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深深相愛,用盡所有的堅持,終究無法在現實中找到尾聲。【日日聊心/ 七年後還是跟我說分手了】: 謝謝你曾經走到我心頭。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文;編/羽昊 Pic /Pinterest


當我回顧過去七年的時光,彷彿整個世界都在悄悄改變。


我,一個平凡的男孩,與她擦出了七年的愛情火花。然而,命運似乎在這個時候將我們帶向了分手的岔路。

我在市場工作,這份工作讓我熱血沸騰,每天都充滿著挑戰與激情。然而,正是這份工作成為了我們愛情的阻礙。她的家人,都是優雅的老師,她也正在小學裡教書,而我在市場的辛勤付出似乎無法贏得他們的青睞。

raw-image


那天我去她家作客,在臨走前,我在門口聽到女友的爸爸跟她說「他做市場的工作,你怎麼能和這樣的人在一起?」

這個的聲音,像刀子一樣刺入我的心房。

原來我們來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職業讓我們的愛情變得如此脆弱。曾經的甜言蜜語,彷彿在這一刻都變得苍白無力。我努力去證明,市場的辛苦與汗水也能為我們的未來打拼,但我卻越陷越深。


而這段話我回去想了很久,也因這樣我開始準備公職考試,但最後的結果還是如我所想的一樣,「我們分手了」

raw-image



分手的那一天,我們彼此目送著對方。但從她的眼神中滿是無奈和不捨,而我,則感受到了一種無法扭轉的遺憾。或許,愛情和現實總是難以兼得。


▋有些人只能相愛不能在一起


我在搜索引擎中試圖找到一些答案,看著那些與我相似遭遇的人分享他們的經歷。「分手原因」、「職業影響愛情」、「如何面對家人反對戀愛」,這些成了我在夜晚搜索的關鍵字。我發現,有太多人和我一樣,愛情因為職業的不同而變得複雜。

raw-image

或許,這是一個成熟的開始,學會獨自面對現實的無奈。在這樣的年紀,我們不得不學會接受愛情不是所有問題的解答,而有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成全。有些人只能相愛,不能在一起。愛情或許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


有些人只能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這是一種無法改變的事實。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的愛情不曾存在過,而是一段美好卻無法延續的時光。這七年,或許只是一段愛情的旅程,雖然無法走到最後,但成為我心中最深刻的記憶。或許,這就是愛情最真實的樣子,即便不能在一起,卻讓我們成為彼此的生命中最好的回憶。

▋延伸閱讀|為什麼愛情一定要門當戶對?

在愛情的世界裡,經常聽到一個傳統不能理解的觀念,那就是「門當戶對」。這意味著在愛情的選擇中,雙方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應該要相當一致。然而,為什麼還是有多人都堅信愛情必須門當戶對呢?

raw-image


首先,門當戶對似乎能夠減少婚姻中的矛盾和衝突。相似的家庭環境和價值觀使得雙方更容易適應對方的生活方式,減少了因為差異而引起的摩擦。這種相似性也能夠增進雙方的溝通,讓感情更加穩定。

其次,門當戶對常常被視為經濟穩定的保證。相似的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意味著夫妻之間更容易分享相似的生活水平,共同承擔經濟壓力。這樣的穩定性被視為建立一個幸福家庭的基石,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經濟的不確定性使得這樣的保證顯得更加重要。

然而,門當戶對是否真的是愛情的必備條件還有待商榷。在當今多元且開放的社會裡,人們對於愛情有了更多元的理解。有人主張,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可以互相補足,帶來更多元豐富的生活體驗。而且,愛情是否能夠長久維持,更多時候還是取決於雙方的包容、理解和共鳴。


儘管我們曾經深深相愛,用盡所有的堅持,然而有些故事,終究無法在現實中找到尾聲。或許在愛情的世界裡,不是每個故事都能走向美滿的結局,有時現實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坎。謝謝你走就我的生命中,也謝謝你讓我看清社會的現實。


