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菜鳥仔出新手村前】休耕的時候我在做些什麼
付費限定

【菜鳥仔出新手村前】休耕的時候我在做些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只要對寫還存有渴望,短時間內的停筆或許不是一件壞事,它讓我抽離,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自己一路以來的作品,就在某個靈光乍現的同時,這不就開始寫了嗎?

  我主要在用的兩個寫作平臺,EP和方格子,都會定時來信給我數據,告訴我前一個月的流量表現,有些時候流量意外地好,只能說凡寫過必留下痕跡,使用寫作平臺的意義大抵就在這裡。

休耕期?冬夜的旅人是否歸來?

  最近很困擾我的一件事,是每隔大概三天,我睡前就會開始焦慮,手腳一直冒汗,呼吸道變敏感,對房間內的光源也變敏感,非常難入睡,醫生開的藥吃了,也沒有明顯的改善,總是輾轉到將近天亮才真正睡下。這是我過去都沒有的症狀,今天我索性開了燈,打開方格子準備寫點什麼,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篇。

  往好的地方想,休耕期或許代表的是我正讀書吸收新的養分,或正規劃一個新的連環寫作題材,準備蒐集資料後大展拳腳,然而這些我通通沒有做,我最後一篇發表的創作是七月在聯副刊出的詩作<新神>,再來就是《快雪青風行》的新書書評,之後我什麼都沒有寫,連平臺都沒有登入,只固定收到平臺寄來的流量報告。

  (半年過去了……)

  偶爾翻翻過去的發表紀錄,真的發現我已經寫了很多東西,縱然不是檯面上的一線作家,大概二三流寫手是可以自證的。寫東西這件事,打開筆電對著螢幕只是個開始,然而這一陣子以來我就是一直在刷youtube影片,或偶爾上netflix追劇,毫無啟筆的壯志雄心,就像有什麼腐敗的東西進入我的心,讓我逃避寫作這門行當。

  如果要再向前追溯,是我今年上半年三次躁症發作,讓我在台北待了四年的一點點根基徹底摧毀,也得怪自己不見棺材不掉淚,如果好好聽醫生的話,從躁的幻異感降落下來找回現實感,也不會淪落到現在的境地。

  總之,為課業、為工作,人人都可能有休耕期,畢竟我們都得先是別的什麼職業都好,接著才是作家,但對我來說,就像按下了一個啟動的按鈕,我要重新成為那個愛寫、能寫的自己。

更嚴重的問題不是休耕,是長不出來

  我想大家會有類似的經驗,就是打開word或寫作平臺,卻腦袋一片空白,不要說內容了,連標題都生不出來,這邊,我提供幾個王道的方法,協助大家處理這種靈感枯竭的狀態:

  1. 多看看其他作家的「好」作品:看好作品不會讓你變成好作家,但會提升你的品味和對文字的敏銳度,中文拚來湊去不就是這些字,但「欣賞」別人怎麼使用中文,對自己的功力絕對是有潛在加成的。
  2. 探索多元的藝術領域:繪畫、音樂、舞蹈、電影等等各種藝術領域,都有寫作可以師法或借鑑的地方,優質的藝術作品,甚至可以作為一篇文章的啟發點,從一棵樹長成一片森林。
  3. 好好地「過生活」:特別是過有儀式感的生活,賦予生活「意義」,豐富的生活經驗可以作為支撐作品的背景血肉,讓內容更加鮮活。
  4. 停止無意義的內耗:那些自我懷疑、自我厭棄和自我否定,對寫作和精神狀態都是不健康的。
  5. 建立好習慣:不論想寫不想寫、能寫不能寫,強迫自己一天固定產出例如五百字,長期下來也是很可觀的輸出,重要的是每天都撥時間寫的習慣,什麼都能寫,可以是長篇小說的一個小節,也可以是一天抒發心情的散文。

「正常」的寫作量

  我剛到台北時,曾被一位工作上的上司訓斥,如果要寫作,一年至少要幾十幾十萬字,或是換某個心理學說法,一門技藝磨練一萬小時你就是大師,我要說的是,其實沒有一個客觀的數據,我也很懷疑上司所謂年輕時一年五六十萬字的數字,有灌水或是文章本身就很水?我才不信你一年就可以寫出一部《大唐雙龍傳》。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 無人不能寫年代記 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泯滅天使唱遊地
78會員
113內容數
眼底是一幕幕倒退風景。 虛無中降生、無愛裡長成,泯滅天使屬於更高維度的未來,卻困於現在。他有一張潔淨的臉,上個世紀曾經愛笑,而後,刀槍劍戟無情剟傷以後,千瘡百孔的軀殼裡他復甦,準備用靈魂四散的光與焰火,滌洗世界。 如果寫作有更多可能--懺情又異質,纖細卻爆裂,我將化身泯滅天使,重建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泯滅天使唱遊地 的其他內容
也就是說,在普遍「家裡沒礦」的前提下,有效寫作就成為仙風道骨文學人的必須先修課,當然,只把稿費當作斜槓的業外收入,那也很好;「寫作有價」一直是本專題的核心命題,「價值」是自己創造的,「價格」則是爭取來的。
自媒體時代處處可發表、無人不能寫,但,這產生了一個超大的問題就是,很多內容確有珠玉之處,可是因為並沒有一位專業編輯給予建議,於是它就這麼粗糙地發表出來了,結果可想而知,點擊若有似無、迴響稀稀落落。其實很多新手作家的作品,是擁有部份「黃金質地」的,但可惜就在沒有打磨,於是整鍋粥拍了了。
坐三望四半隻腳踏進棺材的年紀,我慢慢體會到,與其問「寫作可以帶給我什麼」,不如問「為什麼我不願意放棄寫作」,如果在這個反覆逼視自己內心的過程,你找出了一個答案,這個答案鏗鏘明確、千金不換,那麼恭喜,即便你走上一條死路,你也將有那個能耐披荊斬棘殺出重圍。
很多人之所以抵死不用本名寫作,又或很快放棄寫作這件事,就是因為玻璃心分分秒秒碎滿地。你也知道現實裡,根本不存在網路小說情節--隨便寫什麼就萬人追捧出版社跪著求你簽合約一刷再刷粉絲成立跨海後援會,這種事。
也就是說,在普遍「家裡沒礦」的前提下,有效寫作就成為仙風道骨文學人的必須先修課,當然,只把稿費當作斜槓的業外收入,那也很好;「寫作有價」一直是本專題的核心命題,「價值」是自己創造的,「價格」則是爭取來的。
自媒體時代處處可發表、無人不能寫,但,這產生了一個超大的問題就是,很多內容確有珠玉之處,可是因為並沒有一位專業編輯給予建議,於是它就這麼粗糙地發表出來了,結果可想而知,點擊若有似無、迴響稀稀落落。其實很多新手作家的作品,是擁有部份「黃金質地」的,但可惜就在沒有打磨,於是整鍋粥拍了了。
坐三望四半隻腳踏進棺材的年紀,我慢慢體會到,與其問「寫作可以帶給我什麼」,不如問「為什麼我不願意放棄寫作」,如果在這個反覆逼視自己內心的過程,你找出了一個答案,這個答案鏗鏘明確、千金不換,那麼恭喜,即便你走上一條死路,你也將有那個能耐披荊斬棘殺出重圍。
很多人之所以抵死不用本名寫作,又或很快放棄寫作這件事,就是因為玻璃心分分秒秒碎滿地。你也知道現實裡,根本不存在網路小說情節--隨便寫什麼就萬人追捧出版社跪著求你簽合約一刷再刷粉絲成立跨海後援會,這種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