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不要跑法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法院--聽起來是個閒人勿近的場所.大多數總認為裡面充滿著罪惡.違法.黑暗...避之唯恐不及,能不進去就不去的地方.

前一篇提到,想確認未來的方向,可以實際的到工作場所接觸了解嗎?所以,我就去法院了.這是我第三次進法院,前兩次是因為車禍受傷的民事賠償.這次以非當事人的角色去法庭旁聽.

這邊幫大家說明一下,地方法院法的法庭有民事庭、刑事庭,家事法庭原則上是不公開審理的,另外有些當事人申請或法院認為有不公開的理由也會不公開審理。其他只要門打開的都可以自由進出,旁聽是可以的。但,法庭中禁止使用手機(關機)、禁止飲水(要出去喝),保持安靜,開庭前會全體起立,審判長宣布坐下。很像以前國小上課時,班長會喊全體起立,老師好,再坐下一樣,只差不用鞠躬喊審判長好!

不同的袍子顏色代表不同角色,都是黑底但有不同顏色的邊線。藍色-法官/審判長,紫色-檢察官,白色-律師,綠色-公設辯護人,黑色-書記官,紅色-公證人,我去了幾次還沒看過公證人。比較特別的是,最近一次其中當事人是外國籍,還有外聘的翻譯人員。

每個法庭外都會有個螢幕,類似開刀房外面或診間外會顯示已看診、看診中、未看診的呈現,顯示目前審理案件的主要分類,像是過失致死、損害賠償、不當得利⋯可以找有興趣的主題進去聆聽。

法院的建築、設備跟一般的公家機關差不多,為了方便民眾辦理郵政業務.提升法院行政效率裡面都會設立郵局.其實,法院沒有一開始心中以為的那麼避諱.他是提供民眾一個相較理性.合法解決糾紛場所.

當用第三者的角度去旁聽時,你聽到的每個案件都是當事人的人生故事.在新聞報導.影劇上演的劇情真真切切的發生在你眼前.也許法院有很大比例解決的是小案件.但,第三者的小案卻是當事人徹夜難眠.糾纏多年的生活寫照.當越接觸,就更有感觸.

律師為什麼要幫大眾心中認為的壞人辯護,除了他受有報酬接受委任,還有維護被告權利.保障公平審判.促進社會正義等重要功能.刑事案件,若被告沒有能力聘請律師,法院會提供公社辯護人以保障被告權利,不論過程如何攻防,最後審判的還是法官.

幾年前,我也過不去心中那個律師為什麼要幫罪大惡極的人辯護的坎.現在的我,可能還是無法全然接受,但內心的反彈力道有稍微減輕.期待內心更強大,挺得住風雨的自己.

