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台灣重啟核武計畫的可能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美國和俄國就像是瓶子裡的兩隻蠍子,都有能力殺死對方,但前提要冒著自己的生危險

—奧本海默

 

前言

            自從歐本海默的電影上映以來,核武器這個話題再次引起廣泛關注。相互保証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的概念是兩個擁有核武的國家具有毀滅對方的能力。在美蘇冷戰時期,這一概念在表面上維持了和平,防止了直接的軍事衝突,間接挽救了上萬條無辜的性命。

自中共引爆第一顆原子彈以來,核武的陰影一直籠罩在台灣政治領域。當時的國防部長蔣經國為了對抗中共、保衛台灣,積極參與並策劃核武研究,推行了一個名為“新竹計畫”的秘密核武計畫。然而,由於美國的警覺,計畫最終被迫中止。後來,台灣曾多次試圖進行核武研發,但每次計畫曝光後,都因受到美國壓力而被迫中止。據美國情報報告指出,台灣離擁有核武僅差一步之遙,只需兩年的時間。本文旨在探討台灣擁有核武的必要性,以及透過核武可能避免兩岸直接衝突的可能性。

 

烏俄戰爭教會我們的事

            經過兩年的烏俄戰爭,這場衝突對台灣的國防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國內有不少聲音呼籲政府警惕,擔心今日的烏克蘭可能成為明日的台灣。然而,這場戰爭使筆者從獨特的角度看到了台灣和烏克蘭的相似性,這也引發了我的擔憂。

 

首先,在烏俄戰爭中西方國家未出兵協助烏克蘭,這引起人們懷疑西方國家出兵協防台灣的信心大減。在美國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台海戰事兵棋推演(War Games)24次模擬,結果顯示台灣只有在18場中勝出,而在這18場勝利中有四個條件是不可或缺的,只要缺少任何一個台灣就不可能勝出,第一美國必須要在一時間對中國的艦艇實施大規模的攻擊,第二美軍必須要能夠使用日本的基地來投入作戰,第三台灣必須要有足夠的武器,因為一旦戰爭開打西方國家將無法把武器送進台灣,最後台灣部隊必須要把中國軍隊控制在灘頭,並在中國後情變弱時發動反攻。由此看出,台灣要能夠勝利需要的不只是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美國的援助,但美國隊協防台灣的態度一直是舉棋不定,由其在川普執政後美國人民有著美國優先的想法,這如何讓台灣人民相信美國協防台灣的決心。

 

再者,美國對台軍售主要集中在短程武器,主要用於沙灘防禦和防空,這些武器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防守,對中國本土發動反擊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類似的情況在烏俄戰爭中也有所體現,西方國家僅提供烏克蘭短程武器,並限制這些武器改造用於對俄羅斯本土的進攻。這引起了人們對西方國家援助烏克蘭的動機以及美國的不對稱作戰是否符合烏克蘭利益的質疑。

 

根據西方國家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來看,不對稱作戰似乎旨在確保烏克蘭在戰爭中不至於輸得太慘,但同時絕不能讓其贏得勝利。這樣的作戰策略可能背後的考量是避免引起極端政治變革。如果烏克蘭在戰爭中取得過多勝利,可能導致俄羅斯內部政治發生劇變,為極端領導人上台提供契機,進而對全球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舉納粹希特勒的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迫接受不平等條約,引發德國人民的不滿。在這樣對外充滿仇恨的背景下,極端民族主義崛起,希特勒獲得支持,最終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筆者因此推斷,美國在台灣的戰略部署可能也包含類似的考量。

 

結論

            總結以上所述,在國際政治的舞台上,友敵變幻無常,唯有利益是持久存在的主軸。台灣在制定國防策略時,應該謹守謙慎,不宜過分寄望於美國或國際援助。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美國在保護台灣和維護自身利益之間不得不做出選擇時,台灣可能成為被置之不理的一方。回顧1979年台美斷交事件,美國受中國大陸經濟利益和抑制蘇聯的戰略考量,選擇與台灣斷交。

 

在此情境下,期望台灣政府能深思熟慮,重新審視啟動台灣核武計畫的可行性。這也許可以效仿以色列的作法,以一種模糊的戰略方式,不明確承認或否認擁有核武。考量到台灣特殊的國際地位,台灣並未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可以由此減少在國際上的爭議。許多資源有限的國家均有能力製造核武器,而科技發達的台灣在技術上絕對有潛力製造核武器。

 

