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展覽重點書|王葳畫集《心之所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喜歡回頭去看曾經畫過的圖。/(中略)這些是組成我的一切事物。/是我的心之所向。」

配合首次個展,王葳整理歷年畫作集結成冊,並在開頭放了一篇極短篇漫畫新作。據她自述,封面插畫的意象在五月初找上她,而極短篇正是從此發展而來。剔透的礦石晶體構成山峰,冰瀑與植物披掛其上,畫中人物既深埋於山麓的陰影中,卻也被源頭不明的霞光照耀。第一眼,它或許賦予觀者寒天或果凍的口感聯覺,第二眼,你便會注意到自然景物交配出的不自然:無岩層包覆、完全裸露的寶石;亦散發生之能量,亦能與腐敗、質變、毒性契合的綠色;物質匯聚的不安定感,似乎模擬著扮家家酒般的「幻想與現實調和的成果」,且保留著魔法隨時可能解除的疑慮。

而將封面意象轉譯成漫畫時,王葳更進一步循著病理的譬喻展開,幾乎為讀者明白指引出創作與她的關係。於是她個別作品中的疤痕、污漬、鬆脫的線頭,都不再顯得突兀。

raw-image
raw-image

例如,自飛機墜落圖將散落的可愛人像、物件描繪得像彩球噴發的碎紙,視覺上繽紛躍動,不過墜落者身上卻少了喜劇卡通的死亡絕緣體,沒有人,似乎包含作者在內,知道這些鬆脫解體的生活零件最終會落向何方,那畫面於是無法成為一次斷言,而更接近反身觀察自身處境時的一聲茫然苦笑。

raw-image
raw-image

又例如觀察果凍的少女的冷冽眼神,和別針上擰絞的兔子耳朵。例如反覆出現的,單幅畫作中的迷你角色與巨大人像的對比──玩具的、無邪的遊行行進時,無法看清全貌的、打破場景封閉性的肅穆身形(或他們的陰影)總是同時在場。

raw-image

還有光。作者採取的造型風格、鉛筆作畫後數位上色的做法,都有利於她打造一座座童稚烏托邦,作為阻絕現實的避難所,然而她近來更常利用昏黃的光線、迷濛的色彩映現畫中世界,將它們打造成現實心緒的地下防洪水路。「直視」、「承接」而非「以理想去覆寫」現實破落的這個傾向,也在她歷來的漫畫作品中清晰可見,呼應她對人際暗面的挖掘工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時代潮流的淘選下,「可愛」以外的表現風格漸漸式微也許在所難免,不過接觸到某些作品你便會察覺:可愛也在擴張,且悄悄跨足嚴肅表現的領域,毫無排斥反應地接收了一些前人的遺產。目前看來,王葳也在這個方向上以穩定步伐前進著。請把她留在書裡的可愛的沉默、可愛的徬徨、可愛的空虛,帶回去種種看吧。


