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歌名曲二創三創:戰地中的聖誕神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激烈的戰鬥,他們不是用刀鎗炮火,用的卻是男高音對戰蘇格蘭風笛.........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迅速佔領盧森堡及比利時,意欲進攻法國,卻被法軍檔下來,英國馳援法軍,三方軍隊膠著在比利時「伊珀爾」地區久戰不下,兩邊挖壕築壘,持久對峙看來無可避免。雙方壁壘分明,交戰的中間線成為了無人地帶,意即此地區十分險峻,由於雙方都見得到,都是鎗火射程範圍,地帶中無論人畜,都會被轟除,以免構成危險威脅。


十二月廿四日平安夜,雖然沒有停火協議,但兩邊都默契地停戰。這是因為兩方都是新教徒,基督教改革源於「馬丁路德」,他是十六世紀的德國人,西方福音派大復興的發起人是「約翰·衞斯理」,十八世紀英國人,從這些偉人的國籍,可以看到兩方都同屬基督教的追隨者。


絕大部份官兵都記得那個夜,沒有下雪,還可以見到半邊的明月,兩邊的軍人都在享受這難得的停火時刻,德國第93步兵團二等兵「羅力」在戰前醉心歌唱,在這種聖誕夜祥和的氛圍下,聽到敵方的英軍傳來隱約的風笛聲與歡笑聲,他也禁不住高歌《平安夜》,有同袍用口琴替他伴奏。


由於他的歌聲太美,英軍那邊的軍人都靜下來側耳而聽,第二軍團蘇格蘭士兵「艾迪」亦按捺不住,吹響了他的愛爾蘭風笛去伴奏。羅力聽到這個和聲十分高興,更加起勁地唱,更情不自禁地走出戰壕,完全暴露了他的身形。


一位法國士兵舉鎗指向他,卻被一旁的中慰按下了鎗頭。歌聲當然暴露位置,羅力的上級士官火冒三丈,警告他會隨時喪命,又責罵他會危及其他人,但沒想到英兵卻向他鼓掌。


掌聲後又回復寧靜,「艾迪」整理一下他的風笛,吹了一段《齊來崇拜歌》,好像在挑戰羅力:「你懂得這一首嗎?」羅力不但展開歌喉應戰,還舉起火光正盛的聖誕樹,步向無人地帶,這動作極其危險,任何一顆子彈都可以了結他的生命,英軍的人都緊張地站起來,用暴露身形去表達支持。


一曲既畢,羅力將聖誕樹放在無人地帶的中線上,大叫「聖誕快樂」,沈默了一刻,每個人都為他鼓掌。英軍亦有軍人舉起酒瓶、巧克力糖果,走入無人地帶,德軍亦有人作出同樣行動。


兩邊的最高級軍官有點無奈,都要被迫現身,雙方都同意了停戰直至元旦。而兩邊的軍人私底下互換禮物,互送菸酒,亦有人分享,介紹照片中的家人。又有人打橋牌,甚至兩方作足球比賽.........


這裡已不像戰場,新年後雙方又要交戰了。不知怎的,兩方大量人員都是意思意思射擊,沒有造成很大的傷亡。兩邊後方司令部驚聞此事,大部份軍人被調往其他戰場,直等到新部隊的進駐,戰情才告凶猛起來.......


