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0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想我還是喜歡寫作的,而我還是我。雖然奈感冒了,還傳染給了我。但我們之間的感情還是聯繫在一起,不知能否到終點的依舊聯繫。不過無法到或到不了也沒關係。像一條扭曲前進的蛇,像是大港橋旁被燈光照成一條線的波光。盪漾著像是在延伸,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前進。

  我一直以為蛇對我而言是一個禁忌的詞彙。

  傳說王爺出征時,傳說元帥襁褓時被棄於田中;被蛇精困於山中,為毛蟹吐沫哺育而活。

  但現在我可以寫出來了,或許再過不久就能若無其事的說出來了。

  奈不喜歡洋蔥,所以我把洋蔥都吃掉了。她月經來了,她說她們流血了。於是那個不幫我口交的女人幫我口交了。她學壞了,技巧從生疏變得熟練。而我的享受也不再是原本的享受了。好像有什麼,在逐漸了解時慢慢逝去。

  新鮮感。原來聯繫兩個人的情感靠的是新鮮感。我學乖了,今天的我不再點咖啡。然後我發誓,以後再也不喝咖啡了。

  「就算他死了,我也能無動於衷。」小學五年級時,我在心中這樣想。他是我的父親,一個養育我長大的人。他不擅長表露情感,不擅長到我不懂他是怎麼跟媽媽在一起的。

  馬林薯泥好吃,就算沒有蛋白也好吃。零六是我們的座位,一直到叫號的機器響了,我拿著它在手中像指尖陀螺把玩時才發現那不是零六而是零九。九是奈的名字,不是這家店給我的暗示,只是我的胡思亂想。

  於是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跟她分開。太難了,她的技術不太好而我的條件太差。我太懶惰,懶得找下一個女朋友,懶得發展出任何一段可以接吻的關係。

  其實不用接吻也無所謂,真的無所謂。

  「我真的受不了妳了!」當她不斷咳嗽時我真的很想對她怒吼。

  「對不起。」這四天我聽了不下二十次這句話,從耐心的說沒關係到無言以對。我做不了什麼,我什麼都做不了。

  「反正妳也只會說對不起。」我試著做我最擅長的情緒勒索,想讓她知道她的道歉一點用也沒有。不應該是這樣的吧!正常人會戴口罩吧!會的吧!或者至少別過頭也好啊!為什麼妳什麼動作都不做!

  「廢話。」奈說:「我又不是醫生,不然還能怎樣?」

  「分手吧。」我在心裡說,就像無數次她在我不明所以的時候這樣對我說。

  我說不出口,畢竟我們還是接吻了。在我知道我很有可能被感染時,如同在餓了三天後突然出現在面前的熱湯。會灼傷也還是大口飲下。

  每日一奈更新了,我寫上不知道能不能更新到結婚。朋友們說期待,卻沒人看出來這段感情是我膩了。因為我是一個渣男,是加了糖的燕麥奶,看上去跟吃起來截然不同的惡魔。

  桌上的一角又堆滿了衛生紙,全部是細菌。小時候我跟奈一起到了醫院,我感冒了咳嗽,她用看垃圾的眼神看我,告訴我病人很脆弱你回去吧,傳染給他們會死掉的。

  於是,愛是會死的。

  她沒辦法用同一套標準要求自己,而我也沒辦法狠下心叫她自己搭車回去。因為我還是喜歡寫作,就算我最討厭感冒,就算我再也不喝咖啡了。

  牆上的擺飾是白色與金色的線條畫成的漩渦,或許那是藍黑的。

  看著漩渦我在想,所以我的不擅長表達是遺傳嗎?還是我唯一跟說過的一句我愛你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那也是國小的事了,那時的我一直希望能早睡早起,最好九點前就能躺好睡覺。

  可是我做錯事了,一件爸爸跟我都絕對想不起來的事。他一直唸,而我只想早點去睡覺。最後他唸到了十二點,他希望我改進的我一句都聽不懂。只是點頭說知道,他看我不耐煩了便繼續多唸了幾句。

  「有什麼想說的嗎?」他最後問。

  「爸爸我愛你。」我說然後抱著他。是電視教我這樣做的,就跟我會戲劇性的把手上的點心放落在地上。

  「嗯。」這是我的腦補,他應該沒有說話。

  我恨他總是讓我這麼晚睡,總是只會一題一題算著他唯一會的數學。但是最可笑的是,「小孩子早點睡,不然會長不高。不要喝綠茶,綠茶有那個會抑制生長。最好九點前就躺好,十點前睡著。」我的要求,也是來自他的要求。

  然後他妨礙著我完成我的要求,完成我想達到他的要求。

  是一顆被當成籃球的彈力球,而他並不會檢討自己怎麼會把彈力球當成了籃球。於是我的童年只剩下恨,還有被無限次包容的愛。

  「原來我的情緒勒索,是從小訓練成的。」直到看著白金色的漩渦的現在我才終於懂了。原來所有的事件背後都有原因,而所有的原因背後都是故事。故事是悲劇的劇本,人生是努力活成喜劇的本事。

