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隆(8916)—浴火重生後的羽絨衣代工二哥

2023/12/24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前言:

這麼冷的天氣,能聯想到什麼投資機會呢?當然是羽絨衣買起來呀!

今天就來介紹台股羽絨衣代工二哥,近年切入成衣代工有成,董事長詹賀博先生為公司轉型靈魂人物。

重點是公司承諾「持續穩定發放現金股利」呀!阿嘉認為只要位階低,長期佈局應當是比起無腦投資○○股,還清楚自己在做甚麼吧!

不過還是要注意,公司未來還有成長性嗎?要不然賺了股利賠了價差,可能也不是筆正確的投資,讓我們看下去~

#投資邏輯

如光隆法說會簡報,阿嘉就不再贅述(請原諒筆者懶散XD):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為什麼要投資光隆?其實公司已經說明得很清楚了!而阿嘉是把光隆當作是間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標的。

*公司簡介

光隆實業(8916)創立於1966年,資本額15.08億元(普通股股本14.99億元、特別股股本0.09億元),為專業生產羽絨、寢具、滑雪服及戶外運動夾克,是少數完善整合上游羽絨原料、下游成衣及家居紡織品的公司;其營收主要來自羽絨原料精洗加工、成衣代工、羽絨寢具及居家紡織製品。

近年來,公司致力於成衣高功能性產品之研發及拓展四季性產品市場,以平衡長久以來之淡旺季銷售。

見下圖,彙整公司近年的營業比重,從過去羽絨原料買賣,於2022年之後成衣代工占比首度營收過半,成功轉型為成衣代工業者。

部門營收區分三大塊: 1) 羽絨原料、2) 居家紡織、3) 成衣代工等。

-部門營收別

自行彙整

自行彙整

而光隆跟許多成衣代工業者一樣,營收皆來自外銷,主要經營美國(42%)及日本(38%)市場,其他地區別則來自歐洲、韓國及少許南半球國家。

-地區營收別

來源:公司財報

來源:公司財報

主要客戶甲,根據過往財報推測,就是日本居家用品龍頭—宜得利(NITORI)。

而歐美主要客戶,如下圖。其中,Columbia 為美國最大戶外用品業者,推測為公司第二大客戶。 

-主要客戶群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光隆生產基地位於桃園中壢、中國昆山與越南,廠區規畫集中於越南,且早中國同業20年至越南成立生產基地,越南湄公廠產能為中國昆山廠的五倍大,子公司區分如下:

  1. 越南湄公(Meko)一、二廠:一廠(78年設立)生產羽絨原料及家居紡織、二廠(106年設立)生產羽絨衣及睡袋。
  2. 越南博興廠(Bo Hsing):96年設立,Goretex 廠,生產成衣及貼條外套。
  3. 越南烏蒙廠(O Mon):99年設立,生產羽絨衣、睡袋。
  4. 越南泰德廠(Toptex):98年設立,生產各類休閒成衣。
  5. 中國昆山廠(共隆):82年設立,生產銷售羽絨、羽絨製品、各類服裝及其他縫紉製品。
  6. 光隆日本:94年設立,羽毛製品、寢具製造、毛皮製品、帽子及衣料品製造之輸出入及販賣等。
  7. 台灣則有中壢、宜蘭生產研發中心及貿易物流等業務。

另據宏遠投顧報告:

桃園中壢主要以羽絨產能為主,占光隆羽絨產能50%;中國昆山主要以羽絨與家居紡織為主,其中羽絨占光隆整體羽絨產能10%,家居紡織占光隆整體產能21%。
越南產能方面,主要位於永隆省、芹茸省與同奈省三處,其中羽絨產能占整體羽絨產能28%、家居紡織占整體家居紡織79%;成衣主要生產線有92條,其中64條為自有產線,28條為委外廠商產線,成衣產能占整體產能100%。(成衣產能100%,意旨成衣代工全在越南生產的意思)

