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從台灣三本柱節目就開始聽Podcast的我,有無數的通勤路上都伴著Podcast節目穿梭在城市大街與小巷。早期廣播的存在因為陪伴著「開車人士」,因此歌曲、訪談、與觀眾互動、提供交通資訊,根據台主的風格與經驗,即便是同類型節目也會天差地遠的差異。譬如說選的歌、切入題目的角度、在什麼時候跟觀眾互動、什麼時候會緊急加入交通資訊。
然而,從廣播到了Podcast,會有什麼一樣的或者不一樣嗎?
這一點我想大家都可以認同。無論是駕車路上、上課(這要問問學生)、上班(這要問問上班族)、做家事、通勤路上、睡前放鬆、單純想要有背景聲音。陪伴這種事情,其實是聲音節目至上的重點,一旦沒辦法從這個角度出發,那最大的基底就會蕩然無存。而這個基底對於不同節目有什麼差別嗎?有些節目你就是愛到不行,有些節目聽了五分鐘就會想關閉,但根據統計分佈,扣除掉外在因素,觀眾們最終都會找到自己喜愛的節目。然而這些節目被大眾願意留在口袋中,做到了些什麼事情,難道是題材夠辛辣嗎?題材夠國際嗎?題材夠聊天嗎?題材夠有深度嗎?
oh,不。那些都只是不同主題差異而已。共通點他們都提供了無可取代的「陪伴感」,那這些陪伴感怎麼來的呢?
我覺得是熱情,你覺得呢?
有沒有遇過一些狀況,有些節目聽著聽著就覺得好像沒那麼好聽了;有些節目一開始聽起來還好,越聽越入味。身為創作者,不可能每週、每兩週都維持完美的高檔情緒,會有波折、會有想打混的時候、會有低潮期,然後這些很奇妙的都會化為聲音弦波。然後呢,觀眾實際上都聽得出來,即便他們可能說不出來有什麼差別,但是體感就是感覺得出來差別。
巨大流量的背後,除了成就了金錢收入,也成就了壓力。但無論要以什麼方式消化負面情緒殆盡,能夠掌握的是不是最原始的「陪伴感」。而且,人設也是騙不了人的,譬如你根本不是那種瘋狂魔性笑聲的人,但為求效果或者臨摹,用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方式開始做節目,你隱藏得了一集,但無法隱藏四、五集。
在只有聽得到聲音的世界,我們口中的文字、語調、抑揚頓挫都成為了誠實的放大鏡。一旦踏入製作節目的旅途,建立屬於這個品牌的「陪伴感」是很重要的。你為了什麼而說故事,你有沒有一個想像中的虛擬對象,那些都會製造出這個品牌的元素。
隨著節目多元與開放,任何人拿起手機,在不管音質的前提下,應該都可以創造自己國度的聲音世界。聽眾也是,他們再也不用守著某個時間點聽某一個節目,他們只要打開手機,隨時就可以在這個城市某個角落拉下名為私領域的「帳」,享受一個旅程。
你可能會為這些對象提供一則故事、一則新聞解說、一個觀點、一場球賽的心得分享、一個產業未來趨勢、一個科技的歷史更迭演進、一個千瘡百孔的歷史文化背景、一個單純像是朋友聊天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