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文言文的末日與希望(1)──關於那些沒用的東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溫馨提示:
  本文支持國文教學應納入一定比例的文言文教材,若您自認主張不同,感謝抽空路過,同時遺憾您可能錯失一次客觀交流的機會。
  反之,若您對教育環境感到憂心,並深信不加強文言文閱讀不足以撥亂反正,在此先行致歉,本文內容並不同於一般論述的立場,無意造成您認知上的不安,尚祈多多見諒。



  言歸正傳,到底人們為什麼要認識文言文?又是誰該學習文言文?這些根本問題,歷來早有不少先進提出詳盡的解釋,只可惜理雖充、辭雖沛,但意見正確,方向錯誤。大眾的疑慮並不在文言文好不好、美不美,而是普天下真善美的知識何其多,為什麼文言文得在教育裡占去相當大比例的一個位置?

 

  為了消除大眾的疑慮,我們有必要對正反雙方的論點稍作檢視。

  先從反對的一方說起──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近幾年愈演愈烈的文言文爭議,其本質與政治活動──更核心的內涵叫意識型態──脫不了關係。彼我雙方的相互敵視,大概遠從當年中國大陸掀起「文化大革命」,而台灣方面則相應鼓吹「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之抗衡,其用意在藉由政治力的揠苗助長,焦急地為台灣扎下固有文化的根柢,於是過程中不惜掠奪本土文化的生存土壤,而意識型態勢不兩立的梁子也就因果循環地糾結至今。

  但,一世的政爭不該由百代的文化承擔代價。文言文和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人類語言相同,都是一種智慧結晶的書寫系統,況且還與我們慣用的白話文源於同樣的文字符號。無論人們如何別有用心地曲解歷史的光明面或黑暗面,任何為文言文編織美譽,甚或羅織罪名的嘗試,都是愚昧且非理性的。正如同英文不會有了莎士比亞的戲劇而王者獨尊,德語也不該出了獨裁者的演說而打入地獄。

  所以那些刻意將文言文比附為「歷史遺毒」的言論,實在無須反駁,也無從反駁,那不過是藉著醜化對手來粉飾己方的正當性,同時號召支持者同仇敵愾的情緒煽動而已,即使這樣的偏見經常才是爭議背後的首謀,但因不具備可討論的理性條件,於此可以省略不談。

 

  扣除反射神經式的意識型態對立,否定文言文的多數意見,且獲得大眾普遍認同的觀點,叫做「無用」。

  那麼,先不贅言「人文為體,科技為用」,也不高唱「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就以世俗認定的「有用」為有用、「無用」為無用,請試著回想:在我們受過的義務教育當中,有哪些知識是終其一生真正「用得上」的?即如「有用」的學科好比數學,三角函數、微積分、二項式定理,在離開學校之後我們還記得多少、用了多少?如果比照大眾看待文言文的態度,一樣是將來用不太到的東西,就讓有興趣、想鑽研高深數學的人自行投入學習就好,何必綁架所有學生一塊兒面對升學考試的荼毒呢?更不用說AI技術的超神進展,早已為不同語言之間的即時翻譯預訂了轉眼將至的明天,在「用不上」就不必學的邏輯類推之下,我們是否做好心理準備要將英文逐出學科之外了呢?

  於是我們終於發現,專攻「有用」知識的觀念,一向都不是、也不該是國家義務教育的首要方針。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每臺電腦都必須有一套作業系統才能正常運作,作業系統是總體安裝的,有些功能用得上,而有些功能直到電腦汰舊換新也可能無緣見識過一回。國家教育就如同安裝作業系統,其重點在建置電腦的穩定性與可擴展性,並預設偵錯程序和自我防護及升級的能力,因此系統內建不可能完全依照世俗所謂「有用」或「無用」的認知進行配置,而必然得以電腦是否「能用」以至於「好用」做為優先考量,方便使用者日後多方載入功能更加強大的專業軟體,而能順利接軌文法商理工農醫各個領域。可知在這套國家教育的作業系統裡,做為高深知識入門基礎的「有用」學科,和做為優化效能而在後臺潛移默化的「無用」教材,其設計初衷都是有用的。

(1/3)

下一篇:之乎者也:文言文的末日與希望(2)──總是劃錯重點的講義

下一篇:之乎者也:文言文的末日與希望(3)──啟動時光旅行的智慧金鑰

幻想是真實的倒影/夢話是深情的流露 來吧── 讓6号羊的異類小說, 呼喚那飄泊在三流世界的孤寂靈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有一把鑰匙,可以輕易開啟華夏文明的大門,沒有理由不去爭取。 並不是文言文偉大到讓我們非學不可,而是我們可以偉大到利用文言文去收割一個千年文明為人類留下來的智慧財產。
文言文爭議從來不是正反雙方各自本諸學理依據,實事求是,為百年教育理性客觀地指引明路,而是一方認為好所以要,一方認為不好所以不要的零和競爭。
如果有一把鑰匙,可以輕易開啟華夏文明的大門,沒有理由不去爭取。 並不是文言文偉大到讓我們非學不可,而是我們可以偉大到利用文言文去收割一個千年文明為人類留下來的智慧財產。
文言文爭議從來不是正反雙方各自本諸學理依據,實事求是,為百年教育理性客觀地指引明路,而是一方認為好所以要,一方認為不好所以不要的零和競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學生升上國中,在考試壓力之下,很容易開始討厭文言文--這一討厭,就是六年之久,直到高中畢業才解說,那何不如早一點開始「玩」文言文呢? 在我們的課堂上,五、六年級就開始「玩」文言文,關鍵在於「主動產出」,賦予學生創作的自由。一路玩下來,怎麼會討厭文言文呢?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感謝大家撐到這裡,這次是文言文系列的最後一回啦(灑花)。回我們將把視野拉更大一點,看「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係」,並且提供幾個讀文言文時可以注意的小訣竅。
Thumbnail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46559085796103/permalink/1792055307913141 「然而,首先文字上的美不應該用於掩飾內涵的空虛;再其次,改寫後的文言文其實也欠缺了源自五感、化於腦中、假手成篇的過程,而是化用各種套語陳詞。假使我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學生升上國中,在考試壓力之下,很容易開始討厭文言文--這一討厭,就是六年之久,直到高中畢業才解說,那何不如早一點開始「玩」文言文呢? 在我們的課堂上,五、六年級就開始「玩」文言文,關鍵在於「主動產出」,賦予學生創作的自由。一路玩下來,怎麼會討厭文言文呢?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感謝大家撐到這裡,這次是文言文系列的最後一回啦(灑花)。回我們將把視野拉更大一點,看「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係」,並且提供幾個讀文言文時可以注意的小訣竅。
Thumbnail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46559085796103/permalink/1792055307913141 「然而,首先文字上的美不應該用於掩飾內涵的空虛;再其次,改寫後的文言文其實也欠缺了源自五感、化於腦中、假手成篇的過程,而是化用各種套語陳詞。假使我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