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高房價的一些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近期狀況:

最近感覺到了一些異常,除了選舉要到了,吵吵高房價少子化議題,長輩又在碎念年輕人就是愛享受,吃大餐、出國玩才會買不起房外。

周遭投資群組,對房地產的興趣突然大增,無論是年齡層較高的群組,開始有人從股票想要轉向實體房屋買賣,或是年齡層較低的群組開始打不贏就加入,買不起房我就買營建股,每天在算土地取得成本,未來案子賣出去會賺多少。

滿反常的,以往就算房價持續高漲,會有投資客來股票群組拉人團購預售屋賺傭金差價,或有兼投資房產的人分享經驗,但大部份人是罵罵政府、房蟲,繼續躺平不願意面對居多。

這次主動性強滿多的,是自發性的,有種再不買就來不及的感覺。

房價查詢:

對蛋黃區,早早就麻痺了,除非掌握一般人做不到的賺錢方法,不然不用去想。

僅以自身買的鄉下三房,公共運輸可以1小時到工作機會多的市區,一個人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做比較,已經不能再遠了。

查了591,赫然發現,2020年買的鄉下房,同條件下已經漲了70%,最低需求三房25坪來到600萬,租金也來到2萬,普通郊區則是800萬-900萬,租金還是2萬-2萬5,台北市租金也是同水準,受薪階級的能力就只有這樣。

換言之,一個要成家的年輕人,至少要具備 鄉下120萬頭期款+月付1萬8房貸,郊區180萬頭期款+月付2萬7房貸,或是月付2萬2的租金才能有最基本的居住空間。

以主計處30-39歲薪資中位數55萬來說,雙薪家庭一個月平均約9萬收入,取1/3支付房貸,只能在郊區買到最爛的房子,或是像我在鄉下買次爛的房子。

一般人能接受的,應該是郊區的次爛房子作為最低需求,也就是不只新房,連最低居住需求的房價也即將來到一般人承受能力的極限,再高就要斷子絕孫、或是極度壓縮生活品質才支撐的起來,這應該就是這波 不買就來不及的感覺 來源。

房價走向:

說實在,我不知道,實在太多變因,走向都不一定。

空方一直在喊少子化、房價所得比過高,理由非常合理,然而現實就是一般人從市區->郊區->鄉下,40坪->30坪->20坪,如今已經到郊區20坪、鄉下30坪的階段,會不會出現鄉下20坪也很難說,畢竟也有朋友買了16坪1980萬的預售屋,人的忍耐極限在哪呢?

多方自然也有另一套說詞,房子不是拿來住的,是拿來炒的,有錢人買就夠了,政府會開放外籍移民支撐房價,通膨上漲,房價自然也要上漲,房價跌了政府財政會出問題,一定會出政策救房價。

看法:

其實都對,去年升息半碼半碼升,今年也推出了40年房貸,政府努力在撐,營建材料一直漲,缺工問題,造屋成本上升,房價不上升,建商就不會蓋房,縮減供給,一臉要大暴噴。

至於少子化、房價所得比,包含政府會不會護房價等問題,個人的觀點是看電子業興衰,綜觀近年歐美中韓港房價狂跌,台灣卻是無風無雨,我認為的落差在這。

歐美韓會跌,在通膨,在升息過猛,為何要強力升息,在兩權相害取其輕,壓制物價優先,不然會出更大亂子,台灣電子業賺外匯能力太強,電子業佔台灣產業比例高順便維持其他內需產業,能維持匯率&通膨不要太嚴重,國內經濟流動正常,台灣政府才有那個能力選擇慢慢升息。

中港會跌,在外資撤出,工作機會減少,中國降息也是撐不住,也沒辦法找外籍移民支撐房價,沒工作機會,沒人要來移民,台灣電子業要是不能保持強勢,民眾消費能力大降,也別想靠外來移民。

照這點來看,長期我是看衰的,台灣電子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家都知道、除了聚落優勢外,是便宜、高素質、能輪班的人力,雪崩少子化的20萬出生人數世代,現在是20歲,其實現在就可以看到科技業缺工現象,等10年後這批少子化世代成為中堅主力,台灣電子業競爭力不知道還剩多少。

可能做法:

