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字是象形字,在甲骨、金文中畫出雀鳥的模樣,有鳥首、鳥身和鳥爪。
以「鳥」作為形符的鳥類名稱非常多,形符在右、聲符在左的有「鴨」、「鴿」、「鶴」、「鸚」、「鵝」等;形符在下、聲符在上的有「鴛」、「鴦」、「鷺」、「鳳」等。「甲」、「合」、「隺」、「嬰」、「我」、「夗」、「央」、「路」等皆是聲符。「鳳」字從楷體比較難看出聲符,只要把形符「鳥」字拿走,剩下的筆劃只有「几」和「一」,「凡」就是「鳳」字的聲符。
由於「隹」和「鳥」都指雀鳥,所以有些字可以相通,例如「雕」與「鵰」、「雞」與「鷄」。
「烏」字與「鳥」字只有一橫之差,從小篆來看,這一橫正是鳥的眼睛,因此以前也有學者認為,要看到一般雀鳥的眼睛不算很難,只是烏鴉羽毛顏色太黑,導致難以看見烏鴉的眼睛,於是把象徵鳥眼的一橫漏空。可是從金文「烏」字所見,它也是畫出一隻鳥,但「烏」字與「鳥」、「隹」兩字最大的差別在於「烏」的啄部是朝着正上方,像是一隻正在啼叫的鳥,並突出牠叫聲很大的特點。所以「烏」字漏空一橫,應與烏鴉毛色無關。
「烏」字會用作歎詞,如「烏虖」,後來寫作「嗚乎」、「於乎」,在文言文中很常見。寫成「嗚」或「於」主要是借用「烏」字的讀音去用作歎詞時,並與「烏鴉」的意思區分開來,使「烏」字仍然專指烏鴉。由於烏鴉是黑色的,「烏」字又引申為黑色的意思,例如「烏雲」指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