|作者簡介|

王 葳 wei wang

1998年生於澎湖。

畫插畫、動畫和漫畫。

喜歡捕捉生活中柔柔軟軟的瞬間。

漫畫作品有《碎碎》、《言炎言炎》、《偷偷》並於2023年發行了第一本畫冊《心之所向》。

IG: doublewdoublew


|書籍規格|

尺寸:A5精裝

頁數:64頁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利用我們的網店

avatar-img
460會員
301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ngasic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年在滿滿漫畫節初登場的另類漫畫圈事件級人物──蛤仔,一出手就是80頁的《CONTROL-C》,半年後又出了完結篇《CONTROL-V》,108頁。包含我們在內的許多讀者的心情應該只能用「?!!???!!!!」來形容。
新銳畫家於今年六月的zine販售會「混濁池」首賣的畫集,收錄20至23年間創作的油畫、壓克力彩作品。 他在20年個展「tender age」時的自述仍然是進入其世界的鑰匙: 「我經常覺得,不想忘記的兒時記憶或感受漸漸變得稀薄,覺得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相距甚遠。作品中畫的母題多是令我回想起年幼期
今年一月底,Ikegami於韓國的美都波咖啡舉辦了一日限定的pop-up shop,以迷你原畫搭配小盆栽的形式展出作品。而東京的POPOTAME書店利用本次台灣展的機會,將當時的小品們集結成《植物生活》這本zine
「好想再試著像當時那樣/全心投入地喜歡一個人。」──〈2月14日的回憶〉 今年夏天出版的後藤雪子最新短篇集(日版),收錄20、22、23年創作的四個短篇。
「若死亡是種活,死又算什麼?會不會孤獨才是最接近死亡的○○?」 ──更改文章鼠所改寫的作文〈自戀時代〉 蛆;菌企劃,限量200本的全彩漫畫+畫集。紐約Random Man Edition為她出版的《The Angel's Riddle》為橫跨三年的畫作精選集;這次的《星座》在創作時間和風格上都更
作為靈性界術語的「星種」,指的是選擇降生到地球的外太空靈魂,可說是解釋人類本質(社交齟齬的根本原因)的工具吧。不過禺吾朗這個系列的作品並非直接根植於這套系統,而是從該概念產生的種種意象出發──星星、種子、旅行、培育、植物、非地球的異質,透過自由聯想,打造出筆下角色「ANIMALS」的專屬遊樂場。
去年在滿滿漫畫節初登場的另類漫畫圈事件級人物──蛤仔,一出手就是80頁的《CONTROL-C》,半年後又出了完結篇《CONTROL-V》,108頁。包含我們在內的許多讀者的心情應該只能用「?!!???!!!!」來形容。
新銳畫家於今年六月的zine販售會「混濁池」首賣的畫集,收錄20至23年間創作的油畫、壓克力彩作品。 他在20年個展「tender age」時的自述仍然是進入其世界的鑰匙: 「我經常覺得,不想忘記的兒時記憶或感受漸漸變得稀薄,覺得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相距甚遠。作品中畫的母題多是令我回想起年幼期
今年一月底,Ikegami於韓國的美都波咖啡舉辦了一日限定的pop-up shop,以迷你原畫搭配小盆栽的形式展出作品。而東京的POPOTAME書店利用本次台灣展的機會,將當時的小品們集結成《植物生活》這本zine
「好想再試著像當時那樣/全心投入地喜歡一個人。」──〈2月14日的回憶〉 今年夏天出版的後藤雪子最新短篇集(日版),收錄20、22、23年創作的四個短篇。
「若死亡是種活,死又算什麼?會不會孤獨才是最接近死亡的○○?」 ──更改文章鼠所改寫的作文〈自戀時代〉 蛆;菌企劃,限量200本的全彩漫畫+畫集。紐約Random Man Edition為她出版的《The Angel's Riddle》為橫跨三年的畫作精選集;這次的《星座》在創作時間和風格上都更
作為靈性界術語的「星種」,指的是選擇降生到地球的外太空靈魂,可說是解釋人類本質(社交齟齬的根本原因)的工具吧。不過禺吾朗這個系列的作品並非直接根植於這套系統,而是從該概念產生的種種意象出發──星星、種子、旅行、培育、植物、非地球的異質,透過自由聯想,打造出筆下角色「ANIMALS」的專屬遊樂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幅黑白紋路的風景畫,並以詩意的語言描繪出山峰與線條之間的起伏,呈現出靈魂的尋找與寧靜。文章中描繪了時間、故事和心緒交織的情感,給予讀者心靈的觸動。
Thumbnail