陽光灑落.寧靜午後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ora Ch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工作了十年後,長期累積的職業倦怠.職業傷害.心靈的壓抑在去年離職後得到了緩解. 近一年的準備考試落榜,近幾個月投入職場,但都不是很順利...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又回到之前厭倦狀態.甚至更嚴重.而考試沒錄取,也懷疑自己要繼續考試嗎? 還是乾脆離開原本的領域.從頭開始,那要往什麼方向前進? 如果也遇
你們知道的貓咪自己在家都在幹嘛嗎? 今天很安靜的在家,觀察到原來Mi-kㄟ醬平常自己在家都在睡覺,短短時間醒來看窗外風景,曬太陽~
Mi-kㄟ醬是一隻出生機率0.003%的三花公貓,出生一個多月時從動物之家領養回來的小朋友。 個性穩定、脾氣還不錯,不太對貓或人「哈氣」,膽小、超級挑嘴、喜歡玩躲貓貓。 快滿一歲了! 祝福我們Mi-kㄟ醬開心、健康長大。
工作了十年後,長期累積的職業倦怠.職業傷害.心靈的壓抑在去年離職後得到了緩解. 近一年的準備考試落榜,近幾個月投入職場,但都不是很順利...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又回到之前厭倦狀態.甚至更嚴重.而考試沒錄取,也懷疑自己要繼續考試嗎? 還是乾脆離開原本的領域.從頭開始,那要往什麼方向前進? 如果也遇
你們知道的貓咪自己在家都在幹嘛嗎? 今天很安靜的在家,觀察到原來Mi-kㄟ醬平常自己在家都在睡覺,短短時間醒來看窗外風景,曬太陽~
Mi-kㄟ醬是一隻出生機率0.003%的三花公貓,出生一個多月時從動物之家領養回來的小朋友。 個性穩定、脾氣還不錯,不太對貓或人「哈氣」,膽小、超級挑嘴、喜歡玩躲貓貓。 快滿一歲了! 祝福我們Mi-kㄟ醬開心、健康長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法院或地檢署的開庭通知標明日期和時間,但通常不會準時開庭,除非是第一件。這是因為案件安排動態變化,無法預料當事人陳述和證據,且基於尊重不會打斷發言。在現今社會氛圍下,遲到開庭成為必然結果。
Thumbnail
筆者從警以來,每天都有民眾來派出所詢問各種法律問題,但法規多如牛毛,有些因不常用,連同事間都是口耳相傳,一知半解。這時除了找律師諮詢外,也能透過上網以類似案件判決書查詢,讓法官或主管機關直接告訴你答案。今天筆者不藏私,分享3個常用網站,民眾除可增進法律知識,更能解決自己或親友的法律問題,捍衛應有權益
Thumbnail
當你收到法院傳票時,心中充滿了不安和疑惑。無論是否被誣告,都應依法處理。對於傳單所要求,應該配合到庭接受調查,並且可以請專業律師協助應對。若需去外縣市開庭,可以申請移轉管轄至居住所地的法院。需更多資訊,請免費諮詢。
〈憲法訴訟法〉第二節 迴避 第 9 條 大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一、大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或訂有婚約者,為聲請案件當事人。 二、大法官現為或曾為聲請案件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代表人、家長、家屬、三親等內之血親或二親等內之姻親。 三、大法官曾為聲請案件之證人或鑑定人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糾紛和爭端,有些可能是小型的私人糾紛,有些則可能涉及更為複雜的刑事案件。然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許多人會陷入猶豫不決的情況中。特別是在考慮是否報警或提起訴訟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迷茫和不安。
Thumbnail
想要實際了解法庭如何運作嗎?你可以自行前往法院旁聽開庭!​法庭旁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這則懶人包告訴你!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用走上訴訟這條路 或走進法院 所以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家事調查官」 我也是提出訴訟後接到電話才知道有這個角色 提出訴訟後不久 我接到一通來電 對方說自己是法院的家事調查官 想要跟我約見面確認通話方是我本人 我詢問地點…
開完第二庭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法官還是不太清楚原貌,畢竟事情複雜,由於法官要退休故下次是另一個法官接手,我想…是重新開始…,不過也沒差前兩庭也沒有什麼進度,第一庭等了超過兩個月才迎來第二庭,等得很折磨,現在也不知第三庭何時何日……,律師說:「只能等法院通知!」不過就在這庭開完隔天收到另一個
Thumbnail
遇到法律問題,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求助律師。當然這的反應是正確的,但根據多數法律網站的諮詢經驗統計,有不少人的提問方向都是錯誤的。有很多人都把律師直接當成法官,劈頭就問「會怎樣判」、「有沒有罪」,甚至將滿腹苦水都倒給律師聽,彷彿只要「多博取一個人的認可」,就能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結果。
Thumbnail
「提告」對不熟悉法律之人來說,毫無疑問是會帶來壓力的。但是打官司可不是像以前的電視劇那樣,只要擊鼓申冤、到縣令面前告狀即可。如果遇到的是刑事案件,得經過一連串的偵查程序,才「有機會」把案件送到法官面前。雖然民事訴訟可以自己寫狀提告,但也因為必須從頭到尾都自己來,不但相當麻煩還非常辛苦。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法院或地檢署的開庭通知標明日期和時間,但通常不會準時開庭,除非是第一件。這是因為案件安排動態變化,無法預料當事人陳述和證據,且基於尊重不會打斷發言。在現今社會氛圍下,遲到開庭成為必然結果。
Thumbnail
筆者從警以來,每天都有民眾來派出所詢問各種法律問題,但法規多如牛毛,有些因不常用,連同事間都是口耳相傳,一知半解。這時除了找律師諮詢外,也能透過上網以類似案件判決書查詢,讓法官或主管機關直接告訴你答案。今天筆者不藏私,分享3個常用網站,民眾除可增進法律知識,更能解決自己或親友的法律問題,捍衛應有權益
Thumbnail
當你收到法院傳票時,心中充滿了不安和疑惑。無論是否被誣告,都應依法處理。對於傳單所要求,應該配合到庭接受調查,並且可以請專業律師協助應對。若需去外縣市開庭,可以申請移轉管轄至居住所地的法院。需更多資訊,請免費諮詢。
〈憲法訴訟法〉第二節 迴避 第 9 條 大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一、大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或訂有婚約者,為聲請案件當事人。 二、大法官現為或曾為聲請案件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代表人、家長、家屬、三親等內之血親或二親等內之姻親。 三、大法官曾為聲請案件之證人或鑑定人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糾紛和爭端,有些可能是小型的私人糾紛,有些則可能涉及更為複雜的刑事案件。然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許多人會陷入猶豫不決的情況中。特別是在考慮是否報警或提起訴訟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迷茫和不安。
Thumbnail
想要實際了解法庭如何運作嗎?你可以自行前往法院旁聽開庭!​法庭旁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這則懶人包告訴你!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用走上訴訟這條路 或走進法院 所以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家事調查官」 我也是提出訴訟後接到電話才知道有這個角色 提出訴訟後不久 我接到一通來電 對方說自己是法院的家事調查官 想要跟我約見面確認通話方是我本人 我詢問地點…
開完第二庭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法官還是不太清楚原貌,畢竟事情複雜,由於法官要退休故下次是另一個法官接手,我想…是重新開始…,不過也沒差前兩庭也沒有什麼進度,第一庭等了超過兩個月才迎來第二庭,等得很折磨,現在也不知第三庭何時何日……,律師說:「只能等法院通知!」不過就在這庭開完隔天收到另一個
Thumbnail
遇到法律問題,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求助律師。當然這的反應是正確的,但根據多數法律網站的諮詢經驗統計,有不少人的提問方向都是錯誤的。有很多人都把律師直接當成法官,劈頭就問「會怎樣判」、「有沒有罪」,甚至將滿腹苦水都倒給律師聽,彷彿只要「多博取一個人的認可」,就能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結果。
Thumbnail
「提告」對不熟悉法律之人來說,毫無疑問是會帶來壓力的。但是打官司可不是像以前的電視劇那樣,只要擊鼓申冤、到縣令面前告狀即可。如果遇到的是刑事案件,得經過一連串的偵查程序,才「有機會」把案件送到法官面前。雖然民事訴訟可以自己寫狀提告,但也因為必須從頭到尾都自己來,不但相當麻煩還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