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寶貴傳道
- 我們泰雅族天生是一個在大自然生活的民族,順着大自然的生態作息。譬如春天就要栽種,夏天就要收割,秋天就要入倉。冬天因為天氣寒冷,不能打獵也不能栽種,就是家庭的季節。這是我们泰雅的生態。婦女會織布做酒,男生就會製作打獵的器具,準備春天要用的器具。因為這些都是消耗品,都會汰換。例如籃子、捕魚和打獵的器具等等。以前老人家是沒有閒的時候。
- 我小的時候,大部分還是吃南瓜、地瓜、雪蓮,米飯比較少。飲食方面比較不缺,隨四季的變換而有不同的食物。剩餘的物品會未雨綢繆,很自然地知道什麼時候會沒有東西,要儲存起來。早期我們沒有存錢的概念,但是一定有存糧的概念。
- 我們會靠自然的環境保存我們的食物,打獵以後,沒有冰箱,我們就會做醃肉,保鮮才不會放到壞掉。地瓜會埋在泥土裡,老人家有智慧,知道小米要放哪裡,地瓜要放哪裡。蔬菜我們會把它曬乾,譬如竹筍,會放在烤火屋的上面,避免潮濕。父母怎麼做,很自然的孩子就會跟著那樣做,那是自然的傳承。譬如做酒,媽媽會抬比較重的那一邊,然後自己擠壓,孩子在旁邊幫忙、學習。
- 以前的酒,女生不能喝,要給男生喝,因為男生的體力消耗多,喝酒補身。在節慶、儀式或是收割的時候才能喝酒。我們都是共享,拿出來給親友喝,隨便的日子不能喝。原住民是最會喝酒,但是不是亂喝。我們有喝酒的文化,以前拿一瓶就可以喝一個晚上,不像現在一瓶接著一瓶。以前的人,一瓶酒可以喝一個晚上,主要是在聊天。聊的話題包括打獵,耕種,互相請益。我聽到的都是聊工作,怎麼保存食物,怎麼教育孩子,怎麼共享這樣子的話題。
- 我看到爸爸在放黃藤的時候,會放在屋簷下,不能曬到太陽,也不能淋到雨。那是要編竹簍,或是篩子用的,有一定的幅度,不能破壞他的彈性。籃子有很多名稱,因為要裝的東西不同,所以留的縫隙是會不一樣的。編籃子的技巧通常是父傳子、子傳孫。
- 保存種子的話會放在烤火屋,小米、或各種豆類的種子都會放在烤火房的上方,那裡比較通風,藉由火氣可以保持乾燥,是利用大自然。蕃薯、地瓜和芋頭的保存,則是採取掩埋法,挖個洞把它們放進去之後,還要保持一定的空隙,上面用竹片蓋住。選的地方通常在地勢比較高,遠離水的地方,或是刻意把水移開。但是自然環境會變化,所以隨時要去檢視,加以疏浚。
- 原住民跟大自然一起生活,就會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譬如說颱風季節來了,自然要去檢視我們的水。我們與山為伍,所以大概在八、九月的時候,特別會觀察颱風草。部落裡的耆老,會帶領大家處理部落的事。因為沒有冰箱,不管是哪一種肉都會用醃肉的方式保存,或是趕快把食物分享給部落的其他人,大家就會有豬肉吃。下次換他家打到獵物,很自然地也會分給我們。我們會把食物分享給其他人。醃漬的方法可能是用白米或是小米,會加些鹽,有消毒的作用。
- 以前的漁獵大部分是苦花魚、螃蟹或是蝦子。都是在這一條溪,我們有護溪,捕到懷孕的魚就會把它放走,以保持魚類的源源不斷。動物也是這樣,只要是有小baby的獵物,會放回去。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周麗華的沙龍
1會員
81內容數
聽見-原鄉部落將邀請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的耆老談談泰雅先人的生活智慧,包括食物、穿著、房子、交通演變、娛樂、水電等,取法自然的方法。此外,也會談談在地特色的植物、動物、地理景觀、風俗民情、教會信仰等,以及對土石流、祭典、喝酒文化、殺豬文化、族語傳承的看法。歡迎對原民文化、部落發展有興趣的人收看!