-組織架構

來源:公司年報

來源:公司年報

*歷史沿革

首先分享現任董事長—詹賀博的小故事,其實詹董已經是集團第三代。

光隆實業由祖父詹發枝創辦,並在1970年代擠進台前50大企業,為台灣三大羽絨廠。但到了光隆的二代階段,歷經兩次分家,家族股權已逐漸分散與稀釋。

因此,父親詹正華在1999年推動公司上櫃,借此穩定家族股權,並引進專業經理人,以免除經營權之爭,而這其實也是替兒子未來董座鋪路。

但詹董的父親詹正華卻沒第一時間就叫他回來接班,反而鼓勵他要跳脫傳統產業,先到科技業歷練。

於是詹董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光寶集團旗下的建興電子,並外派廣州建廠,有了建廠閱歷。

而詹董自己的努力亦是關鍵。他透露在科技業上班時,早就打算好要回家工作了!因此,在建興電子每年配發豐厚的股利時,他就默默轉買當時家族成員看不上眼的光隆股票。

詹董於EMBA專訪表示:我父親並沒有給我股份,我的持股是我自己買的。我們是一個很大的家族,這個公司是我祖父創立的,股權很複雜,這也是為什麼我出社會後就去外面工作。也許是因為家族經營得不好,當時光隆績效不好,我在科技公司工作時,就開始買光隆的股票。我加入光隆時,已經是公司的前五大股東,那我又是家族的人,我覺得這樣的身分會對團隊有一些影響力。

但當第三代詹董在2007年加入光隆時,公司卻已走向衰退。公司那時只有兩個部門,一個是羽絨事業部,一個做羽絨原料買賣。

研發處協理溫秀容說:「創新?我們以前只知道,把羽絨洗乾淨,就有錢賺。」羽絨這一行,在成衣紡織業裡,是個利基產業,把羽絨收來洗乾淨,然後再讓品牌商塞進衣服、寢具裡,就大功告成,沒什麼獨到之祕。

而科技業歷練過的詹董,懂得分散產業風險。當時羽絨事業儼然已是夕陽產業,深受景氣循環影響,詹董決心往高質化發展。

首先關掉效益不佳的產線,把附加價值較低的羽絨精洗加工委外,專注在更上游的產品研發。

也因此積極研發出各項新產品,如防潑水羽絨,並積極建構自有品牌、跨足功能性成衣、寢具等領域,有效降低對羽絨價格的依賴。

且身為科技背景,詹董更積極導入科技應用,他表示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偉大的想法,但就是比較省錢!

過去紡織業想提升產能,想的是建廠擴廠,用大筆的資本支出提升產能,實際上只要導入科技就能在既有狀態下有效提升。

詹董花了整整五年都做這件事,成績也體現在財報上,從過去的管銷費用大約占到營收的16%,大幅降低至僅占約8%。

他坦言,接班前光隆的獲利表現不如以往,從工廠生產力來看,成衣部的生產力只有7%,也就是投入100個小時,只有7個小時的產出。

詹董表示,導入科技思維後,未來光隆的管銷費用還會繼續降低,對於營業利益的提升就會有所幫助。

但卻在開始有明顯效益時,不料2017年越南廠發生火災,損失了七成的資本額,燒掉兩代父輩建立起的集團偉業。

而詹董沒有被打敗,帶領公司重建,更大刀闊斧趁勢將設備、人事更新,撤換越南廠管理層,並善用數位化管理。這也讓光隆在體質調整後,迅速浴火重生。

據報導,公司在2017年成立的「製造科技部」就正巧發揮作用,在越南廠災後停工期間,把既有在越南的樣品製作、排版、裁切等作業,由宜蘭的樣品室接手,兩地的樣品室快速交接工作,才沒有耽誤樣品的交期。

而其實詹董把數位轉型應用在光隆的生產製造上,多年來早有成績。他以成衣廠重要的環節「排馬克」為例,如何在一捲布上排出最多裁片,讓利用率提升到最高,就能節省很多成本。

