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影評:前世今生的疫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金馬獎熱季,加上誤闖叢林的表演課牽引,我點開疫起這部電影,寫點觀後心情。

主角是一個想盡辦法逃離戰的小醫生,卻仍然被命運捲進戰區核心,他的弱點,在於經過社會化,如行政繁瑣,醫療糾紛的總總挫折後,還有一絲未泯的良心,好不容易逃生通道開啟,他還是回頭了,投身苦難地獄。

二十年前疫情突起,我正在相仿的年紀,職場家庭兩頭拉鋸,孩子們還在稚齡,為母則弱,面對生存衝擊,不敢再有義無反顧的傻勁,開始瞻前顧後,先撐住保護傘為最大前提。

和平醫院在我老家附近,父母偶會去就醫看病,這神秘的病毒像巨大魔影般在東亞升起,從廣東到香港,看著新聞影像裡港人各個戴著口罩人心惶惶,驚訝不已,沒想到轉就在家門前核爆,被寫進集體創傷記憶。

儘管只有片片斷斷的回想,可確定當粗暴慘烈比電影描寫得更怵目驚心,病毒猶如末日怪獸摧枯拉朽,人類對它一無所知,更加深無邊的恐懼,台灣當時還在經歷政治轉型初期,官方的威權傲慢迅速回魂,民間的公民意識也還埋在土裡。

當時的行政粗暴就不必再提,穿防護衣視察的大官,對比毫無保護的醫護,沒有商家願意接醫院便當訂單,確診者的家被鄰居釘門封死,病癒後被周遭的人歧視,你以為的對岸封城野蠻,當時也可一窺縮影。

歐美所謂先進國家並沒有被波及,恐怖的傳染病,大概被看待成開發中國家的不夠文明的原罪,比如環境不衛生或奇怪的飲食習性,比起救命,當成研究命題可能更吸睛。美國家人急如熱鍋螞蟻,寄來一包又一包N95口罩之類的防疫用品,爸爸的晨間散步,也被耳提面命要離開醫院十萬八千里。

沒加入世衛的台灣像棄嬰,沒配套就被封院的醫院也像棄嬰,主政者大義凜然的強迫醫護死守第一線,再把犧牲人員封為烈士行禮如儀。多年以後醫護家屬受訪,他們說,家人不是烈士,是被政府害死的無辜人命。

導演還是不忍揭開傷口,他放了很現代感的溫馨,在二十年前那個風聲鶴唳的環境,被關在院內的老百姓,像意料之外來露個營,只有互助和輕聲細語,有人會在窗外空地用台灣地圖點蠟燭祈福嗎? 我不確定,只是這麼文青感的溫柔,和當年生人勿近的肅殺並不貼近。

主角的人設立體和出色的演技,是我看完整部電影的最大動力,他並不想偉大,他只想保住小命和女兒聚聚,但是命運的球砸過來了,不接也不行。至於那個記者,以我熟悉的媒體人,有可能是遺言的那段話還是太英雄了,若他說,媽的,老子寫一輩子爛芭樂,反正也許是最後一篇了,就來個史上留名,哈哈哈! 可能更快意。

二十年過去,誰也沒想到類似疫情捲土重來,全球大封印,曾經有抗疫經驗的中港韓台,只有台灣表現了記取前世教訓的應變能力,創造了今生抗疫典範的奇蹟,大噴發時,輪到我們寄口罩給美國家人,度過最初的醫療資源匱乏期。

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樣,歸功於民主自由帶來的,政黨輪替行政透明和全體公民意識的強勁崛起,又或者,就是台灣人好命,天佑寶島而已。

影片最後,雖然太陽像希望一樣冉冉升起,兩個助人的主、配角醫護卻未必能迎向光明,一個已病入膏肓,B棟就是他的非洲,提前達陣了;而另一個也出現發燒跡象,或許他正默默感謝老天把他擋在醫院,女兒的健康獲得了保全,他們沒得到好報,卻也回應了心靈深處的祈請。

電影在大疫期間拍攝,佩服製作團隊的勇氣,也許推出得太早,人們才剛逃離生天,不想立刻回顧過往的陰影,帶有寫實色彩的過往,要有一定的承載強心臟。總是靠著青壯世代還熱騰騰的心,人世間的溫度才能像聖火一樣傳承下去。

