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代學校

七世代學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參加過七世代學校的七階追尋及靈境追尋及其它課程。

分享給大家:

【預約未來】2023.11.26~2023.12.25

七世代終於定居花蓮了!為了籌措資金購置永久的家,為了回饋多年來支持七世代的朋友,也為了鼓勵長久以來一直等待及守護著七世代使命的看官們,七世代提出了【預約未來】計畫。

以十萬元為一單位,預付十萬元,您在未來七年內:

參加任何七世代舉辦的兩萬元(不含)以下的課程,不需再繳交任何費用。

參加任何七世代舉辦的兩萬元(含)以上課程時,享五折優惠。

預付者每年可將上課資格讓渡給親友一次。

更多詳情,請參見官網。

期待七世代能在未來豐盛的課程活動中與您相會。

說明見:



avatar-img
We Are Young Family 的沙龍
32會員
5.5K內容數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幾個月慢慢體會到整理的樂趣。 哈,這不是說我整理得很好。 而是,我不但不像以前那樣嫌煩,覺得根源是不知道怎麼分類,想要比需要多的現代人的物欲過高,做不到斷捨離等等。 我反而處在整理的歷程中,一邊整理,一邊創造,只是好好地生活著。 雖然偶而我會看到成效而更快樂,成就感油然而生。
剛才突然意會到我有被欣賞被感謝的匱乏感。 雖然朋友提醒我過--妳已經做得很好了,欣賞感謝自己吧。 既然從外界無法得到欣賞感謝,那我就來好好地進行這件事。 被當成理所當然,被等閒視之,雖然是一件一件的小事,無足掛齒,但甚至有時卻被譴責被批評被責罵被吹毛求疵。 寫的當下竟然使我鼻酸委屈,而或者壓
Rumi : 「繼續走,雖然沒有目的地。不要企圖看穿距離,那不是人類的工作。於內在移動,但不要朝恐懼促使你前進的方向去。」 在朋友的臉書上看到他引用的這段話。剛好若合符節地跟我近日的狀態有巧合。 我是個對於名利權勢社會地位看得很輕的人,因此無法拿那些外在目標激勵自己。但是處於沒有目的地的狀態好像
現在,還有迷霧嗎? 痛,警醒。 讓我徹底地離開舊行徑,我克制住關心,看到什麼好吃的高貴食物,什麼美麗創新的建築,什麼願望夢想潛能的實現,就想分享的念頭,止住。原來,頻率那麼高啊!回頭想想,我對自己有這麼好嗎?(當然,我自己吃得消龐大的資訊量,深似海的愛,別人應該無法啦!) 界限,他人的評論,他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爲體認到這一點,而感覺更自由。 想成爲什麼樣的自己,都可以,是這種自由。 但我爲何仍感覺到心裡的迷霧呢? 昨晚這樣在手寫的札記中,問著自己。 這些日子來,停滯,但也保持觀察。 我從什麼地方發現獨一無二? 曾喜歡跟素友每月一聚,嘗遍蔬素美食的時間並不長,就從疫
這是個艱難歷程。承認人心已變,面對關係已改變。承認黑暗軟弱,接受無能爲力,因爲那不干我的事,界線! 朋友說她總是以另一個困難來對治困難;Sarah Kohr德國罪案系列,特別欣賞她在工作上的追根究柢/勇敢/身手矯健,她們是我的role models。 9/2全文:告別!未能善待未能尊重未懂欣賞者。
最近幾個月慢慢體會到整理的樂趣。 哈,這不是說我整理得很好。 而是,我不但不像以前那樣嫌煩,覺得根源是不知道怎麼分類,想要比需要多的現代人的物欲過高,做不到斷捨離等等。 我反而處在整理的歷程中,一邊整理,一邊創造,只是好好地生活著。 雖然偶而我會看到成效而更快樂,成就感油然而生。
剛才突然意會到我有被欣賞被感謝的匱乏感。 雖然朋友提醒我過--妳已經做得很好了,欣賞感謝自己吧。 既然從外界無法得到欣賞感謝,那我就來好好地進行這件事。 被當成理所當然,被等閒視之,雖然是一件一件的小事,無足掛齒,但甚至有時卻被譴責被批評被責罵被吹毛求疵。 寫的當下竟然使我鼻酸委屈,而或者壓
Rumi : 「繼續走,雖然沒有目的地。不要企圖看穿距離,那不是人類的工作。於內在移動,但不要朝恐懼促使你前進的方向去。」 在朋友的臉書上看到他引用的這段話。剛好若合符節地跟我近日的狀態有巧合。 我是個對於名利權勢社會地位看得很輕的人,因此無法拿那些外在目標激勵自己。但是處於沒有目的地的狀態好像
現在,還有迷霧嗎? 痛,警醒。 讓我徹底地離開舊行徑,我克制住關心,看到什麼好吃的高貴食物,什麼美麗創新的建築,什麼願望夢想潛能的實現,就想分享的念頭,止住。原來,頻率那麼高啊!回頭想想,我對自己有這麼好嗎?(當然,我自己吃得消龐大的資訊量,深似海的愛,別人應該無法啦!) 界限,他人的評論,他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爲體認到這一點,而感覺更自由。 想成爲什麼樣的自己,都可以,是這種自由。 但我爲何仍感覺到心裡的迷霧呢? 昨晚這樣在手寫的札記中,問著自己。 這些日子來,停滯,但也保持觀察。 我從什麼地方發現獨一無二? 曾喜歡跟素友每月一聚,嘗遍蔬素美食的時間並不長,就從疫
這是個艱難歷程。承認人心已變,面對關係已改變。承認黑暗軟弱,接受無能爲力,因爲那不干我的事,界線! 朋友說她總是以另一個困難來對治困難;Sarah Kohr德國罪案系列,特別欣賞她在工作上的追根究柢/勇敢/身手矯健,她們是我的role models。 9/2全文:告別!未能善待未能尊重未懂欣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