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臺灣這塊島嶼上,這段歷史是過去讀書時從來沒有出現過在課本上的,這段歷史不僅是屬於陳澄波的故事,也是屬於所有臺灣人的故事。
在閱讀的過程中,多次感到心酸,當時陳澄波面臨的臺灣社會環境與臺灣現今面臨的認同問題本質上仍是相同的;許多在臺灣這塊土地生活的人民,仍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裡人。
不管是那一個「內地」,沒有一個內地真的在乎臺灣,臺灣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走到國際社會上仍需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臺灣人要團結,未來才會有希望。
過去的種種無法定義我們,但我們現在與未來所採取的每一步都將決定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陳澄波的普羅藝術、人道主義精神不管是在哪一個時代都能適用,他愛臺灣、愛這塊土地的精神深深地讓人感動。所以在出發至水上機場擔前,他雖然知道這一去就不復返了,但他仍堅持要去;在描述陳澄波被國軍帶到嘉義火車站前槍決那段故事,我真的忍不住地掉下眼淚,彷彿我也在現場目睹了這段悲劇發生的經過…
感謝作者柯宗明寫下這本書,讓這段歷史不再只是藏在不見光線的地下室及與陳澄波家人的回憶中。
《我的家庭》1931
畫布/油彩 91 x 116.5 cm
「左一的陳澄波穿西服,左二的二女兒穿日式披風,中間的妻子穿台灣女衫,左四的女子穿中式的馬褂,右邊的大女兒穿台灣原住民的服裝。陳澄波透過家人的服裝,傳達他多元文化、族群共榮的理念」
實體書購買:遠流出版。陳澄波密碼
電子書購書去》我的讀墨AP推薦:http://moo.im/a/027g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