親身經歷此神跡的軍人太多,故事在 2005 年拍成電影,中文片名《近距交戰》,法文為《Joyeux Noël》,英文片名為《Merry Christmas》。


再要強調的,這是一個好幾萬軍人見證的真人真事,曾經發生過的歷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vid Tai的沙龍
124會員
641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David T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4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都市愛情小說。1993年電影「今生有約 Forever Young」
Thumbnail
2024/09/14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都市愛情小說。1993年電影「今生有約 Forever Young」
Thumbnail
2024/08/24
《Every Breath You Take》是 The Police 樂隊於1983年發表的經典歌曲,這首歌融入了愛與失落的複雜情感。本文回顧了歌曲的影響力,並分享了作者在網路上與不同國籍人士之間互動的心情與回憶,體現了音樂如何跨越文化界限,帶來共同的欣賞與感動。
Thumbnail
2024/08/24
《Every Breath You Take》是 The Police 樂隊於1983年發表的經典歌曲,這首歌融入了愛與失落的複雜情感。本文回顧了歌曲的影響力,並分享了作者在網路上與不同國籍人士之間互動的心情與回憶,體現了音樂如何跨越文化界限,帶來共同的欣賞與感動。
Thumbnail
2024/08/17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愛情小說。映畫 - 等待春天 Love Comes Softly
Thumbnail
2024/08/17
藝術家二創,用名歌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愛情小說。映畫 - 等待春天 Love Comes Softly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激烈的戰鬥,他們不是用刀鎗炮火,用的卻是男高音對戰蘇格蘭風笛.........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迅速佔領盧森堡及比利時,意欲進攻法國,卻被法軍檔下來,英國馳援法軍,三方軍隊膠著在比利時「伊珀爾」地區久戰不下,兩邊挖壕築壘,持久對峙看來無可避免。雙方
Thumbnail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激烈的戰鬥,他們不是用刀鎗炮火,用的卻是男高音對戰蘇格蘭風笛.........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迅速佔領盧森堡及比利時,意欲進攻法國,卻被法軍檔下來,英國馳援法軍,三方軍隊膠著在比利時「伊珀爾」地區久戰不下,兩邊挖壕築壘,持久對峙看來無可避免。雙方
Thumbnail
每當提到「聖誕節」,聯想到的詞彙不外乎是「聖誕老公公」、「禮物」、「麋鹿」,或是「奇蹟」。平安夜或聖誕節那天,總好像會有種隱形而神秘的魔法,讓人之人之間的情感更加連結,而在各種電影、戲劇、小說、童書等種種故事情節的推波助瀾之下,聖誕節彷彿是會有奇蹟出現的神奇日子⋯⋯。 你喜歡聖誕節嗎?「聖誕節」大
Thumbnail
每當提到「聖誕節」,聯想到的詞彙不外乎是「聖誕老公公」、「禮物」、「麋鹿」,或是「奇蹟」。平安夜或聖誕節那天,總好像會有種隱形而神秘的魔法,讓人之人之間的情感更加連結,而在各種電影、戲劇、小說、童書等種種故事情節的推波助瀾之下,聖誕節彷彿是會有奇蹟出現的神奇日子⋯⋯。 你喜歡聖誕節嗎?「聖誕節」大
Thumbnail
烽火連天,白骨曝野,綿延的壕溝,透露著千萬士兵對戰事的哀苦與無奈,整個歐洲大平原,瀰漫著足以令人窒息的硝煙與屍臭 這是1914到1918的歐洲,是那曾經最令人仰慕的繁榮地區,人類歷史發展的重鎮,可是在戰火的摧殘下,榮華富貴都化為了泡沫,那一個個存在的生命,也如螻蟻般舉無輕重......
Thumbnail
烽火連天,白骨曝野,綿延的壕溝,透露著千萬士兵對戰事的哀苦與無奈,整個歐洲大平原,瀰漫著足以令人窒息的硝煙與屍臭 這是1914到1918的歐洲,是那曾經最令人仰慕的繁榮地區,人類歷史發展的重鎮,可是在戰火的摧殘下,榮華富貴都化為了泡沫,那一個個存在的生命,也如螻蟻般舉無輕重......
Thumbnail
《西線無戰事》原為Erich Maria Remarque於1929年出版的反戰小說。講述時值一戰期間,主人公保羅與其友人在課堂中聽聞教授慷慨激昂演說後,義不容辭投筆從戎。演說中感受得到年輕的德國男性們認為上戰場即是為國家付出的表現,成為國家的英雄。《西線無戰事》電影始於噠噠噠快速的裁縫機的聲響
Thumbnail
《西線無戰事》原為Erich Maria Remarque於1929年出版的反戰小說。講述時值一戰期間,主人公保羅與其友人在課堂中聽聞教授慷慨激昂演說後,義不容辭投筆從戎。演說中感受得到年輕的德國男性們認為上戰場即是為國家付出的表現,成為國家的英雄。《西線無戰事》電影始於噠噠噠快速的裁縫機的聲響
Thumbnail
本文動機與主題專注在是電影中三段對話,並因此呈現出的普法戰爭歷史,相信如果能有更多歷史背景知識,就能讓整部《西線無戰事》更加立體,細節都能會心一笑。
Thumbnail
本文動機與主題專注在是電影中三段對話,並因此呈現出的普法戰爭歷史,相信如果能有更多歷史背景知識,就能讓整部《西線無戰事》更加立體,細節都能會心一笑。
Thumbnail
有多絕望,便會喚起多少省思。因此沉重是必要,苦悶是必要,虛無也是必要,甚至這些沉重、苦悶與虛無,都比不上真實戰場上的光景。《西線無戰事》裡,底層士兵們被過於殘酷地摧殘,有的白白犧牲不知為何,有的僥倖偷生卻終生負傷,令一切國家榮耀、民族使命或正義云云,都顯得既荒唐,又邪惡至極。
Thumbnail
有多絕望,便會喚起多少省思。因此沉重是必要,苦悶是必要,虛無也是必要,甚至這些沉重、苦悶與虛無,都比不上真實戰場上的光景。《西線無戰事》裡,底層士兵們被過於殘酷地摧殘,有的白白犧牲不知為何,有的僥倖偷生卻終生負傷,令一切國家榮耀、民族使命或正義云云,都顯得既荒唐,又邪惡至極。
Thumbnail
  有人說:「最好的戰爭片往往也是反戰的。」當電影忠實的呈現了戰爭帶來的殘酷、絕望與無奈,對於戰爭的反感與反思也自然的浮現在每個觀眾的心中
Thumbnail
  有人說:「最好的戰爭片往往也是反戰的。」當電影忠實的呈現了戰爭帶來的殘酷、絕望與無奈,對於戰爭的反感與反思也自然的浮現在每個觀眾的心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