人和人相處時,都會在彼此身上留下色彩,而那些都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當我們看著對方,同時也在找尋自己仍未知曉的碎片。將這些色彩和碎片結合起來,便會重建新的自己。 或許新的自己會因為一些人而再度被破壞,但那也是改變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驚艷與體驗生命色彩,創作下去,直到盡頭。」台灣新生代藝術家王國仁在臉書上,寫下給目己的期許。 非繪畫科班 ,不受學院約制的王國仁,投身藝術啟蒙也是從免費替人畫壁畫被發現的。每一筆高彩度和滿版飽又帶著塗鴉的畫風,自然不矯作,反倒畫出一種質樸純粹的在地「「原生感」。
Thumbnail
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藝術家王文琳以《風來時,》講述風起吹動時的狀態為發題,當一道突如其來的風來臨時可以有許多姿態,揣想當風來的時候該選擇如何應對?可以強碰即便被風勢吹亂節奏,也能通過順流、順隨著風而顯得不會太過狼狽,又或者是以輕快自適的腳步一同與風跳支舞,當風面達到平衡之際,那便會是道怡然舒暢的一陣風,昂揚自在和灑脫。
Thumbnail
此文章用生成式圖像製作成動畫影像,描述了一位女子在自然和都市生活中的變遷。她在繁華的都市中迷失自我,最終回歸自然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我把的波特萊爾和策蘭擱在一邊,選擇先閱讀曼旎新出版的詩集。她運用的配色是藕紫色偏淡粉紅,內頁是深些許的紫,書腰的綠搭起來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少女感,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她的作品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透過文字輕掐著心臟,像春天的第一場雨,又像童年時死掉的金魚,養活讀者同時亦把自己鑲嵌進另一個空間。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中描繪了一個空寂幽深的山林,詩人隱居於此,只聽到遠處傳來的說話聲,夕陽餘暉映照在青苔上,營造出一種空靈寂靜的氛圍。 格物台 現代普普 格物台上坐,風光無限好。車水馬龍聲,心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幅黑白紋路的風景畫,並以詩意的語言描繪出山峰與線條之間的起伏,呈現出靈魂的尋找與寧靜。文章中描繪了時間、故事和心緒交織的情感,給予讀者心靈的觸動。
Thumbnail
人和人相處時,都會在彼此身上留下色彩,而那些都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當我們看著對方,同時也在找尋自己仍未知曉的碎片。將這些色彩和碎片結合起來,便會重建新的自己。 或許新的自己會因為一些人而再度被破壞,但那也是改變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驚艷與體驗生命色彩,創作下去,直到盡頭。」台灣新生代藝術家王國仁在臉書上,寫下給目己的期許。 非繪畫科班 ,不受學院約制的王國仁,投身藝術啟蒙也是從免費替人畫壁畫被發現的。每一筆高彩度和滿版飽又帶著塗鴉的畫風,自然不矯作,反倒畫出一種質樸純粹的在地「「原生感」。
Thumbnail
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藝術家王文琳以《風來時,》講述風起吹動時的狀態為發題,當一道突如其來的風來臨時可以有許多姿態,揣想當風來的時候該選擇如何應對?可以強碰即便被風勢吹亂節奏,也能通過順流、順隨著風而顯得不會太過狼狽,又或者是以輕快自適的腳步一同與風跳支舞,當風面達到平衡之際,那便會是道怡然舒暢的一陣風,昂揚自在和灑脫。
Thumbnail
此文章用生成式圖像製作成動畫影像,描述了一位女子在自然和都市生活中的變遷。她在繁華的都市中迷失自我,最終回歸自然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我把的波特萊爾和策蘭擱在一邊,選擇先閱讀曼旎新出版的詩集。她運用的配色是藕紫色偏淡粉紅,內頁是深些許的紫,書腰的綠搭起來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少女感,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她的作品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透過文字輕掐著心臟,像春天的第一場雨,又像童年時死掉的金魚,養活讀者同時亦把自己鑲嵌進另一個空間。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中描繪了一個空寂幽深的山林,詩人隱居於此,只聽到遠處傳來的說話聲,夕陽餘暉映照在青苔上,營造出一種空靈寂靜的氛圍。 格物台 現代普普 格物台上坐,風光無限好。車水馬龍聲,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