過去靠著老師傅經驗,導入科技後則讓老師傅經驗數位化,實際上能算出布料的最高利用率,目前光隆工廠生產率來到65~70%,遠高於戶外成衣同業平均40~50%生產率,他的目標還要朝85%邁進。

(參考資料來源:MoneyDJ、今周刊、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財訊、EMBA雜誌)

總結以上,簡述沿革發展如下:

  • 2013年:詹賀博接任董事長,首先關掉效益不彰的產線,將低附加價值的羽絨事業委外,轉往高質化產品研究發展,並以“現有生產線”推動數位化管理,以利拓展成衣事業。
  • 2015年:羽絨本業面對原物料飆漲、主要市場日本及韓國通縮,公司果斷調整營運策略及資源分配,為擴大成長性較佳的成衣事業,興建湄公二廠;同年成衣營收超過羽絨事業。
  • 2016年:成衣營業佔比站上4成水平,並持續擴大成衣及家紡事業。
  • 2017年:發生大火,越南廠進行徹底改革。且光隆在日本已有相當大的市場佔有率,仍於同年在熊本縣設置第二座羽絨後段加工廠,提供客戶更便利、更彈性化的原料需求。
  • 2018年:中壢研發中心啟用。同年家紡事業再次啟動越南擴廠,為未來5~10年取得成本競爭優勢。
  • 2019年:啟動3~5年智慧生產計畫,如下圖:
來源:公司年報

來源:公司年報

  • 2020年:面對疫情的風險,大幅減低羽絨庫存,以充實營運資金,負債比率維持在35%以下,確保財務體質健全。
  • 2021年:處分非核心轉投資股權、大陸子公司股權轉讓、宜蘭建案銷售等。同年中壢羽絨南廠正式規劃興建,導入了自動化設備,優化生產量能。
  • 2022年:在現有越南產區擴建新廠,以及於印尼增建全球第 2 產區,並汰除非核心且低利潤的貿易部門業務,回歸製造本業。

因此,到了2022年,可能就是集團轉型轉淚點的開始,公司體質調整已進入尾聲,將邁入全力擴廠階段;從法說會簡報也可以看出,公司要持續提升既有生產力來滿足客戶,目的就是便於未來取得「規模優勢」。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而從公司沿革發展來看,阿嘉認為公司轉型主要著重在三個方向:

第一、調整公司體質,降低羽絨事業部,並投入高質化發展。但公司也非放棄此部門,仍投入研發擴大產品線;節錄2021年報的研發成果已完全跳脫傳統羽絨,可見一斑,如下圖:

來源:公司年報

來源:公司年報

第二,家紡事業在日本已與知名客戶建立長久合作關係並取得高市占,但公司仍不遺餘力持續擴大規模優勢並就近成立後段加工部門,讓原本就低成長的業務,仍能保持成本競爭優勢,這也不失為正確的策略。

第三、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拓展成衣代工業務。主要策略在於運用原本就擅長的羽絨衣製造,轉往戶外成衣,且公司更能掌握羽絨原料端品質,這也是鎖住利基客戶的一大利器。除此之外,在於智慧化生產,且專挑大廠不要的小型利基客戶,再小的訂單都能接。

綜上,公司的努力成果,也體現在其營業利潤率,如下圖:

自行彙整

自行彙整

觀察上圖,羽絨業務易隨景氣波動,獲利較不穩定,所以才需要轉型;而家紡業務透過公司的成本管控,能維持一定的利潤水準;最後是成衣事業的部分,則能帶動公司整體利潤率的提升。

因此,本文將著墨於成衣業務這塊的發展,我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而這一切也取決於詹董的執行力及決心,綜觀詹董的過往,阿嘉是頗具信心!

