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和「鳥」不止差一橫那麼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鳥」字是象形字,在甲骨、金文中畫出雀鳥的模樣,有鳥首、鳥身和鳥爪。

raw-image

以「鳥」作為形符的鳥類名稱非常多,形符在右、聲符在左的有「鴨」、「鴿」、「鶴」、「鸚」、「鵝」等;形符在下、聲符在上的有「鴛」、「鴦」、「鷺」、「鳳」等。「甲」、「合」、「隺」、「嬰」、「我」、「夗」、「央」、「路」等皆是聲符。「鳳」字從楷體比較難看出聲符,只要把形符「鳥」字拿走,剩下的筆劃只有「几」和「一」,「凡」就是「鳳」字的聲符。

raw-image

由於「隹」和「鳥」都指雀鳥,所以有些字可以相通,例如「雕」與「鵰」、「雞」與「鷄」。

「烏」字與「鳥」字只有一橫之差,從小篆來看,這一橫正是鳥的眼睛,因此以前也有學者認為,要看到一般雀鳥的眼睛不算很難,只是烏鴉羽毛顏色太黑,導致難以看見烏鴉的眼睛,於是把象徵鳥眼的一橫漏空。可是從金文「烏」字所見,它也是畫出一隻鳥,但「烏」字與「鳥」、「隹」兩字最大的差別在於「烏」的啄部是朝着正上方,像是一隻正在啼叫的鳥,並突出牠叫聲很大的特點。所以「烏」字漏空一橫,應與烏鴉毛色無關。

raw-image

「烏」字會用作歎詞,如「烏虖」,後來寫作「嗚乎」、「於乎」,在文言文中很常見。寫成「嗚」或「於」主要是借用「烏」字的讀音去用作歎詞時,並與「烏鴉」的意思區分開來,使「烏」字仍然專指烏鴉。由於烏鴉是黑色的,「烏」字又引申為黑色的意思,例如「烏雲」指黑雲。


(關於古文字構造原理,請參看「六書的故事」系列;關於古文字演變源流小知識,請參看「字體的來源」系列~已有詳細介紹)

