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愛投資的夥伴們早安午安晚安,過去幾週可以感受到營建營造股資金輪動,營建股部分有的漲高後已開始修正有的補漲;營造股部分有的曾經連續 4 根漲停但上週出現兩根跌停,有的依然缺乏市場關注跟沒開盤一樣。
此外,上市公司依照規定每年必須自辦或受邀召開一次法說會,因此 Q4 是法說旺季尤其 12 月,潤弘(11/29)、達欣工(12/4)和長虹(12/8)已經召開完畢,而達麗則預計 12/26。通常法說釋放正面訊息有助漲作用,相反則是下跌變成法會,本週會談達欣工和長虹的法說;同時,ESG 越發被公司與投資人關注,這點也會進行比較,有一篇訂閱文開放永久試閱。
11 月營收也幾乎都公告了,營建股營收認列採「完工入帳法」,當建案過戶時會認列營收,而營造股則是採「完工比例法」,是按照承攬工程的施工進度認列營收。觀察營收時,營建股我重點放在未來也就是施工進度與過戶交屋情形,而營造股則是關注產品組合。
※免責聲明※
本文為個人投資觀察與心得,目的是知識交流,有任何看法歡迎留言指正,這樣我們的投資觀念才會進步;文章無股票投資勸誘之意,投資請留意風險並自負盈虧。
本文 8 千多字,可點擊「開啟目錄」搜尋感興趣的章節閱讀。
〈再論盤勢不好時可以關注什麼?潤弘拿下 48 億訂單,那根基呢?|承熙 2023/10/20 投資週報〉這篇我們提到營造股可以追蹤訂單和公司在 ESG 方面的作為,對於未來,我認為訂單固然重要,但 ESG 的重要性也會越來越高,因為淨零減碳有時間壓力,越早開始和做越好的公司在業務推展將更具優勢。
在未來(其實已經開始了),業主會逐漸要求承攬的營造公司包含其材料商和分包商等供應鏈必須符合 ESG,這樣業主的商辦廠辦住宅和公共工程等能取得綠建築、智慧建築、低碳節能等等的產品和認證,然後達成淨零減碳及公司形象等各種目標。以下會把根基、達欣工和潤弘這 3 家營造公司的 ESG 進行比較。
法說會簡報及聲音檔下載處(輸入 2535)
簡報說截至 2023/10/30 在手訂單 837 億,完工 61.5%。這張表架構用很多年了,雖然簡潔但除非用計算機或心算,否則難以直接看出未完工金額(即 837 億 x〔100% - 61.5%〕= 322 億)。等一下的 QA 可以看到至少兩家法人針對上表提出問題,公司也補充說明,大概就是因為無法直接看出來的緣故。
我自己習慣製表,把公司揭露的兩項數據再加上未完工比率、金額和百分比就清楚了,只是簡單數學,如下表。
不難發現在手訂單從 2022/7 的 575 億成長為 2023/7 的 790 億、再成長為 2023/10 的 837 億,這是我觀察的營造股中金額最高的,不過未完工金額比在手訂單總額更重要,因為未完工金額是「未來營收」。
公司未完工金額截至 2023/10 為 323 億,如果用一年消化 162 億計算(即 2022 工程部門全年營收,如下表),等於未來 2 年業績無虞。這 323 億中廠房和商辦均為 128 億各占 4 成,其餘 2 成為住宅 + 公共工程。
1:2024 建案預定完工之季度?
A:東門馥寓預計最快約 24Q2,信義文華約 24Q3。(註:這裡講的是「完工」,完工之後還有過戶交屋,過戶才是營收認列的時間點,因此灌營收的時間變成東門約 24Q3~Q4、信義文華約 24Q4~25Q1)
2:在手合約總額?
A:837 億,換算下來未完工約 320 億
3:在建房地有 65 億?
A:包含子公司,子公司有 3 個建案(即東門馥寓+信義文華+東匯),母公司今年有進一個朱崙街的都更案
4:產品組合之分布額?
A:837 億中未完工部分,商辦約 128 億、住宅約 20 億、公共工程約 45 億、廠房約 128 億。
5:目前在手訂單以過往年度的轉換量為何?
A:2022 營收工程部分約 160 億,以現在在手訂單餘額約「2 倍」( 年 ),已往年度最低約 2 倍、最高 3 點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