對同世代還沒買房的30歲朋友來說,現在應該很煩,買下去怕當最後一隻老鼠,變成日本失落的三十年,身上還要揹負資產,終生被房子奴役不得翻身。

不買下去,怕像過去的中國、香港,繼續漲十年,真的買不起了,只能租房,生活空間越來越小,然後人就老了。

這樣的焦慮,2020年我也有過,以當年的條件,我應該是勉強撐的起1000萬的房子,最後是買了500萬的中古屋。

當時的想法是這樣,如果房價一起漲了,至少我還有一間自住屋,生活不受影響,真要換屋至少頭期款有跟上,房貸差額只能看薪水有沒有跟上。

房價崩了,雖然賠錢,但正值壯年,我有餘力可以換更大的屋子,負擔變小。

現在環境更難了,如果有能力負擔,應該還是可以考慮買個次一階的屋子做彈性配置去因應變化,但如果壓低生活品質也只能負擔最基礎的房子,資金留著賭看看其他路可能比較有機會獲得好的機會,也許打不贏就加入營建股也是種做法,房子是5倍槓桿的商品,崩下來反而買得起,漲上去至少能拿來付租金。

至於20歲的,沒有父母可以靠,沒有成為頂尖人才的人,感覺要想辦法撈偏門,或是去國外打拼比較有機會了。

感想:

Re: [閒聊] 年輕人為何不想辦法提升收入? - 看板home-sale - PTT網頁版 (pttweb.cc)

寫的時候,一直想到這篇以前在ptt 房版的回文,實在想對一堆有投資的在嘴普通人的翻白眼,老是在那邊說要努力上進,成為高收入職業,或是投資理財錢滾錢,買不起房是你不努力。

從零爬上來,很清楚有多少是運氣,撐到投資累積出經驗沒死是運氣好,一群富二代在嘲笑平民沒財商爬不上來,沒家人護航,不知道有幾個能倖存上來。

當一個基本的居住需求,必須要成為社會前10%才能負擔,正常工作沒有上升空間,只會被奴役到死,聰明人就不會好好工作,又沒有資產可以錢滾錢時,剩下的賺錢方法就寫在刑法裡。

原本只有過於貪心的聰明人會鋌而走險,當上升空間越來越小時,一般貪心,甚至到只求溫飽的聰明人都被逼到求不得時,犯罪率就會直線上升,而且犯人會越來越聰明,唯一的上升通道只剩犯罪,直接拉美化,有錢人都會不得安寧。

台灣還沒到那地步,但可以感受到機會越來越小,會接觸投資,就是認知到在一般工作已經無法取得我要的東西,而且一般投資也達不到,才會開了槓桿撩下去,而這些東西在父母那輩,只需要一般職業努力工作就能擁有,我應該就不會接觸到投資。

