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稽古齋談國學——談文字

41免費公開

本系列將帶領您進入漢字的世界,從最基本的文字學知識開始,再進一步介紹古文字、部首、字詞和成語典故的故事。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稽古齋
說起漢字和漢文化,絕對少不了「龍」字了,這種傳說動物的真正模樣是什麽呢? 甲骨、金文中的「龍」字是畫出龍飛騰的模樣,有龍頭、龍角、龍身、龍尾,應是象形字。既然如此,難道古人真的見過龍在天上飛,然後把牠的形象畫下來嗎?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象」除了表示大象以外,又假借讀音成為「表徵」、「模樣」的意思,這種用法可能源於《易經》與《易》學,「象」又假借為「模仿」、「相近」的意思,例如⋯⋯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4/02/17
語言文字上,21世紀的當代漢人,跟漢代的漢人,理解相差不多
avatar-avatar
稽古齋
「虎」的甲骨文是從側面畫出老虎的頭部、虎身、虎爪、虎斑和虎尾,並特別強調其強大且危險的虎牙⋯⋯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馬」字從側面視角畫出馬的頭、身、前後肢、鬃毛和尾巴,也因為「馬」字使用廣泛,所以出現過很多不同字形。馬的品種繁多,也因為戰國中後期至楚漢爭霸開始出現騎兵和馬戰,所以產生出許多與馬有關的字。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2/11
又一年 只能說自己:馬齒徒增 及 馬瘦毛長 啊!
avatar-avatar
稽古齋
「鹿」是象形字,其古文字清楚地畫出鹿角、頭、眼和足部,經過隸變以後,才使鹿角和部份鹿身簡化為「广」⋯⋯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4/02/08
雌有角,雄無角跟一般生物性徵倒是相反
avatar-avatar
稽古齋
「豸」是不少動物名稱都會使用的部首,「豸」的古文字是畫出一種動物的側面,但這種動物的特徵不明顯⋯⋯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由「羊」組成的字主要分成三類:一、與羊的文化意涵有關;二、與「吉祥」有關;三、以「羊」為聲符。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2/02
見過中文說得溜的外國人 倒是少見能寫一手好字的!
avatar-avatar
稽古齋
「牛」是象形字,是用簡單線條勾勒出牛的正面,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皆是如此,早期隸書也有畫出兩角,後來⋯⋯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1/30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公認是最難學精的語文。
avatar-avatar
稽古齋
「豕」是象形字,「豕」和「犬」的甲骨文頗相似,但仍可以透過畫出動物的腹部和尾巴來區分。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1/27
豚字是日本人篡改的嗎?豚骨拉麵可知名了。
稽古齋-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8
彼得潘 早在《孟子》書中已有將「豚」指稱為豬,因此字義不是由日本人改用,而是承襲自古漢語。
avatar-avatar
稽古齋
「犬」是《說文解字》五百四十個部首之一,到現在仍然是重要而且常見的部首。「犬」部字的偏旁大都寫作「犭」,在小篆中是直接寫「犬」字,在隸變時才慢慢把筆劃簡化和演變成「犭」。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4/01/24
有意思,這樣看,隱約都能想見造字當時的「部落性」了
avatar-avatar
稽古齋
「兔」字是象形字,甲骨文畫出動物有長耳短尾的特徵。「兔」是《說文解字》五百四十個部首之一。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鼠」字是象形字,甲骨文畫出一隻動物的嘴旁有三點,有學者認為是老鼠愛吃的米粒,也有學者認為是老鼠啃咬後的碎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鳥」字是象形字,在甲骨、金文中畫出雀鳥的模樣,有鳥首、鳥身和鳥爪。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隹」字的甲骨、金文都是畫出一隻鳥的側面,可看見鳥頭、翅膀,有時還會把鳥爪畫出來。《說文解字》細分「隹」字是短尾鳥,「鳥」字是長尾鳥,但其實「隹」和「鳥」作為表示與雀鳥有關形符時,並不分長尾和短尾鳥。以下舉一些字例說明。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魚」字是象形字,以垂直的方式畫出一條魚的模樣,分別有魚頭、魚身、魚鰭、魚鱗和魚尾。由於「魚」字的字義非常簡單直接,後來多作為形聲字的形符,配搭不同聲符,成為水中生物的名稱,或水中生物身體部位的專稱。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接下來會以動物有關的部首為主題,這次先從「虫」談起。
Thumbnail
2023-11-13在其他網臺留言雅鑫:蛤蜊,音gé lí,那是對的;但,部首「虫」,不是chóng,正音huǐ,粵音毀,是古字「虺」,毒蛇。
稽古齋-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5
yidai zhongshi ye 是的,蜥蜴類名字从虫,就是從蛇的形象引申出來,還與基督宗教有關蛇本身有腳的說法不謀而合呢~
avatar-avatar
稽古齋
部首,即是「一部之首」,是按着字形的關聯性來為漢字分類的方法。主要歸納漢字中有相同部件的字,取一個具代表性的字作為一部之首去統括整組字。
Thumbnail
avatar-avatar
稽古齋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多謝稽古齋君細說繁簡字的源流。沒錯,在速寫時,用作自己備忘的,有時我也會寫上一兩個大陸字(我不稱之為簡化字);但,若是寫給別人看的(例如學生、朋友),我會堅持書寫正體字。現時的大陸字,有些不但不倫不類(例如:聖人→圣人);形貌醜陋(例如匯→汇);甚至移花接木,偷龍轉鳳(例如:矜貴→金貴、竄改歷史→篡改历史);人間蒸發(例如:示範、模範、規範、範圍,大陸字就寫成「示范」、「模范」、「规范」、「范围」,原本的「範」字也被人間蒸發了。又例如:頭髮的髮,和發生的發,都同用发來代表,可真是令人髮指,結果許多人都錯寫「令人發指」。大陸字,罄竹難書啊!2023-10-16
稽古齋-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16
yidai zhongshi ye 確是如此!
avatar-avatar
稽古齋
近來在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總會想到網路上提及繁體字的優點和批評簡體字的缺失時,有很多觀點都不符合漢字的構造理論,如果遇到精通文字學的簡體字支持者時,很有可能就被反駁得啞口無言了。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3/10/14
謝謝你的分享,覺得你對文字很專業,很敬佩你。我来自马来西亚,看得懂繁體字,可是要用筆寫,就寫不出,慶幸科技幫助我。 因為從小學簡體字,所以用簡體字輸入比較順手的我,每次寫文章或留言,都是先寫簡體,再用Google或ChatGPT翻譯成繁體。 另外,我看過有人用筆寫繁體字,寫得又快又美,很是讚歎!
稽古齋-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14
旅人小萌 謝謝您的支持與欣賞!
avatar-avatar
稽古齋
上次我們介紹了簡體字的來源和分類,這一次接著說明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79年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內所訂定的正體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