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矛盾 - 高昂的收費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就某方面而言,金錢可視為你我付出勞動力後,所獲得的一種「儲存媒介」,大家的工作幾乎都屬於這種形式。然而要學習一樣技能,我認為用「金錢付出」也很合理,那是一種教導者用知識時間勞動的所得,尤其你在這項專精技能當中,曾經付出過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報償回收

  好比在家教市場,一個家教交易的媒合,必然存在著:因為我比你強,所以你請我教你,然後我收你錢,這一切都合情合理。例如大考前有某孩子數學在前標和頂標中徘徊,程度還不錯需人拉他一把,而我以「數甲97.5」作為實力的背書,家長願意請我來教他孩子使他數學成績進步;或者我需要加強英文口說能力,而我請個native speaker來學習英文口說,只要雙方覺得價格合理並互相滿意,那就是合意的等價交換,互蒙其利之中也有無形的經濟被創造出來。


  當然,技能交換也是種常見的方法,我教你小提琴,你教我畫畫,中間還少了個市儈的成分在,這類型的媒合網站也很容易搜尋的到。


  但金融市場老師的弔詭,從初入市場這麼多年,直至今日已穩定獲利的我仍是想不透。


  在所有金融市場中,不論是股票、期貨、幣圈或外匯,目的只有一個:賺錢。
賺錢是我們進入市場唯一的因素,弔詭就在於目的與目的之間的衝突


  我曾被不同朋友多次邀請參加昂貴的付費課程,費用從五至數十萬不等,都被我直接拒絕了,連一秒的思考與猶豫都沒有,當然我也沒有勸退就是樂見其成


  我寧可用這些錢讓市場教訓我,或者在try and error中建立新的交易策略來當作我的停損資金,抑或用三、五百元買幾本國外的大師分享數十年的成功經驗。如奧派大師Victor Sperandeo,交易冠軍Mark Minervini、Dr.Alexander Elder…等,划算至極。大家以為他們出書是為了賺錢?達到了那種領域的神,不過只是為了單純的心得分享而已。

初入股市時也買了數十本書的我,最後留下來反覆觀看的書。

初入股市時也買了數十本書的我,最後留下來反覆觀看的書。

  假設我的數甲遠比你好,你花錢請我當你家教,我的目的是賺錢,你的目的是考到理想的分數,我們的目的都不相同,卻都能達到對方想要的結果,這合理至極。


  但假如我的交易技巧比你好,賺的比你多,本也比你厚;你初入市場,交易觀念完全是0,你要從我這學交易技巧,但我先從你那割一筆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本金然後教你怎麼交易,這怎麼想都怎麼不合理。


  至今為止我沒參加過任何付費課程,倒是很常看那些觀看量少得可憐的國內外Youtuber分享交易心法,判斷哪些人真的有料哪些人沒料是我的樂趣之一,儘管我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背後動機,至少我這個免費仔還具有點判斷能力。


  或許,參加付費課程的新手們,要的就是一個穩賺不賠的「指南針」「水晶球」。假使聽到交易系統中的大賺小「賠」,就認為「我付『大錢』上課的老師怎麼可能會有賠單?」殊不知一個成功的交易系統中,小額停損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甚至一筆賺大錢的交易中包含了中間無數個小小虧損。