avatar-img
65會員
167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隹」字的甲骨、金文都是畫出一隻鳥的側面,可看見鳥頭、翅膀,有時還會把鳥爪畫出來。《說文解字》細分「隹」字是短尾鳥,「鳥」字是長尾鳥,但其實「隹」和「鳥」作為表示與雀鳥有關形符時,並不分長尾和短尾鳥。以下舉一些字例說明。
「魚」字是象形字,以垂直的方式畫出一條魚的模樣,分別有魚頭、魚身、魚鰭、魚鱗和魚尾。由於「魚」字的字義非常簡單直接,後來多作為形聲字的形符,配搭不同聲符,成為水中生物的名稱,或水中生物身體部位的專稱。
接下來會以動物有關的部首為主題,這次先從「虫」談起。
部首,即是「一部之首」,是按着字形的關聯性來為漢字分類的方法。主要歸納漢字中有相同部件的字,取一個具代表性的字作為一部之首去統括整組字。
「隹」字的甲骨、金文都是畫出一隻鳥的側面,可看見鳥頭、翅膀,有時還會把鳥爪畫出來。《說文解字》細分「隹」字是短尾鳥,「鳥」字是長尾鳥,但其實「隹」和「鳥」作為表示與雀鳥有關形符時,並不分長尾和短尾鳥。以下舉一些字例說明。
「魚」字是象形字,以垂直的方式畫出一條魚的模樣,分別有魚頭、魚身、魚鰭、魚鱗和魚尾。由於「魚」字的字義非常簡單直接,後來多作為形聲字的形符,配搭不同聲符,成為水中生物的名稱,或水中生物身體部位的專稱。
接下來會以動物有關的部首為主題,這次先從「虫」談起。
部首,即是「一部之首」,是按着字形的關聯性來為漢字分類的方法。主要歸納漢字中有相同部件的字,取一個具代表性的字作為一部之首去統括整組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身有沉實顏色的雞,細看下可看到除了有紫色,也有藍色,黑色的羽毛,咀是紅色,以顏色輪盤來看,牠身上的顏色也是環環相扣,仿佛經過造物者精心搭配。
Thumbnail
色調奪目的小鳥,全個頭黑色,身黃色,加上和紅耳鵯一樣的立了頭髮造型,絕對令人一見難忘。
Thumbnail
外貌像青腳鷸,上體沾灰,但和青腳鷸不同是體態比較圓筒,下體也較潔白。
Thumbnail
綠繡眼(Zosterops japonicus)是一種小型的雀鳥,因其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看起來像是戴著一副白色的眼鏡,因此得名。這種鳥類在台灣、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廣泛分佈,是許多人熟悉且喜愛的鳥類。 綠繡眼的特徵 外觀:綠繡眼體型小巧,體長約10-12公分,體重約8-12克。全身羽毛主
Thumbnail
烏雕鴞體型大,眼睛又長在臉盤的正面,當我和牠們對視的時候,不期然會覺得牠們的身體内是藏著一個人的靈魂,看著烏雕鴞渾圓而帶有靈氣的眼神,不禁也會把牠們的眼光吸引了,想要再一看再看。
Thumbnail
古文其中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中的燕雀原來就是這隻一雀。根據教科書說法鴻鵠即是天鵝,原文意思是像燕雀這種小鳥又怎會知道大鳥天鵝的鴻圖大志,對燕雀似乎有貶低之意。 現實中原來燕雀是一種富有色彩的小鳥,顏色相當美艷,翼上也有豐富的斑紋。
Thumbnail
斯里蘭卡特有種,如烏鴉一樣大,頭黑色,身體褐色,容貌和褐翅鴉鵑大致相似,只是嘴巴是蘋果綠,成爲牠們最大的特徵。
Thumbnail
照片中,我常分不到大嘴烏鴉和小嘴烏鴉的分別,但親眼看到後,發現整體感覺是有點差別,小嘴烏鴉的咀和頸看起來的確較短,而且牠們的叫聲也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頭上有一條白眉毛,女性的眉毛雖然不算白的明顯,但與黃眉鵐還是有一點分別,近乎奶白色,這一次見到的個體也是女生。其他外貌特徵和大部分的鵐一樣,有鉗一樣的小嘴,身體像麻雀一樣有條紋。 和其他鵐不同的事,牠們會見於叢林的底部,反而不太出現在魚塘農田的地方。 這一次也嘗試把牠身邊的生境畫了出來。
Thumbnail
不常見鳥,心口有黑色斑,眼睛大大,很可愛的鶲。
Thumbnail
全身有沉實顏色的雞,細看下可看到除了有紫色,也有藍色,黑色的羽毛,咀是紅色,以顏色輪盤來看,牠身上的顏色也是環環相扣,仿佛經過造物者精心搭配。
Thumbnail
色調奪目的小鳥,全個頭黑色,身黃色,加上和紅耳鵯一樣的立了頭髮造型,絕對令人一見難忘。
Thumbnail
外貌像青腳鷸,上體沾灰,但和青腳鷸不同是體態比較圓筒,下體也較潔白。
Thumbnail
綠繡眼(Zosterops japonicus)是一種小型的雀鳥,因其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看起來像是戴著一副白色的眼鏡,因此得名。這種鳥類在台灣、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廣泛分佈,是許多人熟悉且喜愛的鳥類。 綠繡眼的特徵 外觀:綠繡眼體型小巧,體長約10-12公分,體重約8-12克。全身羽毛主
Thumbnail
烏雕鴞體型大,眼睛又長在臉盤的正面,當我和牠們對視的時候,不期然會覺得牠們的身體内是藏著一個人的靈魂,看著烏雕鴞渾圓而帶有靈氣的眼神,不禁也會把牠們的眼光吸引了,想要再一看再看。
Thumbnail
古文其中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中的燕雀原來就是這隻一雀。根據教科書說法鴻鵠即是天鵝,原文意思是像燕雀這種小鳥又怎會知道大鳥天鵝的鴻圖大志,對燕雀似乎有貶低之意。 現實中原來燕雀是一種富有色彩的小鳥,顏色相當美艷,翼上也有豐富的斑紋。
Thumbnail
斯里蘭卡特有種,如烏鴉一樣大,頭黑色,身體褐色,容貌和褐翅鴉鵑大致相似,只是嘴巴是蘋果綠,成爲牠們最大的特徵。
Thumbnail
照片中,我常分不到大嘴烏鴉和小嘴烏鴉的分別,但親眼看到後,發現整體感覺是有點差別,小嘴烏鴉的咀和頸看起來的確較短,而且牠們的叫聲也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頭上有一條白眉毛,女性的眉毛雖然不算白的明顯,但與黃眉鵐還是有一點分別,近乎奶白色,這一次見到的個體也是女生。其他外貌特徵和大部分的鵐一樣,有鉗一樣的小嘴,身體像麻雀一樣有條紋。 和其他鵐不同的事,牠們會見於叢林的底部,反而不太出現在魚塘農田的地方。 這一次也嘗試把牠身邊的生境畫了出來。
Thumbnail
不常見鳥,心口有黑色斑,眼睛大大,很可愛的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