀眾是長官還是一般同業人士、還是圈內的人,這影響你可能要講的笑話、概念深淺都有所不同。你的日常生活中與「人」對話,你的對象是人,說話對象也是。這不會因為你關起門來,錄起Podcast就有所不同。這個虛擬對象可以是任何一個人、也可以是你的重要人士,但這些對象可不是把你丟入更難以駕馭的世界當中,他們可是要把你帶入聲音的世界當中。

可能某一個話題與自己的家人相關,適時地帶入一些虛擬對象,即便它是真實的也無所謂,它只是具象化在你的錄音間裡,透過你腦中的描繪而存在。你只不過借用它的虛擬來完成自己的真實。這會使你更投入。

把虛擬對象帶到現場

這也是為什麼實際訪談人的節目時,無論來賓是誰,你所能感受的氣場會不一樣。因為錄音者有一個真正的錄音對象,因此他更能聚焦他的問題,他看得到一個對象,他可以觀察到這個對象的表情、舉止、反應,進而調整話語的速度、節奏、進度、話題。也因此,其實眼神的交流其實很重要,如果兩個人只是看著桌上的稿進行對談,可能比不上兩個人用zoom視訊錄音。最終,錄音者打造的是一個藉由聲音提供的故事,無論載體本質是笑話、悲劇、聊天內容都無所謂,錄音者口中的情感才會是決定觀眾們留下來的重心。

舒適節奏

我覺得以Podcast的錄製來說,能夠依照「舒適的節奏」持續錄製,或許就有契機不停錄下去。這裡的舒適有點像是錄音時的「狀態」,不一定指的是環境、器材好壞,而是所處錄音環境之下的心境。類似今天要跟一個人好好說八卦,即便再奇怪的環境,還是很想好好討論完這個八卦話題。所以這種事情還滿需要一頭熱的,一旦熱情退卻之後,萬一再次要拿起麥克風,「舒適節奏」一旦流逝,之後就得花上更多力氣調整、修剪。一旦發現自己進入「舒適節奏」,剪輯或者是訪綱就不會再是重點,就像是運動員進入了Zone,而且創作者肯定也會清楚這個瞬間「就是現在,就是這個感覺。」

一開始的20分鐘就當作潤喉吧

開機的20分鐘其實很難進入Zone,原因是身心靈都還沒上線,這跟你去上班一樣,你得執行一些儀式感的模式,才能默默進入工作模式一樣。錄音也是,事實上許多節目開錄時,無論是多人組合還是來賓host組合,一開始閒聊還蠻好的,不熟的人們可以討論一下今天討論主題,話家常一下;熟的人就不用說了,可以先胡亂最近的事情。大概進行了10~30分鐘不等,慢慢開始進入自己設定的主題。而這些內容其實也不用先喀掉,就保留著。有時這種事情回去聽還滿有趣的,真的要要上架時,再將它剪下,另外放在資料夾口袋裡。

之後受眾增加後,肯定會有人敲碗問消失那半小時可以上架嗎?因為有時是聊到很好笑的事情結束後再開始正式主題,然後觀眾們都聽得出這個情緒。然後就可以開始付費會員的時代了。上架訂閱制的未剪輯的花絮。

當然以上是開玩笑地 (但真的也有人這麼做)。

但先開機一段時間亂聊再開始,是非常有用的方法。開播一開始口乾舌燥、講話會打結、唸開場白會卡住、這都很正常,只要過了20分鐘再叫你/妳唸這些,肯定會非常順。如果運動、比賽都需要暖身了,錄Podcast的話,why not ?



raw-image
每一分鐘都有六十秒的機會讓小說家倒下
贊助連結


3.7K會員
416內容數
販賣 懸疑、推理、科幻的日常小說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