周麗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口述
在傳統泰雅文化中,在提親或是感恩節才會喝酒,現在的喝酒文化已經看不到泰雅的文化之美了。我小的時候在拉拉山,18歲以前沒有看過喝酒的人。18年歲以後商店越來越多,因為水蜜桃產業帶動觀光,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的人很勤勞,但是也有的人很懶惰,只在家裡喝酒。18歲左右,喝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口述
在傳統泰雅文化中,在提親或是感恩節才會喝酒,現在的喝酒文化已經看不到泰雅的文化之美了。我小的時候在拉拉山,18歲以前沒有看過喝酒的人。18年歲以後商店越來越多,因為水蜜桃產業帶動觀光,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的人很勤勞,但是也有的人很懶惰,只在家裡喝酒。18歲左右,喝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民國72年我嫁到那羅來,那時候一部落只有一個人當警察,一個人當牧師,其他的男人都是挖煤礦的,沒有人在種植東西。那時候的飯食跟現在差不多,而且雜貨店就在家旁邊,可以買東西,大家都用瓦斯煮東西。那時候學生比較多,大概有100到300人。我先生總共做了11年的挖礦工作,他們已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民國72年我嫁到那羅來,那時候一部落只有一個人當警察,一個人當牧師,其他的男人都是挖煤礦的,沒有人在種植東西。那時候的飯食跟現在差不多,而且雜貨店就在家旁邊,可以買東西,大家都用瓦斯煮東西。那時候學生比較多,大概有100到300人。我先生總共做了11年的挖礦工作,他們已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是桃園復興鄉拉拉山的泰雅族人,在那邊居住了27年。我的家鄉是高山,平坦的地方不多。媽媽非常勤勞,有種玉米、地瓜、芋頭和小米等等。我們的主食就是這些。小米的品種有黏性的也有沒有黏性的,顏色有白色、黃色的還有一種紅色的。媽媽烹調小米的方式,可以做主食以及點心。另外一個主食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是桃園復興鄉拉拉山的泰雅族人,在那邊居住了27年。我的家鄉是高山,平坦的地方不多。媽媽非常勤勞,有種玉米、地瓜、芋頭和小米等等。我們的主食就是這些。小米的品種有黏性的也有沒有黏性的,顏色有白色、黃色的還有一種紅色的。媽媽烹調小米的方式,可以做主食以及點心。另外一個主食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在節儉民族中生活很不方便
可以看標題就知道,我們在溫室裡亂搞的事情還沒結束,雖然科裡面提供農具、小牛,但是需要搭棚架的時候,卻沒提供半根竹子,來搭棚架,真的很小氣,
對拉!連肥料也是給我們過期哦!這下該怎麼辦,沒有竹子就去找地方砍阿!沒有錯,為了搭棚子我們去砍竹子,阿否他家有片竹林,所以我們六劍