當初這無名疫起,被稱為非典型,身為幸運在保護傘內活成長輩的我們,不懂電影,寫點憶起,致敬一起。


圖片取自網路,若涉及版權請通知移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端端的沙龍
3會員
16內容數
端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5
利桑亞拉黑!嘿嘿嘿!最近三部熱劇,不約而同觸及"神話"緣起:自封為神,被拱為神,以及挾外力為神。似乎人類集體潛意識蠢蠢欲動,兩千年來被主流宰制的世界觀鬆動,不再是神創造人,而是人創造了神,神設翻轉,正邪難分,頗為有趣。 首先是佛教基底的"周處除三害",自稱"世尊"的頭號通緝犯,創辦的道場燈光美
Thumbnail
2024/03/25
利桑亞拉黑!嘿嘿嘿!最近三部熱劇,不約而同觸及"神話"緣起:自封為神,被拱為神,以及挾外力為神。似乎人類集體潛意識蠢蠢欲動,兩千年來被主流宰制的世界觀鬆動,不再是神創造人,而是人創造了神,神設翻轉,正邪難分,頗為有趣。 首先是佛教基底的"周處除三害",自稱"世尊"的頭號通緝犯,創辦的道場燈光美
Thumbnail
2023/12/28
今年大選異常安靜,各陣營宣傳蜻蜓點水,生活圈沒太多討論,似乎大家已在漫天訊息中,默默做出決定,等著時間一到衝線達陣。各新聞台立場太鮮明,而網路是否偏食年輕聲量? 成敗難料的詭譎氣氛,做為天龍資深選民,分享開牌之前些微觀察。 首先,不論選舉結果如何,綠營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臨界點。從挺扁開始,近三十
Thumbnail
2023/12/28
今年大選異常安靜,各陣營宣傳蜻蜓點水,生活圈沒太多討論,似乎大家已在漫天訊息中,默默做出決定,等著時間一到衝線達陣。各新聞台立場太鮮明,而網路是否偏食年輕聲量? 成敗難料的詭譎氣氛,做為天龍資深選民,分享開牌之前些微觀察。 首先,不論選舉結果如何,綠營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臨界點。從挺扁開始,近三十
Thumbnail
2023/12/19
一個即將投胎的靈魂,生命設定,是擁有富裕家庭,超絕智商,情感纖細,風流成性,悲天憫人,最後必須成為終極死神,無差別殺戮,展現上帝般的末日浩劫,換取世界和平的可能性,誰願意舉手答右? 一年只進一次電影院的扣打,本來想給奧本海默,一路錯過了,沒想到串流平台這麼快上檔諾蘭大導的熱門大片,破例花費八十台幣
Thumbnail
2023/12/19
一個即將投胎的靈魂,生命設定,是擁有富裕家庭,超絕智商,情感纖細,風流成性,悲天憫人,最後必須成為終極死神,無差別殺戮,展現上帝般的末日浩劫,換取世界和平的可能性,誰願意舉手答右? 一年只進一次電影院的扣打,本來想給奧本海默,一路錯過了,沒想到串流平台這麼快上檔諾蘭大導的熱門大片,破例花費八十台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金馬獎熱季,加上誤闖叢林的表演課牽引,我點開疫起這部電影,寫點觀後心情。 主角是一個想盡辦法逃離戰的小醫生,卻仍然被命運捲進戰區核心,他的弱點,在於經過社會化,如行政繁瑣,醫療糾紛的總總挫折後,還有一絲未泯的良心,好不容易逃生通道開啟,他還是回頭了,投身苦難地獄。
Thumbnail
金馬獎熱季,加上誤闖叢林的表演課牽引,我點開疫起這部電影,寫點觀後心情。 主角是一個想盡辦法逃離戰的小醫生,卻仍然被命運捲進戰區核心,他的弱點,在於經過社會化,如行政繁瑣,醫療糾紛的總總挫折後,還有一絲未泯的良心,好不容易逃生通道開啟,他還是回頭了,投身苦難地獄。
Thumbnail
危機的時刻,人性最核心、本質的部分,愈是沒有辦法隱藏,《疫起》這部作品,給了身為觀眾的我們,一個較高的角度,去看災難時,人性的多種面向;我們可以敬佩有人,可以為了救人,沒有自己,也可以嘗試著,讓自己有更多溫柔的同理,體諒身而為人共有的脆弱。
Thumbnail
危機的時刻,人性最核心、本質的部分,愈是沒有辦法隱藏,《疫起》這部作品,給了身為觀眾的我們,一個較高的角度,去看災難時,人性的多種面向;我們可以敬佩有人,可以為了救人,沒有自己,也可以嘗試著,讓自己有更多溫柔的同理,體諒身而為人共有的脆弱。