當上升通道這扇門越來越窄,窄到以前的我通不過時,也許現在的我會是找到另一個風險更高的職業,也許會去國外打拼,也許會成為一個犯罪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WFaDaTsai-avatar-img
2023/12/12
新竹來說,最近房價應該有鎖住釋出量能,讓買家有點追價方式去購買!所以第四季實體感受有漲了一些。2021-2023新竹的生育率開始下滑,雖然移入人口還是一直增加。但每個家庭胎數明顯減少,這如同Argus 所言,目前房市主力往兩房推進和單坪高房價有非常大的相關。不過70-80這世代,滿多人都相信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如果跌,也只是暫時的小回檔。因為我們處於一個貨幣寬鬆政策起點的年代。
JN-avatar-img
2023/12/11
中南部不要太差的地點,開車騎車一小時內能到公司,1500內應該還有不錯的選擇,雙薪家庭辛苦個幾年也還算負擔得起。真負擔不起就放棄也不會怎樣,做自己能力內的投資就好,切忌眼高手低~ 我的看法啦~
Argu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2
jim Say my name~
InSeanity Wang-avatar-img
2023/12/11
天啊!原來Argus兄還在30's,卻已達此般人生成就,思維也具有全面性的廣度與深度,已經4開頭年紀的我 看到您真的覺得超汗顏,由衷佩服
Argu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InSeanity Wang 運氣運氣,而且我覺得那些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實業家比較厲害,看到跟解決差異很大
Milk-avatar-img
2023/12/11
你想好多,看完也跟著好煩惱喔😂
Argu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Milk 也不用煩惱那麼多啦,讓自己超越一般受薪階級租房也是一種選擇,社會也還能運作也許AI普及下,生產力大增,什麼都解決了,從前我也覺得自駕車終將實現,到時候大家住鄉下不用擠市區也行,房價就還好,沒想到現在連鄉下都漲翻天只是做投資的,會忍不住推算各種情境,最可能的走向
cchsuan-avatar-img
2023/12/11
我比較樂觀一點耶,未來人力減少會用AI提高效率補足(目前很多碼農在用,效率好很多),然後是個人AI普及化的時代,需要比拼個人AI效能的軍備競賽之類的(科幻小說看太多...)房價問題覺得一方面是華人傳統觀念+資本主義運行也好一陣子造成資源的集中,至於極限在哪裡,大概是租房子也租不起的情況發生吧...
Argu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cchsuan 哈哈哈,馬斯克腦機介面快發展,大家進入虛擬世界爽,就都解決了XD就是看到郊區爛房,房貸負擔快貼近租金,才覺得可怕,不過這個負擔是用30年房貸算的,如果以今年才推行的40年房貸,還有壓榨空間只是這樣,我覺得銀行風險很大,3X+40=7X,後期工作能力早就衰退,少子化狀態,可不一定有後代被壓榨還房貸喔,不過也是30年後才會爆炸的炸彈,當前主事者早退休很久就是了
avatar-img
Argus的沙龍
614會員
102內容數
關於投資的一些文章想法,花比較多心力整理的,或不想公開資訊的,就放在這。
Argu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3/29剛承認自己看不懂川普,導致幾個月都沒什麼操作和寫作,川普大大馬上就給了個驚喜,無差別關稅大砲。 莫非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如同前文所述,業內消息,知道電池業將有新的成長動能,外加零組件供應商都在漲價,週末真的開出歷史新高營收,甚至還有不能說的消息又如何? 川普當選後的猜想記錄2 | Ar
Thumbnail
2025/04/06
3/29剛承認自己看不懂川普,導致幾個月都沒什麼操作和寫作,川普大大馬上就給了個驚喜,無差別關稅大砲。 莫非定律,怕什麼來什麼,如同前文所述,業內消息,知道電池業將有新的成長動能,外加零組件供應商都在漲價,週末真的開出歷史新高營收,甚至還有不能說的消息又如何? 川普當選後的猜想記錄2 | Ar
Thumbnail
2025/03/29
閒聊: 川普當選後的猜想記錄 | Argus的沙龍 近期被朋友問,怎麼不寫了? 自從上次猜想後,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遲遲無法落筆覆盤,實在是發展遠超預期,前4項還好,雖不中但不遠矣,而當時給不出預測的停戰和美國製造,著實打翻了我對國際政治的認知。 給不出預測的原因,是因為想不出有什麼完善的
2025/03/29
閒聊: 川普當選後的猜想記錄 | Argus的沙龍 近期被朋友問,怎麼不寫了? 自從上次猜想後,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遲遲無法落筆覆盤,實在是發展遠超預期,前4項還好,雖不中但不遠矣,而當時給不出預測的停戰和美國製造,著實打翻了我對國際政治的認知。 給不出預測的原因,是因為想不出有什麼完善的
2024/09/22