透過擁有核武器,台灣才能實現真正的國防自主性,在面對不確定的國際局勢時也擁有更大的籌碼,確保國家的安全和獨立。這樣的舉措不僅提供實質的安全保障,也是一種確保台灣在國際舞台中能夠發揮更大影響力的戰略舉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 聊政治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摘要: 奧本海默曾形容美國和俄羅斯關係如同瓶中的兩隻蠍子,具有相互摧毀的潛力。本文探討核武器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尤其聚焦於台灣的情勢。烏克蘭戰爭對台灣的啟示,呼籲政府警惕可能的類似危機。作者指出美國在協防台灣的態度不明確,使得台灣人對其信心動搖。此外,美國對台軍售傾向於短程武器,對中國發動反攻
Thumbnail
 摘要: 奧本海默曾形容美國和俄羅斯關係如同瓶中的兩隻蠍子,具有相互摧毀的潛力。本文探討核武器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尤其聚焦於台灣的情勢。烏克蘭戰爭對台灣的啟示,呼籲政府警惕可能的類似危機。作者指出美國在協防台灣的態度不明確,使得台灣人對其信心動搖。此外,美國對台軍售傾向於短程武器,對中國發動反攻
Thumbnail
這場保台是否要先打贏俄烏戰爭的針鋒相對辯論的下半段 雙方第二次發言分別針對對方的論點與攻擊點進行反擊 並舉出更多實例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最後的結辯中雙方都搬出雷根來反駁對方 本文最後是對雙方意見分歧最大的三個關鍵點做出簡短但關鍵的評論
Thumbnail
這場保台是否要先打贏俄烏戰爭的針鋒相對辯論的下半段 雙方第二次發言分別針對對方的論點與攻擊點進行反擊 並舉出更多實例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最後的結辯中雙方都搬出雷根來反駁對方 本文最後是對雙方意見分歧最大的三個關鍵點做出簡短但關鍵的評論
Thumbnail
一場美國知名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進行關於是否打贏俄烏戰爭才能保台海的精采火熱辯論,正方是剛和蔡總統在紐約見過面的該智庫總裁John Walters,他在雷根時代曾在教育部當過部長助理,在小布希政府中曾擔任了八年的國家毒品控管政策辦公室主任。反方是在川普政府中擔任國防部副助理部長的Eldridge
Thumbnail
一場美國知名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進行關於是否打贏俄烏戰爭才能保台海的精采火熱辯論,正方是剛和蔡總統在紐約見過面的該智庫總裁John Walters,他在雷根時代曾在教育部當過部長助理,在小布希政府中曾擔任了八年的國家毒品控管政策辦公室主任。反方是在川普政府中擔任國防部副助理部長的Eldridge
Thumbnail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在全球關注的俄烏大戰下,始終脫離不了台灣的輿論場關鍵字,雖然蔡政府極力想扭轉這樣的類比,但這關鍵字是自然從網路發酵,反映出台灣人民心中普遍明白與擔憂之事,台海會是下一個戰場嗎?我們是走在那條路上,還是正遠離那條路?
Thumbnail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在全球關注的俄烏大戰下,始終脫離不了台灣的輿論場關鍵字,雖然蔡政府極力想扭轉這樣的類比,但這關鍵字是自然從網路發酵,反映出台灣人民心中普遍明白與擔憂之事,台海會是下一個戰場嗎?我們是走在那條路上,還是正遠離那條路?
Thumbnail
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很多人都以為軍事強如俄羅斯,這場戰爭一定很快就結束,沒有料到烏克蘭一路撐到現在。很多人開始想,如果今天是台灣被中國入侵的話,我們擋得住嗎?中國有一千多枚飛彈對準台灣,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一天的時間,台灣就會被攻陷,但《阿共打來了怎麼辦》這本書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Thumbnail
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很多人都以為軍事強如俄羅斯,這場戰爭一定很快就結束,沒有料到烏克蘭一路撐到現在。很多人開始想,如果今天是台灣被中國入侵的話,我們擋得住嗎?中國有一千多枚飛彈對準台灣,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一天的時間,台灣就會被攻陷,但《阿共打來了怎麼辦》這本書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Thumbnail
雖然我不是很認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句話,但我想我們都必須做足準備面對強國隨時都有可能的侵略
Thumbnail
雖然我不是很認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句話,但我想我們都必須做足準備面對強國隨時都有可能的侵略
Thumbnail
不希望突然發生戰爭的措手不及,發生在我們身上。 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選邊站是最好的策略嗎?
Thumbnail
不希望突然發生戰爭的措手不及,發生在我們身上。 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選邊站是最好的策略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