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已到,麥克使用Linux Mint的挑戰也過了一個月,算是平安完成挑戰了。在本篇文章,麥克要就來講講這一個月下來的感受,評論整個Linux體驗的好與壞,也給有興趣做類似嘗試的讀者們一點參考與提醒。
麥克用Linux下來最有感的部份絕非界面客製化莫屬。從鼠標、圖標、開始欄位、工作列顯示內容、甚至連開始本身的圖標也能更換,而且不喜歡現在的桌面界面還可以簡簡單單安裝其他桌面使用,有點像電腦版的安卓系統一般,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使用者打造自己的理想桌面環境,真的真的要給大大一個讚。
Linux的另一個優勢就是系統本身不會蒐集太多使用者的資料,而且使用者少導致病毒幾乎沒有,因此在資安方面相對比主流作業系統令人安心。此外,Linux作業系統本身吃的資源也少,理論上用起來也比其他冗大的主流系統更快更順。這點麥克是不敢保證,麥克只能說跟Windows 11相比Linux Mint在待機時的緩存佔用確實比較低,用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心裡作用總覺得電腦範應底較快。當然,這也很有可能只是因為Linux的動畫速度更快,讓麥克有電腦速度起飛的錯覺。
世上並沒有真正完美的東西,每個選擇都會需要有所取捨,生活是如此,事業是如此,作業系統亦是如此。對於麥克來說,前進Linux似乎對注重網路隱私的自己來說是一條非常自然的道路,但踏上這條路時我同時也選擇了更少的軟體資源、更低的問題排除可能性、筆電廠牌對系統及音響效果的調校以及許多許多。以現實層面來說,如果目標是為了最佳化自己的生活、提高生產力,那Linux絕對不會是一個有邏輯的選擇。雖說社群支援強大,但對不會用跟看不懂的人來說就像沒有一樣。到頭來,電腦不過我們使用的眾多工具之一,想要怎麼樣的體驗與經歷全都由我們自己決定。目前挑戰結束,麥克準備先回去用Windows 11一陣子,再來決定究竟選擇哪個作業系統進行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