前文閱讀: 高房價的一些思考 | Argus的沙龍 (vocus.cc) 近期狀況: 房地產、營建不是投資主力,研究也不深,只有在年初看FOMO情緒買點營建,近期放空信義房屋,準備撈底潤泰玩玩而已,但最近沸沸揚揚,當個鄉民看熱鬧,隨便講講胡話~
Thumbnail
2024/09/22
前文閱讀: 高房價的一些思考 | Argus的沙龍 (vocus.cc) 近期狀況: 房地產、營建不是投資主力,研究也不深,只有在年初看FOMO情緒買點營建,近期放空信義房屋,準備撈底潤泰玩玩而已,但最近沸沸揚揚,當個鄉民看熱鬧,隨便講講胡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近期狀況: 最近感覺到了一些異常,除了選舉要到了,吵吵高房價少子化議題,長輩又在碎念年輕人就是愛享受,吃大餐、出國玩才會買不起房外。 周遭投資群組,對房地產的興趣突然大增,無論是年齡層較高的群組,開始有人從股票想要轉向實體房屋買賣,或是年齡層較低的群組開始打不贏就加入,買不起房我就買營建股,每天
Thumbnail
近期狀況: 最近感覺到了一些異常,除了選舉要到了,吵吵高房價少子化議題,長輩又在碎念年輕人就是愛享受,吃大餐、出國玩才會買不起房外。 周遭投資群組,對房地產的興趣突然大增,無論是年齡層較高的群組,開始有人從股票想要轉向實體房屋買賣,或是年齡層較低的群組開始打不贏就加入,買不起房我就買營建股,每天
Thumbnail
一年多前的文章了, 當時房地產最熱鬧的新聞大概就是房貸利率即將又升息半碼,蠻多名嘴在談升息後一個月要多繳多少又多少,一年要多繳多少又多少。 我反而很納悶,升息上來多一兩千塊的利息,真的會有人因為這樣而拋售房子的嗎? 在拋售房子之前還是先做功課吧!不要道聽塗說啊!
Thumbnail
一年多前的文章了, 當時房地產最熱鬧的新聞大概就是房貸利率即將又升息半碼,蠻多名嘴在談升息後一個月要多繳多少又多少,一年要多繳多少又多少。 我反而很納悶,升息上來多一兩千塊的利息,真的會有人因為這樣而拋售房子的嗎? 在拋售房子之前還是先做功課吧!不要道聽塗說啊!
Thumbnail
最近台灣通過了平均地權條例,房價下跌成為了熱門話題,許多人都預估今年底前,房市會有一波明顯的下跌,再加上政府升息的推波助瀾,房價很可能會有一次明顯的回檔,是買加入手的好時機。 也很多人提到,台灣進入少子化時代,買房需求減少,未來很可能會跟日本一樣,房子會越來越便宜,現在買房根本就是冒著資產貶值的風險
Thumbnail
最近台灣通過了平均地權條例,房價下跌成為了熱門話題,許多人都預估今年底前,房市會有一波明顯的下跌,再加上政府升息的推波助瀾,房價很可能會有一次明顯的回檔,是買加入手的好時機。 也很多人提到,台灣進入少子化時代,買房需求減少,未來很可能會跟日本一樣,房子會越來越便宜,現在買房根本就是冒著資產貶值的風險
Thumbnail
近幾年出生率逐年下降,2022 年全年的出生人數為 13 萬 8,986 人😭,較 2021 年整年度又減少 14,834 人,儼然變成了一個嚴重的國安問題。人口數攸關一國的國力,影響重大,進一步造成人口老化、勞動結構失衡,就是一個很恐怖的結果,🌟🌟🌟必須要盡早從育兒協助、薪資結構、企業整頓
Thumbnail
近幾年出生率逐年下降,2022 年全年的出生人數為 13 萬 8,986 人😭,較 2021 年整年度又減少 14,834 人,儼然變成了一個嚴重的國安問題。人口數攸關一國的國力,影響重大,進一步造成人口老化、勞動結構失衡,就是一個很恐怖的結果,🌟🌟🌟必須要盡早從育兒協助、薪資結構、企業整頓
Thumbnail
謝謝媒體認真面對少子化與不動產價格的問題 賠本的生意沒有人做,所以當工資、原物料大幅度上揚,房價如果不上漲,建商就容易賺不到錢,甚至於賠錢。 前幾天接受媒體專訪時,主要是討論少子化與不動產價格趨勢的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負面影響,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轉圜的空間。 <TVBS:出生人口越來越少 新成屋需求
Thumbnail
謝謝媒體認真面對少子化與不動產價格的問題 賠本的生意沒有人做,所以當工資、原物料大幅度上揚,房價如果不上漲,建商就容易賺不到錢,甚至於賠錢。 前幾天接受媒體專訪時,主要是討論少子化與不動產價格趨勢的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負面影響,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轉圜的空間。 <TVBS:出生人口越來越少 新成屋需求
Thumbnail
來討論房價之前,要先知道一件事 房價並非由單一事件所決定的,他可能跟很多事有關係,但並無法由誰完全決定 我們看到的都是果,去瞭解因才能預測未來 但如果單考量某個部分,又過度高估影響力,就會失準 所以房價喊跌喊了二十年了,從千萬豪宅喊到五千萬豪宅 跌還漲自己評估@@ 更直白一點講,新聞就是反指標
Thumbnail
來討論房價之前,要先知道一件事 房價並非由單一事件所決定的,他可能跟很多事有關係,但並無法由誰完全決定 我們看到的都是果,去瞭解因才能預測未來 但如果單考量某個部分,又過度高估影響力,就會失準 所以房價喊跌喊了二十年了,從千萬豪宅喊到五千萬豪宅 跌還漲自己評估@@ 更直白一點講,新聞就是反指標
Thumbnail
本來是要直接留言回應,但是篇幅越寫越長,所以自成一篇:
Thumbnail
本來是要直接留言回應,但是篇幅越寫越長,所以自成一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