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型人

含有「晨型人」共 3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是天生夜貓,還是早起效率派?我身為一個常被社會「誤解」的夜貓子,發現市面上多數生產力書籍都只歌頌晨型人,讓我不禁思考:難道夜貓子就真的比較沒出息嗎?這次,我決定親身投入一場作息實驗,深入體驗夜貓與晨型人的世界,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高效節奏」。 夜貓子的世界:創意、挑戰與潛力解鎖 就我的觀察,許
Thumbnail
你每天幾點起床呢?是不是每逢週末就想睡晚一點,來彌補平日睡眠不足的時數呢? 很多人一聽到「早起」兩個字,多半會跟「睡眠不足」畫上等號,其實只要前一天早一點上床就寢一樣可以睡飽,而早起的差別在於這段時間完全不會被任何瑣事打擾,是一段可以自由支配且運用的時間,也替自己的一天先創造餘裕。 相信許多
Thumbnail
  「晨型人」、「夜型人」這種說法,和MBTI或其他分類一樣,它並非從此定義「你就是這樣的人」,而是提供一種較簡便的切入角度,讓自己知道現階段的自己適合或擅長什麼。這些標籤與生活的環境、文化、所處的人生階段都息息相關。我們需要依自己當下的狀態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並隨時準備好在不順的時候做出調整。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前天關於青少年夜貓子偏好的觀察性研究,引起了一些討論。不禁令人再度思考人類生存的奇妙之處,尤其是我們賴以度過每一天的多元節奏。有些人以輕快、幾乎令人羨慕的警覺迎接黎明,而有些人則只有在暮色降臨、外面世界漸暗成輕柔夜色時,才能找到真正的活力。。。
Thumbnail
5/5夜貓子和晨型人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6/05
謝謝小a分享!沒想到小腦也有關係!!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5
❦ 莊小昕 對呀! 對呀!小腦可能抗議夜貓子生活型態 #不平衡, 對環境也不友善、#不協調 (#不省電), 所以無論如何也忍不住來插一腳? ^O^
付費限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時鐘。有些人是“晨鳥”(晨型人),黎明時分就從床上跳起來,準備征服世界(或至少是早餐)。有些人則是“夜貓子”,在其他人都酣睡的時候,他們還在思考,可能是靠著一些嘴饞的零食和螢幕的光芒。聽起來很熟悉吧? 匹茲堡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
Thumbnail
5/5夜貓子和衝動的關係
Sylvia-avatar-img
2025/06/03
夜貓代表~但衝動好像與我不太連結啊 XD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4
Sylvia 我喜歡💕結合中醫的詮釋~
src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5/02/11
這週好像會回暖☀️☀️
Mill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1
老虎奶油 今天忽然大升溫!但明天鋒面又要來了
邁入50歲的作者,分享如何在忙碌的朝九晚五生活中,利用每天清晨多出的時間學習Power BI和SEO,並從方格子創作文章分享生活點滴,展現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Thumbnail
0/5新年新希望!我的 2025 年度計畫
Jimmy Wang-avatar-img
2025/03/19
Coursera官方價格大約3折的升級方案,親測有用,可以領證書。 https://shopee.tw/product/6168278/17331615329/
「早上三點起來讀書」的習慣,改變了我的學習節奏與人生心態。 這個早起的習慣雖然養成已久,但當我回顧這段過程,才意識到其中的影響力有多深遠。 ▋晨型人的起點:一個「酷」的嘗試 2007 年,我國中三年級,開始嘗試晚上 9 點睡、早上 3 點起。當時我對「早上三點起來讀書」的行
Thumbnail
國王 K-avatar-img
2024/11/17
年輕的時候確實會喜歡無人打擾的時段
在我的 33 年人生中,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關鍵在於: 「做事時專注,不做事時心態穩定。」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晨型人的生活習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做事時要專注 專注是高效率的根本。如果在做事時分心,花 30 分鐘只完成 5-10 分鐘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