這篇故事轉自朋友提供的內容,關於水果攤二代愛上老師悲傷小故事。想要觀看其他內容請點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H的第二人生
229會員
325內容數
副業就像生活裡的 F-word, 不是罵人,是壓力。 白天教書,晚上寫稿, 每段都不完整,卻都想留下。 副業是快破的膠帶, 但我還在貼,因為我還想寫。 這裡是我的副頁日記, 不是主角,也想被好好記住。
Y.H的第二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4/11/24
我有一個迴避型依戀的男友,他讓我看見了愛情中的矛盾面。他總是說愛我,卻很少主動靠近我。對於情感話題,他總習慣輕描淡寫或轉移話題,彷彿在維護一種微妙的安全距離。當我需要他時,他總用冷靜掩飾自己的退縮,像是在守護一座無形的城牆。他喜歡保持距離,卻又不願放手,這樣的矛盾讓我倍感孤單。
Thumbnail
2024/11/24
我有一個迴避型依戀的男友,他讓我看見了愛情中的矛盾面。他總是說愛我,卻很少主動靠近我。對於情感話題,他總習慣輕描淡寫或轉移話題,彷彿在維護一種微妙的安全距離。當我需要他時,他總用冷靜掩飾自己的退縮,像是在守護一座無形的城牆。他喜歡保持距離,卻又不願放手,這樣的矛盾讓我倍感孤單。
Thumbnail
2024/08/24
愛情不是測試,也不是一場賽跑,更不是一方單方面的付出。它應該是兩個人一起努力,一起成長,一起迎接未來的美好。而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後,感到無力和失望。
Thumbnail
2024/08/24
愛情不是測試,也不是一場賽跑,更不是一方單方面的付出。它應該是兩個人一起努力,一起成長,一起迎接未來的美好。而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後,感到無力和失望。
Thumbnail
2024/08/18
過了年幾,突然J女密我說她要結婚要我來參加。有點嚇到,一時無法緩過來,但看了她跟她的未婚夫的照片,我好奇問「你怎麼遇到未婚夫?」J女說到跟我前幾天看到的影片的一句話類似「都是我喜歡他們,但他們不喜歡我,我只好先喜歡上我自己,才會有人喜歡上我。」
Thumbnail
2024/08/18
過了年幾,突然J女密我說她要結婚要我來參加。有點嚇到,一時無法緩過來,但看了她跟她的未婚夫的照片,我好奇問「你怎麼遇到未婚夫?」J女說到跟我前幾天看到的影片的一句話類似「都是我喜歡他們,但他們不喜歡我,我只好先喜歡上我自己,才會有人喜歡上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儘管我們曾經深深相愛,用盡所有的堅持,然而有些故事,終究無法在現實中找到尾聲。或許在愛情的世界裡,不是每個故事都能走向美滿的結局,有時現實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坎。謝謝你走就我的生命中,也謝謝你讓我看清社會的現實。
Thumbnail
儘管我們曾經深深相愛,用盡所有的堅持,然而有些故事,終究無法在現實中找到尾聲。或許在愛情的世界裡,不是每個故事都能走向美滿的結局,有時現實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坎。謝謝你走就我的生命中,也謝謝你讓我看清社會的現實。
Thumbnail
這是我寫在FB的文章 想說也一起放在這邊,非常真實記錄我當時的各種思緒與情緒
Thumbnail
這是我寫在FB的文章 想說也一起放在這邊,非常真實記錄我當時的各種思緒與情緒
Thumbnail
最近聽到身邊很多交往很久的情侶分手了, 有人說,其實分手要的是一種儀式感, ㄇ 有的是要去第一次約會的地方,吃頓有氣氛的晚餐, 把分手這件事做個了結,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結束。 有的是徹夜長談,說出自己這段戀愛的感受,抱頭痛哭,然後分手。 另一類人則是執著著要對方給一個要分手的理由, 好讓自
Thumbnail
最近聽到身邊很多交往很久的情侶分手了, 有人說,其實分手要的是一種儀式感, ㄇ 有的是要去第一次約會的地方,吃頓有氣氛的晚餐, 把分手這件事做個了結,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結束。 有的是徹夜長談,說出自己這段戀愛的感受,抱頭痛哭,然後分手。 另一類人則是執著著要對方給一個要分手的理由, 好讓自
Thumbnail
愛情是複雜而多面的,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好自己的情感和幸福。希望你能夠找到一個讓你快樂的方向,無論是與她一同,還是走向另一段全新的旅程,但如果不行,也許切斷聯絡可以給雙方一個機會,去尋找各自的幸福。
Thumbnail
愛情是複雜而多面的,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好自己的情感和幸福。希望你能夠找到一個讓你快樂的方向,無論是與她一同,還是走向另一段全新的旅程,但如果不行,也許切斷聯絡可以給雙方一個機會,去尋找各自的幸福。
Thumbnail
不要讓這個被動的關係去影響你另一段更美好的愛情。你值得更好的愛情
Thumbnail
不要讓這個被動的關係去影響你另一段更美好的愛情。你值得更好的愛情
Thumbnail
一封來自好痛苦好想你的密名信,真的好痛苦,他還跟我說叫我認真治療等他兩年之後回來再來找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
Thumbnail
一封來自好痛苦好想你的密名信,真的好痛苦,他還跟我說叫我認真治療等他兩年之後回來再來找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
Thumbnail
謝謝你五年,我們還是說了再見,謝謝你讓我愛過你,我也愛過你,也許花似的愛情跟我們我們想的不一樣,《花束般的戀愛》一部關於成熟的愛情,沒有指責任何角色,只樸實無華的互動,有時愛情結束不是不愛了,在不同的旅行中,送給正在愛情痛苦中輾轉的妳
Thumbnail
謝謝你五年,我們還是說了再見,謝謝你讓我愛過你,我也愛過你,也許花似的愛情跟我們我們想的不一樣,《花束般的戀愛》一部關於成熟的愛情,沒有指責任何角色,只樸實無華的互動,有時愛情結束不是不愛了,在不同的旅行中,送給正在愛情痛苦中輾轉的妳
Thumbnail
在感情中的最大的殺手,就是不被理解,人需要愛情通常是傾向找到被理解才愛,但當愛開始出現太多的不理解或是教導對方往往最容易造成情感的裂痕。
Thumbnail
在感情中的最大的殺手,就是不被理解,人需要愛情通常是傾向找到被理解才愛,但當愛開始出現太多的不理解或是教導對方往往最容易造成情感的裂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