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中的所有文章翻完

Soo-avatar-img
發佈於社會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身為台灣文壇年輕世代指標性人物,朱宥勳是活躍於台灣文學活動的寫作者,除了一天到晚在臉書和人針對文學定義打筆戰、輸出令人莞爾的限動式雜文、選前大力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之外,他最擅長的更是把硬梆梆的史料論文,消化重組成讓人看了前兩行就忍不住再花半小時看完全篇的「文普」文章。

Google搜尋「朱宥勳」,可以找到名為【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的獨立網頁,這是朱宥勳的個人網站,其中的文章區不定期但高頻率的更新朱宥勳的小說散文創作以及文學與時事的評論。

不只是一個寫作者的抒發小天地,更是促使台灣文學普及的大平台。

網站中,朱宥勳的寫作風格很廣泛,除了透過散文分享自身的健身減重心得穿衣習慣求學經歷,網站中也收錄他過去創作的小說,更厲害的是朱宥勳以本土文學認知為基底,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文學評論時事雜談,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其台灣文學素養之深厚。

一般提到文學評論,我們總會聯想到乏味的文學批評論文,很可能使我們在文本本身都讀不懂的無奈下,接著啃食更令人霧嗄嗄(bū-sà-sà,俗寫作「霧煞煞」)的文學評論;提到時事雜談,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文學院出生的政治外行人可以對社會事提出多精闢的解讀。

然而這就是朱宥勳的文章令人驚豔之處,朱宥勳筆下的文學評論和時事雜談,總是能讓我們嗅到一股濃濃的「台灣文學文化普及」的味道。他總是能在龐雜的資訊中,找出「挑點」,引起文學門外漢的興趣,更透過一雙文學寫作者的眼睛,將所見的社會事與腦中的台灣史底蘊結合,提出飽含素養,沒有一個政治評論家講得出來的時事詮釋。

於是我們看見了一道務實又不負使命的文學方向。

在文學評論中有篇文章,朱宥勳用「史上最『純文學』的友誼」切入,導讀鍾理和與鍾肇政的書信錄。書信錄?如果不是台灣文學的研究生或雙鍾的大粉絲,大概很少有人會被上個世代兩個作家晚年的私信吸引;但說到「純文學友誼」中,文學家之間的浪漫、面對時代變動的挫折、50年代文壇的八卦……,大家可有興趣了,朱宥勳就是有這種把「我們不會注意到的東西之中最吸引人的精華」提出來昭告天下的超能力。

每年的十月十號,面對複雜的國族認同與歷史脈絡,台灣社會總會不斷重複「哪一天才能算是台灣的國慶日」的討論。朱宥勳主張,以台灣文化協會的創辦日做為台灣的國慶日必定更有意義與共感,但這樣的說法要怎麼有說服力?於是2021年的雙十前夕,朱宥勳在網站上分享了一則台灣史上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的故事。謝文達和國慶日有什麼關係?這就是朱宥勳找到的「挑點」,他透過謝文達的「鄉土訪問飛行」如何促成文協的創立,訴說了一段由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人們交織而成、我們卻從來不曾聽說過的故事。行文間我們彷彿和日治時期500多位全台頂尖的青年才俊們一同見證了謝文達在台灣土地上的第一次飛行——何止是夢想起飛的激情,更是一群菁英相聚的磅礡。讀畢後,我們不僅立體的了解百年前文協的誕生,更領會了它對於台灣的重要性。這種角度的切入只有具細膩台灣史素養的朱宥勳寫得出來,面對時事的討論,文學發揮了其務實且真誠的力量。

期待攻頂的時代就是這個時代。

朱宥勳的文筆思路清晰而情義兼具,極富說服力。他跳脫了評論的枯燥、時事的淺泛,同時言談間總是緊踏著腳下的土地,這是一條新的文學路,他建立了一個「不乾癟索然但拒絕粗氣憤慨」的文藝寫作榜樣。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o Kî-hun
3會員
3內容數
畫風凌亂的地方,我會繼續保持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會認識朱鈞先生是因為他是我臉書好友,某天他主動加我(不知是小弟哪篇拙著引起他的興趣),因我向來都是來者不拒,也就不疑有他的加了。然而,過年期間逛書店時,翻到這本書,才赫然發現這位已86歲,與漢寶德、李祖源成大建築同窗、同等級的人物,竟是我陌生的臉友,遂引起閱讀的興趣。   關於朱鈞
Thumbnail
  會認識朱鈞先生是因為他是我臉書好友,某天他主動加我(不知是小弟哪篇拙著引起他的興趣),因我向來都是來者不拒,也就不疑有他的加了。然而,過年期間逛書店時,翻到這本書,才赫然發現這位已86歲,與漢寶德、李祖源成大建築同窗、同等級的人物,竟是我陌生的臉友,遂引起閱讀的興趣。   關於朱鈞
Thumbnail
就如同其書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真的在講小說外的作家故事 朱宥勳為本書作者用「評傳」的寫法。 一邊以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一邊以自己的觀點來評析影響作家人生的關鍵時刻。 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期,文學史經歷哪些浪潮,代表的作家有哪些 這本書會一一介紹~
Thumbnail
就如同其書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真的在講小說外的作家故事 朱宥勳為本書作者用「評傳」的寫法。 一邊以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一邊以自己的觀點來評析影響作家人生的關鍵時刻。 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期,文學史經歷哪些浪潮,代表的作家有哪些 這本書會一一介紹~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如果問你台灣的小說家有誰,你能說出幾個呢?這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聚焦於戒嚴時代,談談這些你可能聽過卻不甚熟悉的台灣作家們。
Thumbnail
如果問你台灣的小說家有誰,你能說出幾個呢?這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聚焦於戒嚴時代,談談這些你可能聽過卻不甚熟悉的台灣作家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