Thumbnail
《疫起》透過封院來呈現當人類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所會引發的不同面向的人性糾結,不管是光明面,還是陰暗面,但共有的都是對於死亡所產生的焦慮,以及不知道敵人(病毒)在哪的恐懼,但假以時日一起挺過之後,相信再漫長的黑夜都會如片尾的那一抹曙光一樣,冉冉而上,重新照亮、溫暖我們瀕臨絕望的心房。
Thumbnail
《疫起》透過封院來呈現當人類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所會引發的不同面向的人性糾結,不管是光明面,還是陰暗面,但共有的都是對於死亡所產生的焦慮,以及不知道敵人(病毒)在哪的恐懼,但假以時日一起挺過之後,相信再漫長的黑夜都會如片尾的那一抹曙光一樣,冉冉而上,重新照亮、溫暖我們瀕臨絕望的心房。
Thumbnail
疫起講述2003年和平醫院因SARS而封院的故事,最近在Netflix上映,筆者覺得劇情平順但有張力,演員演技精湛,但最喜歡的應該是在危急時刻的畫面感和音效,有讓人更沈浸在劇情的感覺。 一、角色 (一)護理師 安泰河(曾敬驊 飾演) 曾敬驊飾演一位非常有熱忱的護理師,他希望病患和家屬能更有希望
Thumbnail
疫起講述2003年和平醫院因SARS而封院的故事,最近在Netflix上映,筆者覺得劇情平順但有張力,演員演技精湛,但最喜歡的應該是在危急時刻的畫面感和音效,有讓人更沈浸在劇情的感覺。 一、角色 (一)護理師 安泰河(曾敬驊 飾演) 曾敬驊飾演一位非常有熱忱的護理師,他希望病患和家屬能更有希望
Thumbnail
今年是和平封院20週年,國片《疫起》取材和平封院事件,以院內醫護人員的侷限視角,帶領觀眾重回20年前,和平醫院緊急封院的那14天,才發現原來勇敢和恐懼,只有一線之差,正如電影海報上的標語:「恐懼會傳染,勇氣也是。」當外界把醫護人員塑造成「防疫英雄」時,別忘了他們也是人,會害怕、會疲勞、會病倒的人。
Thumbnail
今年是和平封院20週年,國片《疫起》取材和平封院事件,以院內醫護人員的侷限視角,帶領觀眾重回20年前,和平醫院緊急封院的那14天,才發現原來勇敢和恐懼,只有一線之差,正如電影海報上的標語:「恐懼會傳染,勇氣也是。」當外界把醫護人員塑造成「防疫英雄」時,別忘了他們也是人,會害怕、會疲勞、會病倒的人。
Thumbnail
和平醫院封院事件絕對是台灣防疫史上重大事件之一, 電影藉由這起深刻觸及人性根源的事件, 探討了醫病關係,也延伸了很多生命議題。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和平醫院封院事件絕對是台灣防疫史上重大事件之一, 電影藉由這起深刻觸及人性根源的事件, 探討了醫病關係,也延伸了很多生命議題。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03年4月24日,由於台北和平醫院出現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患,台北市政府宣布強制封院。含同當日召回的醫護人員,以及病患、陪病家屬共計1170人,分散院區A、B兩棟大樓。封院共計14天,154人染疫,31人死亡⋯⋯
Thumbnail
2003年4月24日,由於台北和平醫院出現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患,台北市政府宣布強制封院。含同當日召回的醫護人員,以及病患、陪病家屬共計1170人,分散院區A、B兩棟大樓。封院共計14天,154人染疫,31人死亡⋯⋯
Thumbnail
「只能回到原來應該運行的軌道上」才是在死亡面前,那些我們總是像神一樣的期待他們犧牲的醫護,當下的情緒:其實我們沒有那麼偉大,也不想當英雄,也跟你們同樣害怕死亡,只是剛好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
Thumbnail
「只能回到原來應該運行的軌道上」才是在死亡面前,那些我們總是像神一樣的期待他們犧牲的醫護,當下的情緒:其實我們沒有那麼偉大,也不想當英雄,也跟你們同樣害怕死亡,只是剛好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