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弊案 不急於押寶

2023/12/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06/06/15

中國時報 2006/06/14

張登及(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博士、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國內有關第一家庭和總統府幕僚涉及弊案的新聞持續沸騰,中國方面的平面、電子媒體也是大篇幅報導。這些報導多半是反映傳統的官方觀點,即是嘲笑台灣「黑金政治」、否定執政黨、突出民主政體無用論這三大方向。不過筆者發現,眾多大陸網友論壇上關於台灣弊案報導的言論,雖然多半受官方傳統立場的引導,卻也出現肯定台灣檢調、質疑中共紀檢(黨的紀律單位)、公檢法(公安、檢查院、法院)無能的批判。以中共宣傳部門平時之周密老練,忘掉這個副作用似乎令人意外,大概是對泛綠幸災樂禍過頭所致。不過六月初以後,相關報導口徑統一,更新頻率降低,原因值得注意。

 

北京對府、邸弊案疑雲幸災樂禍,我們不意外。現在收縮頻度、統一口徑,是不是要為自己的政法部門遮羞呢?筆者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中方媒體近年來也頗樂於報導中國高官被「雙規」(相當於約談)、「雙開」(相當於撤職與開除黨籍)的事件,層級甚至到達省長、部長,表面看來陣仗不小,並不怕「輸陣」給台灣。

 

另有媒體分析指出,中方新措施是要避免升高兩岸口水戰,防止台灣泛綠陣營以中方的冷嘲熱諷為口實,內銷動員深綠,並扣藍營紅帽。筆者認為此見也非重點。中方在其他事例中,封殺批判台灣政府的情形多不勝數,與泛藍陣營的交流卻依然暢行,可見北京不會顧慮嘲笑弊案會有幫綠做球的後遺症。

 

北京轉趨冷靜真正重要的兩個因素是:對掌控華府的自信、和保留壓寶後扁領袖的籌碼。

 

第一、北京現在深信,兩岸關係長期發一定日趨有利北京。隨著中國政經影響力崛起,華府全球戰略轉向「轉型外交」(Transformation diplomacy),中美關係自布希第二任期已偏向合作為主。萊斯所謂「轉型外交」,意在和平演變威權政體,這已經是向老布希、柯林頓主義後撤。這樣一來,北京又爭到了「和平發展」的時間。北京自以為摸著石頭終究能過河,便把防獨任務丟給華府。只要美國壓著台灣不出大亂,台北誰當政都是內耗局面。共黨不如把力量用在拉攏台灣大企業與基層(如農漁會)這類「實事」上,才是未來兩岸整合的保證。有此見識,自然會對台灣政情保持一定程度的超脫。

 

第二、也是更深一層的原因,就是這個「超脫」態度的背後,爭取到的時間,中國除了用於「辦好自己的事」,還可以用來「冷靜觀察、沈著應付」。特別是陳總統法定任期即將結束,胡錦濤還有一任國家主席和總書記可做。陳總統卸任後,若泛藍執政,落實連胡共識當然好。就算不是泛藍執政,綠營也一定要實行某種內外和解共生的方略,使台灣經濟永續發展。北京相信台北其他領導人,幾乎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不棄不離地奉行陳總統今年春天的緊縮政策。所以關於弊案,北京固然對陳總統一家落井下石,卻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實際上,根據筆者觀察,中共智庫、學界與對台部門,對主張兩岸合作的泛藍勢力雖然友善,但是並無很大信心。彼等私下時常感嘆,泛藍與當年失去大陸的國民黨一樣,缺乏中心思想與戰略遠見,內部凝聚力差,又泥於道德教養的作態,其目前的優勢僅僅是繫於單一明星的聲望,並無厚實的社會基礎。中方推動兩岸統一,最終要找到可靠的基礎,才能遂其以台制台的戰略,使形勢不再逆轉。而近年來透過兩岸功能性接觸、文教經濟交流、台商廣泛來往,大陸各界並不難省察泛綠諸方的動態。兩方透過非官方、非正式、非直接方式多邊對話,並不足怪。

 

既然信息與選項都相當豐沛,時間又不緊迫,北京何必單向押寶,為了一時的痛快,排除後扁時期任何兩岸可能和緩的機會?目前藍綠對決山雨欲來,卻不妨礙中共與我政府達成新的包機增班節日化協議,無懼於為政院加分,彈性可見一斑。北京若真有此種盤算,忙於攻防的朝野各方,豈能不關注深思?

11會員
78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