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啟服貿的議題再度回到大眾的視野,各方論戰的聲音再現,大力抨擊其他不同的意見在這之中,親綠陣營佔了8成以上的攻擊,紛紛把矛頭指向柯文哲,認為他意圖重啟服貿是親中的表現。本篇文將帶你了解服貿是什麼、服貿爭議、支持與反對方各自立場以及政治人物的作法。
「服貿」全名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又簡稱「服務貿易協定」,是台灣及中國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第四條所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
2013年欲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非民主、公開透明的決策。
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爆發,就是因為政府在簽署服貿的過程當中不夠透明公開、也未聽取各界的意見,才引發社會的反彈。對於服貿協議,當局也表示,當時國會與國會議長在過程中皆被隱瞞。在協議簽署後,立委召開多場公聽會,行政機關依然拒絕提供談判會議紀錄等資料。如若想要重新談判服務貿易,應建立公開透明的過程以及程序才不會重蹈當年的覆轍。
詳細內容見下方服務貿易協議文本及附件:
對於重啟服貿,各界持不同看法與觀點,下面將列示支持與不支持重啟服貿的論述
中國市場對台灣有一定的重要性,台灣每年對中國出超千億美元,佔台灣出口四成左右,部分產業貨品享有關稅利多,保有競爭力。中國市場對台灣有一定的重要性,而台灣產業對於中國,也有一定的依賴,完全脫鈎並不容易,也會衝擊到產業與民生。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使兩岸人才、人員互通的協議。一旦簽署協議,台灣的科技人才、醫師、學者等高階人才將會被高薪吸引,而流向缺乏人才資源的中國;而大量的基層人員將湧入台灣,使台灣成為大量失業且低薪的國家,逐漸拉大貧富差距。
台灣的跨境服務大多都有對中國開放,可是中國對台灣的跨境服務則反之,台灣的弱勢產業將無法生存
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表示:「中國印刷業是國家企業 、有政治目的。」
且中國沒有出版言論自由,所以雙方互不開放出版業, 但卻開放了上下游的印刷與發行通路。如此一來,不但所能閱讀的資源受到侷限,所能發表的言論也恐怕受到文字獄限制。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使兩岸人才、人員互通的協議。一旦簽署協議,台灣的科技人才、醫師、學者等高階人才將會被高薪吸引,而流向缺乏人才資源的中國;而大量的基層人員將湧入台灣,使台灣成為大量失業且低薪的國家,逐漸拉大貧富差距。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全球的經濟大國,為了保持穩定增長,中國需要不斷地尋找新的市場和資源。初期中國會對外界展現出一種「讓利」的姿態,如提供優惠的投資條件、減少關稅、放寬市場准入等。但當外部企業、國家逐漸依賴中國市場時,中國則會逐步加強對外部的控制,從而達到「通吃」的目的。
2003年香港與中國簽署CEPA,其主要影響層面有:
從太陽花學運至今,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立場沒有變過,柯文哲不是反服貿是反黑箱。他主張要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先立法再審查,讓兩岸的經貿法治化、正常化這也才能避免黑箱。考量的優先順序也是先貨貿,再服貿,有了這樣的前提,未來如果再重啟ECFA談判等等的內容才能夠透明公開,無法迴避監督。
沒想到綠媒媒體誇大成柯文哲要重啟服貿,服貿協議如此重大議題,媒體不應只是做無謂的網路口舌之戰,應該即時幫民眾更新政治人物的立場與消息。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至今仍躺在立法院,當年蔡英文總統和學運領袖承諾的優先通過法律如今已被打入冷宮,民進黨的柯建銘總召甚至還回應說:已經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所以不用再處理。
執政黨立場不明確,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認為兩岸服貿協議是中國的政治陷阱。但蔡政府的陸委會今年提出要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並根據此條例進行後續協商。希望蔡英文總統能履行承諾,不再忽視此議題。
服務貿易協議簽訂並非黨派之爭,是人民生計與生活品質是否受到保障的問題。且兩岸議題複雜性高,考量面向廣、影響層面多,無法輕易一分爲二,因此更應該藉由理性討論,強化整體社會對於服貿內容的正確理解,並共同尋求社會的最大共識。
如果想瞭解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2024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