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 人物誌 @閱讀筆耕:辣個失敗兩次的人

2023/11/0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0 月 14 日,【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舉辦了一場名為「Q3 復盤、Q4 展望」的語音活動。

11 月 8 日,電子報兩位創辦人之一的 @閱讀筆耕 受邀參與 Web3Matters 馬特週報 在 X Spaces 上的訪談,主持人是 @觀察者 Denken,繼續延伸上一次沒有聊完的相關話題。


一、簡介

1・帳號「閱讀筆耕」一名的由來

我在 2020 年 8 月 22 日於 Matters 上創號,最初立下的 flag 是希望「一週閱讀一本書,筆記梳理完成後發布更新」(一週一讀一整一更)。

順著這思路,希望大家從暱稱上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帳號是在做啥的,於是我就把上述 slogan 裡面的關鍵字抓出來,組合後得到「閱讀筆更」,其中「更」字取了諧音變成「耕」。

 

2・持續寫文章的動力?

信守承諾,並將你預計要做的事昭告天下——制約與誓約。

有一本書《原子習慣》裡提到一個概念叫做「習慣契約+問責夥伴」影響我許多,讓我倚賴透過外在環境(搭配內在動機)來保持書寫的動力。

例如我參加了一些線上讀書會,這像是一種無形契約,我必須在死線(dead line)到來之前交付成果,驅動我閱讀完一本書,然後趕快輸出成文章/簡報。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加強這份無形契約的「殺傷力」,也就是不遵守無形契約要付出慘痛代價。對我來說,最痛的點是失去信譽,所以當我「公開且具體地」(像是「每週一上午 6 時派報」)答應別人做某件事時,這是一個很有份量的「附魔」,督促我持續輸入與輸出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目前和雨果・Hugo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時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就像日本知名動漫《獵人》裡庫拉皮卡的「制約與誓約」鎖鏈,這是他的強烈意圖和目標與念定下的制約,並發誓遵守,制約條件越苛刻,威力就越大。

制約與誓約

制約與誓約

BTW,持續保持閱聽輸入,再外加一點「雞婆」(即使你覺得是野人獻曝,但一定有人感到很受用),就會一直想寫,哈哈!

 

3・參與《Web3Matters 馬特週報》的動機與感想

作為探消息的的斥侯——撥開戰爭迷霧。

  • 動機:撥開戰爭迷霧

因為在《鏈習生 Chainee》那邊也有文章要撰寫,我可以透過與《Web3Matters 馬特週報》締結制約,作為探消息的的斥侯「撥開戰爭迷霧」。一方面大量瀏覽許多素材,順勢從中感到感興趣的主題做策展,後續還有機會拓展成一篇文章。

我在「公開」的 Discord 頻道上答應大家要每週要策展一篇 Web3 文章,而且還偷偷幫自己訂下更嚴苛的誓約,我要在「每週一」提交。

《世紀帝國》的戰爭迷霧

《世紀帝國》的戰爭迷霧

  • 感想:期待 DAO 化

我很欽佩《Web3Matters 馬特週報》的維運幾近百分之百都集中在 Discord 上討論,所有資訊都是公開透明流通。我自己在經營《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時還沒有辦法做到這樣子,目前是私下拉一個 LINE 群跟雨果.Hugo大討論。

未來,我很期待《Web3Matters 馬特週報》的 DAO 化,這是極富開創性的 Web3 理念落實。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4・創辦這個週報的動機

辣個失敗兩次的人。

早前(2021 下半年)我一直很想在 Matters 的 圍爐 裡面帶動話題討論,希望透過集體智慧,和社群一起精進「創作手藝」或交流「多元觀點」,發起兩次活動,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兩次嘗試都以失敗收場

兩次嘗試都以失敗收場

不過,這個想法始終在我心裡念念不忘,一有機會就想「死灰復燃」;Matters 在 2023 年第三季度 改版了頻道駕駛員規劃 是一個契機,我從原先的加密貨幣頻道轉往剛成立的「創作者經濟」頻道,得到了再嘗試一次的可能性。

於是我在「創作」者經濟裡面添加了「IMO」(In My Opinion)字詞進去,這樣「觀點」就跟進了,這是構成《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最重要的兩個要素。

讀完一本書好難,那先從讀一篇文章開始。

還要創作一篇讀後心得/筆記好難,不妨先練習為一篇文章寫下觀點(opinion)。

 

5・副版主徵選過程

之前參加了 雨果.Hugo 創立的「公益讀書會」社群,看到他每天都會(多數是從 Facebook 上)轉貼一些優質好文。

我的想法是,只要雨果大在他原本的動作上再添加一些自己的 IMO 觀點,就會和本頻道/電子報的理念相契合。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習慣堆疊」的舉措不會造成他執行上很大的阻力,這樣他才容易堅持下去(不會掉隊),哈哈!

另一方面是擔心自己三分鐘熱度,有一個志同道合的搭擋能享有「問責伙伴」的好處,於是我就給 雨果大捎了私訊,詢問他是否願意(寄電子郵件)報名副版主的徵選。

 

6・你認為最佳的創作者「經濟模式」是什麼?(當副業免費分享?全職投入?業配或付費牆?其他?)

我心目中最喜歡的經濟模式,是如同因為有「廣告」時段,所以我們才有「免費」的無線電視可以看,沒有圍牆花園(walled garden)的世界,讓知識(資訊)覆蓋的人數越多越好;之後才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小眾的特化需求)訂閱制。

我認為創作者剛起步時,手邊最好要有一份穩定的現金流,也就是不要貿然辭掉正職,這樣會比較有踏實的感覺(安定感);這段嘗試的旅程是漸進式的——而不是破釜沈舟——視局勢調節A正職與B斜槓的工作比重,未來有可能是反過來A變成斜槓(甚至辭職),而B成為正職。


三、Gitcoin Grants 19

7・申請動機

第一,經過了前兩次的失敗,這次我在經營《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時,特別叮囑自己不要陷入「閉門造車」癡癡等著別人來挖掘,要多多「走出去」與外界互動,除了接洽 Web2 的創作者/出版社以外,也要和 Web3 世界做接軌。

第二,有些事務(Web3 顧問諮詢、校稿、視覺設計)我們尋求了

雨果.Hugo以外市民的協助,希望能向外界(除了 Matters 的支持以外)募得一些資金來核銷日常維運,脫離「用愛發電」現狀。

我們把《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專案看作是一間「一人公司」,如果這間公司有一個金庫,一個公開透明可供大家監督的帳本,那麽經營起來會更帶勁,躍躍欲試著。

按:所謂的「一人」公司並非是單打獨鬥,其實它是一種小而美的「事業體」。

 

8・預計如何使用經費

我們會把從 GG19 募得的資金,置入一個公開透明的金庫,20% 空投給電子報的天使贊助者(付費訂閱戶),20% 回饋於 Matters Discord 社區用戶,60% 用於支應本項目的日常維運。

raw-image
  •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
  •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我一直很希望透過集體智慧,
和社群一起精進「創作手藝」或交流「多元觀點」,
我失敗了兩次,
但沉澱下來的養份,催生出這份電子報。

——《創作者經濟IMO》共同創辦人閱讀筆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0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創作者經濟 IMO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8.6K會員
617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