  所以,我到底該怎麼跟奈說要分手呢?沒辦法、無理的。

  我感冒了,奈傳染給我的。上一代傳染給我的,跟牛肉裡說的一樣,我們只是父母呼出的二氧化碳,只是一坨廢物。

  我不妄自菲薄,我只是喜歡寫作,繼續呼出二氧化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可小說工作室
22會員
80內容數
會放一些小東西,也歡迎到Instargram上找到我
葉可小說工作室的其他內容
2024/04/25
本故事描述了一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與火山蟲之間奇幻互動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4/25
本故事描述了一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與火山蟲之間奇幻互動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4/21
秋遭遇困境和心理痛苦,讓主角陷入思索生命與命運的深度內涵。整篇文章表達了對生存意義和困難的思索以及對命運的束縛和呼應。
Thumbnail
2024/04/21
秋遭遇困境和心理痛苦,讓主角陷入思索生命與命運的深度內涵。整篇文章表達了對生存意義和困難的思索以及對命運的束縛和呼應。
Thumbnail
2023/11/25
  「我再也受不了妳了!」我怒吼,像沉寂百年的火山甦醒。「去死吧!」我拿起玫瑰花紋的水果刀砍向奈,將她的臉砍成兩半。她的眼睛融化了,掉成一幅星空。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3/11/25
  「我再也受不了妳了!」我怒吼,像沉寂百年的火山甦醒。「去死吧!」我拿起玫瑰花紋的水果刀砍向奈,將她的臉砍成兩半。她的眼睛融化了,掉成一幅星空。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那天跟說書人聊到愧疚(或罪惡感),她無法理解為何我那麼容易有罪惡感。同樣的場景,她說她可能會感受到的是遺憾,因為無能為力而遺憾。
Thumbnail
那天跟說書人聊到愧疚(或罪惡感),她無法理解為何我那麼容易有罪惡感。同樣的場景,她說她可能會感受到的是遺憾,因為無能為力而遺憾。
Thumbnail
八、我。愛。你/妳;舊愛加新歡 我。的。幻。覺。戀。情 以為分手後,就再也失去了,我默默地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洩;沒想到,在他賴的個人訊息上,驚見一句話:喂~!孟婆,來碗湯。然後他的主頁全部消失空白!我才知道,他是在對我說。他有來看我,在我臉書上!打卡!!從此我的賴主頁,也設定為留言模式僅有他一
Thumbnail
八、我。愛。你/妳;舊愛加新歡 我。的。幻。覺。戀。情 以為分手後,就再也失去了,我默默地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洩;沒想到,在他賴的個人訊息上,驚見一句話:喂~!孟婆,來碗湯。然後他的主頁全部消失空白!我才知道,他是在對我說。他有來看我,在我臉書上!打卡!!從此我的賴主頁,也設定為留言模式僅有他一
Thumbnail
無論如何,用力去愛,勇敢離開,總是對的。
Thumbnail
無論如何,用力去愛,勇敢離開,總是對的。
Thumbnail
原來愛情逝去,不是意外,是一場慢性病,始於上癮的感覺和習慣。
Thumbnail
原來愛情逝去,不是意外,是一場慢性病,始於上癮的感覺和習慣。
Thumbnail
注意行動,而非言語,言語能夠用隱瞞來掩飾,但行動不能。
Thumbnail
注意行動,而非言語,言語能夠用隱瞞來掩飾,但行動不能。
Thumbnail
跟他相遇是在某次轉學,當時他真心話大冒險輸了,在眾人起鬨之下跟我說「我喜歡妳」,而我當時看著他嘻皮笑臉的樣子,嘆口氣說了句:「有病嗎?」 後來與他升上同一間國中,他對我總保持曖昧的距離,從不劃清界線,甚至交了女朋友還是一樣。當他想吃什麼,想用什麼,有什麼想談的事,他都會來找我,但態度忽冷忽熱,捉摸不
Thumbnail
跟他相遇是在某次轉學,當時他真心話大冒險輸了,在眾人起鬨之下跟我說「我喜歡妳」,而我當時看著他嘻皮笑臉的樣子,嘆口氣說了句:「有病嗎?」 後來與他升上同一間國中,他對我總保持曖昧的距離,從不劃清界線,甚至交了女朋友還是一樣。當他想吃什麼,想用什麼,有什麼想談的事,他都會來找我,但態度忽冷忽熱,捉摸不
Thumbnail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誕生日に杏の花が咲いたから是因為生日那天杏花開了 その木漏れ日でうたた寝したら在層層樹影間的陽光下打盹, 虫の死骸と土になれるかな能與蟲子的屍骸一同回歸塵土嗎?" 因為在用心營造的溫馨氛圍下, 期待親密的溫柔卻換來刻薄言語 瞬間,滿身傷痕又被扒開, 卻也一
Thumbnail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誕生日に杏の花が咲いたから是因為生日那天杏花開了 その木漏れ日でうたた寝したら在層層樹影間的陽光下打盹, 虫の死骸と土になれるかな能與蟲子的屍骸一同回歸塵土嗎?" 因為在用心營造的溫馨氛圍下, 期待親密的溫柔卻換來刻薄言語 瞬間,滿身傷痕又被扒開, 卻也一
Thumbnail
『你怎麼了?』我問。 好笑的是這是這陣子我們最常問候彼此的話,然後通常沒有確切的答案。 我也是,被問的時候也像他一樣說,『沒什麼,只是突然想這樣。』
Thumbnail
『你怎麼了?』我問。 好笑的是這是這陣子我們最常問候彼此的話,然後通常沒有確切的答案。 我也是,被問的時候也像他一樣說,『沒什麼,只是突然想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