*業務拓展

.拓展成衣事業

據年報:成衣事業近年受氣候急遽變化,影響人類對服飾機能性需求隨之改變,現今消費者需求傾向冬季保暖服飾用材愈輕薄及保暖,而春夏季服飾則加入防曬、防風、防雨等功能,且從事戶外運人也越來越多,預測該類產品的需求將日增,對撥水羽絨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

這就是阿嘉前面說的,公司以原本就擅長的羽絨本業,拓展利基型成衣事業。

而「潑水羽絨」是什麼,其實羽絨這個原料,遇水後容易結團,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保暖效果,而公司不放棄研發,投入難度高的潑水羽絨製品,這類產品多用於戶外登山服飾,單價也較一般羽絨外套高上不少。

健行筆記—什麼是抗水羽絨?

但要說其技術或產品的Known how,阿嘉確實不懂。或許我們直觀的來看看公司成衣事業發展的如何。

見下圖,公司成衣事業占比的提升,主要是跟著「戶外機能服飾」的營收成長,也就是說公司的產品也確實取得客戶買單。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再看到下圖,成衣方面的產品,說穿了其實還是外套。只是從早期生產羽絨衣、樹酯棉夾克單元產品,一路發展至今日的多元產品,舉例如滑雪衣、登山外套、無縫防風防雨外套、腳踏車裝、運動套裝、還有睡袋等。而毛利更可達17~20%,勝於羽絨事業的10~15%。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但注意到這裡,2023年H1成衣營收比重來到65%。要知道公司未來的營收目標是達70%喔!這不就提早達標?

我認為不是,而是大環境的消費低迷,導致今年羽絨及家紡部門面臨成長遲滯,尤其家紡事業衰退達3成之多。但明年可能就會迎來復甦,成衣占比應該還沒有那麼高才對。

見下表,彙整各部門營收:

自行彙整

自行彙整

觀察成衣營收比重,如同阿嘉推測,已落回至61%(64.6÷39.3)。

因此,明年若是看到成衣部門衰退,不要過早評論,應以絕對金額來比較成長性才正確。

但撇除2022年整體產業受惠一次性拉貨的業績挹注,其實公司2023年的成衣部門營收基本上已經超越過往其他年度。

說到這裡,那麼公司是怎麼拓展成衣事業的呢?

據財訊報導: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表示,詹賀博基本上就是「科技人」,做事風格和傳統成衣產業很不一樣,像是工序非常複雜的機能服,他只做小批量,但又把科學管理的想法放進去,這種模式別人做可能會賠錢,或是下一次就改接大單。
光隆可以成為歐洲、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多國個性化潮流品牌的孵化器,未來就更有機會出現「長尾效應」。

如下圖,全球戶外服飾品牌市占率,最大的業者占比也不過就8%,光隆唯一取得較高市占的業者也僅有Columbia,而公司的目標客戶在於大廠不願意做的小型利基客戶。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報導更指出,相較於廣越等同業追求大型客戶訂單,一次就能承作數萬件的衣服,光隆是連小客戶、少量的一次性訂單也能承接,優點就是風險分散、單價拉高,藉此獲得更高的毛利率。

財訊—改造工廠、版型上雲…變身科技成衣公司 老牌成衣廠光隆把傳產做成時尚業

.公司競爭優勢

光隆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這一切在於有別於同業的競爭優勢。如下圖,產線彈性大,可靈活接受較小的訂單,1,800件即可有生產效益,同時保持獲利能力。

且據近期法說,詹董更表示他們可以做小到600件的訂單!看來公司的生產管理能力,真是不容小覷。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另據報導,光隆的接單選擇捨棄低價市場,毛利要求20%以上,以「少量多樣」的競爭力,拉開與同業的距離。
一般的羽絨衣款式,平均約兩小時就能做出來,他們最複雜的羽絨成衣款式,一件要做到六個小時。詹董透露,曾有個中、高價品牌客戶,同時需要兩萬件的一般羽絨衣款式,以及五十件的限量高價款,通常這樣的訂單需求,成衣廠只願意接兩萬件的單,那五十件不僅複雜度高、利潤也不好。但光隆不僅能夠全部接下,兩項產品還能維持應有的獲利空間。

