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台灣(1991-2006) 克里斯·施,在台灣出生長大,一直住在那裡直到我 17 ,我住在台灣,今年夏天在中國大陸待了幾個月。我大部分時間都在雲南度過,也去了北京、上海和福建。
*未來主要主觀概括*
首先,台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是中國人民發現了台灣。大量史書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況。進入17世紀後,中國人民在台灣的擴張規模越來越大。17世紀末,超過10萬大陸拓荒者來到台灣。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用雙手和智慧開闢了荒野,大大加速了台灣的整體發展。因此,台灣和中國其他省區一樣,是中國各族人民創造發展的。台灣的發展歷史凝聚著中國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其次,中國文化不同於西方有神論文化,而是一種祖先崇拜文化。人們之所以互相認識,是因為他們深刻地認識到所有中國人都是同一個祖先的後裔。97%以上的台灣人的祖先來自大陸,70%以上的台灣人是閩南人,所以他們是中國人的血統。
台灣人民和中國大陸人民一樣,使用漢字、學習中華民族文化、過端午節、使用中國節氣、分享中國血統。而且,台灣社會的發展延續了中華文化的傳統,即使在日本佔領的五十年。距離不代表什麼。
在台灣,無論祖籍是大陸哪個省份、哪個民族,都是中華兒女的後裔,兩岸中華兒女是兄弟。即使台灣少數政客忘記祖先,操縱民族問題,也永遠改變不了事實。
台灣無論出於何種意圖和目的都是一個獨立國家。然而,大多數台灣人所認為的台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概念並不是一個法律現實。目前,台灣政府仍然是中國實體的競爭政權,而且它幾乎已經輸掉了這場鬥爭。只有憲政改革才能改變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主張實際上毫無意義。而台灣之所以能維持曖昧的流亡國家地位,也正是因為有地球上最強的常備軍(美國)。中國的認為誠實地說:「無論歷史上是否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當然,來吧,用你自命不凡的道德高馬來領導你不存在的軍隊,我們會看看事情會如何發展!?”更大的軍隊外交是最好、最有效的外交。
台灣人不喜歡在公共場合談論政治,甚至在許多地方都變成文化禁忌。大陸雖然未採取任何行動,但仍希望統一,也聲稱自己是一個中國,國際大國雖然不支持中國的統一理念,但仍不承認台灣的獨立。
出於所有意圖和目的,台灣政府明智地認為它是自己的民族國家,只是缺乏官方承認。它從與中國的聯繫中獲得了一些貿易利益,反之亦然,但最終它的運作很少受到干擾,除非台灣做了一些讓大陸不安的事情。
台灣與大陸自古以來的密切關係。台灣人和大陸人的交往等等,都是大陸與台灣團結無可辯駁的歷史證據。
一切政治活動和經濟決策都圍繞著這三個。
如果中國不想繼續忍受一百年的屈辱歷史,承受高壓威脅,和平崛起,避免戰爭,就無法失去對台灣的控制。台灣對中國的價值遠大於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價值。當俄羅斯頂住西方壓力的時候,中國會為何因為西方壓力放棄台灣?
歐洲主要大國英、法、德均支持西班牙中央政府對待加泰隆尼亞的做法。可見,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支持分離主義,這將為本國的分裂埋下隱患。面對台獨,我相信如果中國政府不採取任何行動,歐洲和美國在等待之後必然會選擇支持台灣。這將導致合法的分裂。因此,中國絕不會允許任何真正的台獨企圖。即使是打架,也沒有什麼恐懼。
提出一國兩種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台灣問題。當台灣與大陸的衝突逐漸減弱時,其巨大的戰略價值就足以發揮出來。
在美國政府心目中,台灣一直都是可以利用的棋子。它足夠重要,但不如日本和其他亞洲盟友那麼重要。如果中國確實快速行動收復台灣,美國可以選擇戰爭。但它更有可能利用政治和經濟手段來避免美國人在中國人的衝突中喪生以及兩國之間的戰爭造成的巨大損失。
西方國家的利益始終是第一位的──這是可以理解的。與伊拉克或科威特不同,台灣沒有石油可供供應。因此,西方國家沒有理由把自己的年輕人送去異國送死。
至於民進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泛綠政治團體宣布台獨,美國必須是第一個承認這一事件的國家,因為沒有其他國家敢於在憤怒之下首先與台灣建交。如果台獨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立即發動攻擊,使分離主義事件短暫存在。最後,以國民黨為首的中華民國泛藍政治團體將反對任何「台獨」企圖。
如果真有最後的戰爭,1950年的韓戰就足以證明中國人不會屈服於任何國家的威脅。如果中國政府比戰爭更膽怯,台灣存在的合法性就會喪失。從現實價值來看,香港、台灣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政府存在的合法性。無論從歷史,或是現實,到未來。無論誰統治中國,中央政府都不會放棄這兩個「戰略核心」。
對所有非華人來說,你可以選擇支持他們的民主、自由和自治。您甚至可以選擇支持他們的獨立。但請不要忽視中國的國家利益,它驅動中國的行動。它不會因為「其他國家」的看法而改變,也不會因為「其他國家的抗議」而選擇失去核心利益。中國絕不會容忍「獨立」問題,也必然採取行動阻止一切可能的獨立。