  最終還是要回歸交易的唯一本質與目的:賺錢。我們參與金融市場,難道是為了強健體魄,還是想要養顏美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倖ㄉsalon
15.0K會員
73內容數
⬆️點進沙龍更好玩,你會發現我的才⬆️所有才華都在討論區,請多多觀賞⬆️
小倖ㄉsalon的其他內容
2023/11/13
入市之前   他在進入金融市場之前,和一般人一樣上班賺錢、精打細算、省吃儉用,想著努力存一筆錢,能做多久是多久,最好是可以做到65歲領勞保和勞退年金。對於金融或理財,他只懂得儲蓄。儲蓄又沒有什麼不好,最穩又低風險。 初入股市   他發現身邊的同事一個接著一個在用券商app,原來大家都有在投資股
Thumbnail
2023/11/13
入市之前   他在進入金融市場之前,和一般人一樣上班賺錢、精打細算、省吃儉用,想著努力存一筆錢,能做多久是多久,最好是可以做到65歲領勞保和勞退年金。對於金融或理財,他只懂得儲蓄。儲蓄又沒有什麼不好,最穩又低風險。 初入股市   他發現身邊的同事一個接著一個在用券商app,原來大家都有在投資股
Thumbnail
2023/11/12
昨天刷到一則新聞,心裡百感交集。   過往我也是很常看股市論壇的人,尤其是畢業文,或者親朋好友等身邊「在市場中蒙受重大虧損」的詳細心得。   「那你和他『對做』不就好啦?」「他買哪支你就空哪支不就好了?」看到廣大股民這樣的留言反應,不免喜憂參半。諷刺的是,喜和憂的都是相同的一件事:「市場中的根本
Thumbnail
2023/11/12
昨天刷到一則新聞,心裡百感交集。   過往我也是很常看股市論壇的人,尤其是畢業文,或者親朋好友等身邊「在市場中蒙受重大虧損」的詳細心得。   「那你和他『對做』不就好啦?」「他買哪支你就空哪支不就好了?」看到廣大股民這樣的留言反應,不免喜憂參半。諷刺的是,喜和憂的都是相同的一件事:「市場中的根本
Thumbnail
2023/11/07
在這世界上,沒有人會嫌錢多。 從開始穩定獲利以來,我一直知道金融市場就是反人性的,並且充滿無處的陷阱。 比如說,沒人有打從剛進入市場,就知道「及時停損,讓獲利奔馳」這個道理。
Thumbnail
2023/11/07
在這世界上,沒有人會嫌錢多。 從開始穩定獲利以來,我一直知道金融市場就是反人性的,並且充滿無處的陷阱。 比如說,沒人有打從剛進入市場,就知道「及時停損,讓獲利奔馳」這個道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些達人就只有會那麼幾招 就靠那幾招一直在賣課程賺錢 但實際上勝率,並沒有很高,他就只好靠賣課程的錢 把他敗率所賠掉的,靠這個金額來補回
Thumbnail
有些達人就只有會那麼幾招 就靠那幾招一直在賣課程賺錢 但實際上勝率,並沒有很高,他就只好靠賣課程的錢 把他敗率所賠掉的,靠這個金額來補回
Thumbnail
  就某方面而言,金錢可視為你我付出勞動力後,所獲得的一種「儲存媒介」,大家的工作幾乎都屬於這種形式。然而要學習一樣技能,我認為用「金錢付出」也很合理,那是一種教導者用知識、時間與勞動的所得,尤其你在這項專精技能當中,曾經付出過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報償回收。
Thumbnail
  就某方面而言,金錢可視為你我付出勞動力後,所獲得的一種「儲存媒介」,大家的工作幾乎都屬於這種形式。然而要學習一樣技能,我認為用「金錢付出」也很合理,那是一種教導者用知識、時間與勞動的所得,尤其你在這項專精技能當中,曾經付出過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報償回收。
Thumbnail
總結,值得推薦各年齡層及各類職業的人參加的無價課程! 理財、投資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該如何起頭? 又該如何繼續? 最後又想得到什麼?」我想是普羅大眾從沒想過但卻至關重要的問題,我想起做研究時教授曾說「學者很喜歡用台灣股市數據做研究,因為台灣股市很畸形」
Thumbnail
總結,值得推薦各年齡層及各類職業的人參加的無價課程! 理財、投資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該如何起頭? 又該如何繼續? 最後又想得到什麼?」我想是普羅大眾從沒想過但卻至關重要的問題,我想起做研究時教授曾說「學者很喜歡用台灣股市數據做研究,因為台灣股市很畸形」
Thumbnail
好的老師會幫學員量身打造適合個人的專屬交易風格與操作方式,古代孔子不就說了:因材施教! 教學一種專業,交易培訓更是,而且還是持續性、長時間的; 為何要收費,基本上這是一種過濾與篩選的機制;既然教學是一種專業,專業當然要收取費用,專業度越高就會收取越高,畢竟各行各業都是用你的專業能力在賺錢不是嗎?
Thumbnail
好的老師會幫學員量身打造適合個人的專屬交易風格與操作方式,古代孔子不就說了:因材施教! 教學一種專業,交易培訓更是,而且還是持續性、長時間的; 為何要收費,基本上這是一種過濾與篩選的機制;既然教學是一種專業,專業當然要收取費用,專業度越高就會收取越高,畢竟各行各業都是用你的專業能力在賺錢不是嗎?
Thumbnail
這個題目就是兩個題目,常有人說會投資的人,低調賺就好為什麼開課賣錢?不可諱言的就是,開課的目的就是希望賺錢,如果不能賺錢,又何需付出勞務或專業來無償提供給大眾?我想這個是很簡單的邏輯,課程賣錢沒有問題,問題是內容不可誇大、遊走法律邊緣或違反法律。 於是最近網路上出現了疑似詐騙廣告,一些藉由名人照片的
Thumbnail
這個題目就是兩個題目,常有人說會投資的人,低調賺就好為什麼開課賣錢?不可諱言的就是,開課的目的就是希望賺錢,如果不能賺錢,又何需付出勞務或專業來無償提供給大眾?我想這個是很簡單的邏輯,課程賣錢沒有問題,問題是內容不可誇大、遊走法律邊緣或違反法律。 於是最近網路上出現了疑似詐騙廣告,一些藉由名人照片的
Thumbnail
「免費的,不會有人珍惜;付錢了,才會認真學習」,這是人性。
Thumbnail
「免費的,不會有人珍惜;付錢了,才會認真學習」,這是人性。
Thumbnail
這系列的文章,可能內容有點多,並沒有要鼓勵或強迫你學習,或者,否定你砸錢上課! 只是以中立客觀的立場,分享一些身邊親友的經歷,及我也曾經跌跌撞撞地挫折與判斷。
Thumbnail
這系列的文章,可能內容有點多,並沒有要鼓勵或強迫你學習,或者,否定你砸錢上課! 只是以中立客觀的立場,分享一些身邊親友的經歷,及我也曾經跌跌撞撞地挫折與判斷。
Thumbnail
司法判決書 某位號稱全市場唯一敢公開對帳單之知名fb股票社團版主, 去年被法院依非法經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開收費課程及Line群組), 判決緩刑及併科罰金之處分, 這個案例很有意思,有很多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地方。 首先,關於對帳單 筆者曾經學過PS,可以製作出精美的對帳單,要多少有多少(笑) 就算對
Thumbnail
司法判決書 某位號稱全市場唯一敢公開對帳單之知名fb股票社團版主, 去年被法院依非法經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開收費課程及Line群組), 判決緩刑及併科罰金之處分, 這個案例很有意思,有很多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地方。 首先,關於對帳單 筆者曾經學過PS,可以製作出精美的對帳單,要多少有多少(笑) 就算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