可以看到下圖簡報,公司也將自己的產業地位定位在「高功能性」且「高價」的戶外機能服飾,且更勝於國內羽絨衣龍頭—廣越(4438)。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因此,不免俗還是要比較一下公司的毛利率,見下圖:

來源:財報狗

來源:財報狗

光隆的毛利率趨勢穩健提升,2023年更提升至20%的水準,且獲利波動不像廣越來得大。

若是再看到光隆歷年Q1獲利狀況,如下圖。隨著戶外機能佔比提升,2019年已擺脫過去Q1虧損狀況,表示光隆轉型策略奏效。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發展四季客戶

但公司也不是單純承接更多成衣客戶這麼簡單,如下圖。除了持續發展「春夏」系列產品外,就是取得更多「南半球」的新客戶,以減輕公司過去受季節性的影響。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再看到下圖,很多品牌LOGO大家一定很少看到,有別於國際型客戶(舉例如Nike、Lululemon),光隆就是願意承接這些少量且多樣的「當地品牌」客戶,成為歐美戶外品牌廠的最佳代工選擇。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未來成長

.市場規模

首先來談談,戶外服飾的潛在市場規模,如下圖。有兩個重點:

  1. 戶外服飾市場滲透率,北美市場至2026年可達3.1%,而全球滲透率僅2.5%,尚有成長空間。
  2. 全球戶外機能服飾,未來成長性除了歐美外,會以其他國家為主,年複合成長率達6.4%,高於過去水準。至2026年達45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另外一個成長因素在於品牌商的DTC趨勢,如下圖。而且通常此類產品較分散且訂單量少,因此要求產品的特殊性、稀有性,這對於代工業者來說是一大挑戰;但對於光隆來說,完全就是公司內建的DNA。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再看到下圖,當前全球戶外成衣製造達80億美元的規模,光隆市占率僅2.4%,公司目標是2025~2026年可達4%市占。

公司表示只要成長1%,營收就能成漲5成!也就是營收要再成長近1億美元(30億台幣)。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但務實地來說,增加1億美元的營收,我認為可能有比較樂觀。如下圖,我們以公司中小型各戶的下單模式來推算,目前2023年為有4~5個客戶,營收已貢獻1000萬美元,簡單推估到2025年,也就是最少翻4倍營收,達400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2億元的營收增長,這與以市場規模推算的增加30億台幣,看起來是有點落差。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但以成長率來說,光隆一年有100億台幣的營收水準,增加12億營收也才只是12%的成長而已。所以我認為到2026年可以增加30億新台幣的營收,也不算高估才對。

據工商時報2019年的報導,詹董給自己的目標就是每年成長10%,未來營收規模達200億新台幣。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可不得了!

工商時報—詹賀博改造光隆 5年營收拚翻倍

好吧!那談到這裡,公司為了使成衣事業持續成長(估計每年10%),未來該如何做呢?如下圖,公司與中小型客戶練功多年後,也會切入大型品牌客戶,這也呼應前文提到,大型品牌客戶DTC的營運策略。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我認為光隆在產能具規模化生產能力後,近年試單的品牌客戶將在未來放量,公司也可望迎來業績的爆發期

.擴廠計畫

最後,簡單說明一下公司的擴廠計畫,主要就是透過東南亞之新增產能,增加中國轉單的機會。

據兆豐證券報告:因應集團營運需求,預計於印尼增設成衣全球第2產區,投資金額不超過美金450萬,以分散生產地過度集中風險。另預計興建博興三廠以供成衣及家紡事業部使用,投資金額約美金545萬。 
越南及印尼成衣廠將於23Q4投產公司現有產能位於越南,成衣自有產線68條、外包25-30條。考量長期成長性,於越南永隆省新增10條成衣產線,將於23Q4投產。另外與印尼成衣同業合資的印尼新廠,持股比例45%,將以權益法認列。