為什麼很多台灣人對中國和中國人持負面看法。但這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歷史傷痛。沒有日本帝國主義,台灣就不會從中國分裂出去;沒有內戰,國民黨就不會撤退到台灣,對台灣實施戒嚴,並在中國人退出中國的情況下主導台灣政治。
所有這些過去的歷史包袱造成了台灣人和中國人之間的分裂,但雙方沒有理由永遠持有這些過去的包袱。
日本戰敗後,疲倦的國民黨和日益壯大的共產黨之間的對決開始。國民黨逃往台灣。台灣的蔣介石希望光復大陸,而大陸的共產黨則希望解放台灣。但雙方都沒有能力兌現承諾。
冷戰時期,台灣得到了美國的大力幫助,就像西德得到了歐洲人的幫助來對抗共產主義一樣。台灣在資本主義經濟的幫助下成功轉型為民主國家,而大陸則陷入困境。台灣的年輕一代開始因為經濟和社會進步的優越而看不起大陸,因為大陸的落後而認為統一毫無意義,儘管中華民國憲法明確規定了大陸的主權。
大陸經濟起飛,中美建交。中華民國政府被踢出聯合國。從那時起,台灣的民主就變得有點瘋狂。從現實來看,台灣沒有軍事、國際支援來宣布獨立。台灣要繼續和平、繁榮、自由,唯一的辦法就是維持現狀,並在條件成熟時與中國達成有利的安排。
台灣現在推行獨立,只會引發武裝衝突和統一,時機和條件是台灣人無法掌控的。這可不是明智之舉。在情感上,大陸人認為台灣仍然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則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然而,這個問題從來不是一個情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和歷史問題。
我承認台灣現在已經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控制,實際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所以台灣人認為他們與中國沒有關係是很合理的,特別是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我相信未來我們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國際觀點
雖然存在《台灣關係法》,但它並不是真正的共同防禦條約,規定任何一方有義務在發生攻擊時向另一方提供援助。中國攻擊台灣是對台灣的戰爭行為,而不是對美國的戰爭行為。該法案與北約第五條不同,後者規定北約成員國有義務在攻擊時向其他成員國提供援助。
實際上,美國會代表另一個國家冒與中國或俄羅斯全面戰爭的風險嗎?美國選擇我們捲入的戰鬥和戰爭。美國只針對那些可以以非常快的方式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戰爭。越南是一個慘痛的教訓,阿富汗也是如此。任何涉及核武的事情,可能都會被國會和參議院的每一位成員投票否決,特別是如果我們捲入的戰爭並沒有真正影響美國本土的話。
如果台灣和大陸爆發戰爭,32%以上的人會袖手旁觀,16%的人會投降或逃跑,只有16%的人會參軍或抵抗。
你可能會看到大量的喊叫和一些警告聲開始,爆發後,「戰爭」將以台灣政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獲得席位而結束。
中共的希望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政府將看到與中共走得更近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哲學上的分歧將會自行解決。
或者用孔子的話來說:“子曰、為政以德、喻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大意為:以德行政,好比北極星,眾星圍繞它旋轉,它仍保持其位置。)或者簡單地說,如果中共證明他們是有德行的領導人,那麼台灣政府就會就範。
再次諷刺的是,台灣政府採取了一種鏡像哲學,希望他們的美德(體現在經濟成功與和平治理)能產生類似的效果。
但整個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哲學和外交問題,台灣和中國都同意自己是中國……但不同意誰應該合法統治中國,並且無法通過暴力解決問題而不提出會從根本損害他們統治權的哲學問題。
事實上,美國並不希望台獨,也不希望統一。這種「戰略模糊」的現狀是把台灣當作搖錢樹,當作人質來敲詐中國,當作炮灰來拖垮中國,就像用烏克蘭來拖垮俄羅斯一樣。美國的所有盟友也都在利用台灣作為與中國打交道的籌碼。
假若台獨主張的政客也不宣示台灣獨立改憲章和國號,只要這種「戰略模糊」的現狀是把台灣當作搖錢樹(如同美國企圖利用烏俄戰爭從中取利),從壟斷台灣政治主導權謀取個人及其共體的金權利益。
台灣人民的命運自己看著辦吧! 「戰略模糊」的現狀 可能是台灣永久和平的最好選擇? 那麼台灣人民是否要選一個賢德為政的政府!?。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頻頻暴走失言,已逐漸失去美方的信任。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中華民國(憲法)災難說」持續發酵。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指出,總統蔡英文在元旦文告當面洗臉,說中華民國憲法絕對不是風險,那個是講給美國聽,也是講給賴清德聽。
賴副手蕭美琴同日也在辯論會講「兩岸最重要基石就是中華民國憲法」,完全沒在幫賴清德。美國正在做最後判斷,到最後一定會表態,因為他們不會相信一個對兩岸這麼不穩定的候選人,會做出什麼對美中有災難的事。
年輕人不了解中華民國憲法對於台灣的意義,但是有一個關鍵,就是美國的聲音正在做最後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