在節儉民族中生活很不方便
可以看標題就知道,我們在溫室裡亂搞的事情還沒結束,雖然科裡面提供農具、小牛,但是需要搭棚架的時候,卻沒提供半根竹子,來搭棚架,真的很小氣,
對拉!連肥料也是給我們過期哦!這下該怎麼辦,沒有竹子就去找地方砍阿!沒有錯,為了搭棚子我們去砍竹子,阿否他家有片竹林,所以我們六劍

根據筆者記憶,本次趣文所描述對象應為南澳地區的泰雅族人。泰雅族人世代奉行「獵與織」,直至殖民的利刃,深入臺灣山林之間……

根據筆者記憶,本次趣文所描述對象應為南澳地區的泰雅族人。泰雅族人世代奉行「獵與織」,直至殖民的利刃,深入臺灣山林之間……

#泰雅族# 是台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一族。
生活方式:狩獵、禦侮為勇士所負責;織布、編衣與家務,則是泰雅族婦女的重要工作。
#苧麻# 由婦女親自栽植,約三個月可採收。要織出一塊布得從種苧麻開始,經過剝皮取得纖維、捻線、曬乾、漂白、染色……等繁複的過程,才能得到織布的線材。線材整經上織布機織成布後.

#泰雅族# 是台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一族。
生活方式:狩獵、禦侮為勇士所負責;織布、編衣與家務,則是泰雅族婦女的重要工作。
#苧麻# 由婦女親自栽植,約三個月可採收。要織出一塊布得從種苧麻開始,經過剝皮取得纖維、捻線、曬乾、漂白、染色……等繁複的過程,才能得到織布的線材。線材整經上織布機織成布後.

原民部落自己用古法製作酒麴這件事情,之前在旅行途中略有耳聞,據說因為每個人手上的菌群不同、體溫不同,有些人做出來的酒麴就是可以釀出好喝的酒,有些人就是會失敗。這次,我們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

原民部落自己用古法製作酒麴這件事情,之前在旅行途中略有耳聞,據說因為每個人手上的菌群不同、體溫不同,有些人做出來的酒麴就是可以釀出好喝的酒,有些人就是會失敗。這次,我們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

阿美族人常說:太平洋就是我們的冰箱。 其實,族人家裡還有更多不插電也不需冰塊的「微冰箱」,就是家中那些五花八門的瓶瓶罐罐!
長濱鄉長光部落的 一耕食堂,主打阿美族發酵醃漬料理。一走進去就看見兩大玻璃缸的 Fukah (發音為「福尬」,酸筍)

阿美族人常說:太平洋就是我們的冰箱。 其實,族人家裡還有更多不插電也不需冰塊的「微冰箱」,就是家中那些五花八門的瓶瓶罐罐!
長濱鄉長光部落的 一耕食堂,主打阿美族發酵醃漬料理。一走進去就看見兩大玻璃缸的 Fukah (發音為「福尬」,酸筍)

旅行就是要好好放野自己~ 野營、野溪、野炊之旅
這次 #「野趣大同系列」泰雅深度之旅,真的很好玩
不走「觀光客」走馬看花式的旅遊體驗,而是要你直接穿起泰雅的服裝
拿起小米酒,跟上敬神儀式敬祖靈與山神,因為我們是泰雅族的朋友,我們來了
#不走「觀光客」休閒路線,直接走過日常生活不喝酒會暈的吊橋

旅行就是要好好放野自己~ 野營、野溪、野炊之旅
這次 #「野趣大同系列」泰雅深度之旅,真的很好玩
不走「觀光客」走馬看花式的旅遊體驗,而是要你直接穿起泰雅的服裝
拿起小米酒,跟上敬神儀式敬祖靈與山神,因為我們是泰雅族的朋友,我們來了
#不走「觀光客」休閒路線,直接走過日常生活不喝酒會暈的吊橋

現代知識為求精確,付出了支離的代價,將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當中與食物有關的部分切割出來,名之為「食物體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將原住民的傳統活動/知識稱為「智慧」,帶有一種浪漫想像的色彩,聯合國農糧署的新作也不例外。

現代知識為求精確,付出了支離的代價,將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當中與食物有關的部分切割出來,名之為「食物體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將原住民的傳統活動/知識稱為「智慧」,帶有一種浪漫想像的色彩,聯合國農糧署的新作也不例外。

內行人都知道,參加臺東慢食節,絕對不能錯過每天下午的「慢食講」, 連本地人也每次都大開眼界。不但學習新知、發現藏於民間的慢食高手,更嚐到難得的滋味、聽見從來都不知道的故事。 現在,就來重現去年《有種餐桌》的第一場慢食講:「吃一口就流淚的白色小米飯」。

內行人都知道,參加臺東慢食節,絕對不能錯過每天下午的「慢食講」, 連本地人也每次都大開眼界。不但學習新知、發現藏於民間的慢食高手,更嚐到難得的滋味、聽見從來都不知道的故事。 現在,就來重現去年《有種餐桌》的第一場慢食講:「吃一口就流淚的白色小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