印尼新廠用於服務Tier 1客戶,主要生產量大之平價運動服,將分四期擴線,總擴產能達38條。第一期6條產線預計於23Q4投產,年產值約600~1200萬美元,至2027年全產能開出,總年產值將達4000~4500萬美元。

-越南產區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印尼產區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重點就是,2027年預計可達4000美元的產值,但是這邊要注意到,產值不等於營收;若以稼動率80%簡單推算,等於是3200萬美元的營收貢獻,約當新台幣9.6億元。

基本上我認為以公司的擴廠規劃,也符合其營收增長目標,並沒有畫大餅到讓人無法相信的感覺,甚至好像有點低估。

若以近年資本支出規劃來看,每年均落在3~4億台幣,如下圖。越南永隆省擴廠及印尼新廠將於2023Q4投產,今年前三季資本支出已達2億,剩下一個季度,全年應該也是約當3億元的資本支出金額。

自行彙整

自行彙整

而未來越南博興545萬美元資本支出,加上印尼廠持續擴廠,我認為明年應當是維持約當1000萬美元的資本支出。

公司也於法說會透露未來資本支出規劃會落在3~5億元台幣,基本上也不算是相當躁進,算是「持穩擴增」產能,也符合公司未來成長節奏,因此阿嘉是審慎樂觀看待。

但說到這裡,各位可能會覺得,這般資本支出規畫似乎太過保守?阿嘉認為其實不能過早下定論,別忘了前面的小故事,詹董是「科技人」,骨子裡就不是以擴廠來增加營收規模這麼簡單,反而他這般建廠節奏也符合公司一貫策略。

可以看到下表,公司過往經營策略不外乎就是增加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ASP)及人均產值。

自行彙整

自行彙整

要知道經營管理的「一致性」,對於公司長遠發展是相當重要的事,如何賺這「管理財」及拓展利基型客戶,我認為才是光隆未來的發展重點。

而有趣的一點是,其實公司為什麼資本支出也不能過於躁進,因為公司有承諾股利發放政策,據報導指出每年將發放4元的水準!所以阿嘉才在一開始說,我把光隆當作是間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標的呀!

來源:法說會

來源:法說會

*結語

文末,不知道各位讀者會不會認為,光隆成長太慢?甚至也有投資前輩告訴我,公司轉型太慢?我倒是認為未來每年成長10%的節奏,加上穩定配發3~4元的現金股利有什麼不好?

而且擴廠太快,面對大環境的不景氣其實是把雙面刃!一旦投產下去,折舊和人事管理成本就上來,稼動率若是無法拉升,那麼毛利率要守在公司希望的20%目標水準,可能就很困難。

反而以現有產能,提高產品單價、降低管理成本,也不失為正確的策略。

我認為光隆之於廣越,就很像鈺齊之於豐泰一樣;公司賺的是『管理財』,其實是早已跳脫傳統製造業思維的公司了!

阿嘉大膽假設,若是市場認同光隆已是成衣代工業者,甚至可以對標成衣代工龍頭—聚陽(1477),且承接的小品牌能夠成為『爆款』品牌,那麼市場評價會如何發展呢?

來源:財報狗

來源:財報狗

最後,光隆也具資產活化題材,據凱基證券報告:位於市民大道二段 67 巷,基地面積 109 坪 (住商容積、商三特用途);整棟 8 層已蓋完、正在做外牆,預估今年 9 月將拿使用執照。本棟華廈登記面積 443 坪,有 12 個機械車位;根據附近新成屋銷售行情 115 萬/坪、車位 200-240 萬/個計算,總銷售收入將達 5.3-5.5 億元、稅後獲利超過兩成,最快 4Q23 開始有貢獻。 

我認為這今明年大環境不佳,但公司本業明年將迎來復甦,而資產活化也算不無小補,在今年營收基期不高的狀況下,明年年增率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來源:財報狗

來源:財報狗


以上分享,也歡迎追蹤阿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Aga168/

1.1K會員
19內容數
《阿嘉的台股研究室》將不定期發表系列文章,歡迎您與我一起成長,邁向財富自由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