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總統制之路

更新於 2024/01/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張登及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博士、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2006/4/28 (報社未採用)

 

拜讀貴報刊載孫善豪教授大作「往內閣制之路」,雖慨然擊節,但竊以無論為我國憲政民主之增益,或為現實之考量,皆難以設張實行

 

析論之前,不妨回顧台灣內閣制主張之來龍去脈。我國憲法,依張君勱先生起草本旨及原始條文,確實偏向內閣制無疑。九○年代回歸憲政,終止臨時條款後,一時頗有回歸憲法本體之呼聲。然歷次修憲以至近年,總統職權隨直選實行而越益擴大,內閣制幾乏人問津。其間「間接直選」與「直接民選」之爭、相對多數與絕對多數之爭、廢除閣揆副署之爭、國大虛級化以至廢除之爭等等,總統制儼然未來台灣新憲之路徑,罕有人質疑。然過程因人設事、預設結論之動機隱然若現,幾使憲法公信力蕩然無存

 

最近幾個月,經歷在野黨接班震盪,地方選舉朝野攻守異勢,「內閣制」這一棄兒竟突然重現江湖。其主張者除極少數如孫教授、林濁水先生等識者,恐多如  貴報何博文先生所報導,「伺機而動」的機會主義之徒而已。如此缺乏憲政精神之修憲,怎能期待參與者之虔誠信守?除了重演九○年代以來之憲改劣劇,張君勱先生之理想毫無真正主導之空間。如此內閣制,豈能輕易附和?

 

就制度面而言,孫善豪提到的配套措施堪稱絕對必要。其中之關鍵在於專業之內閣與虛位之元首。此又非擴大比例代表之名額,實行區域選舉與比例名單並立(重疊),以強化政黨內閣、部長次長之權威和公信不可。但今日主張內閣制者,率多為強調區域選舉之正當性,仰賴區域勢力支持以抗衡政黨,反對黨團黨紀約束的人士。而朝野現行名單制度,又多屬資深酬庸、派系均勢性質,並無支持擴大名單比例,聲援憲政學理之實力。則若無法得出完整配套措施的內閣,施政將較目前傾向總統制的雙首長肉桶分贓現象更為不堪,政局更加分裂,陷入義大利或第四共和法國之亂局,而隨時有可能重新出現台灣戴高樂,然後轉回權責不明的混合制。與其勉強湊出一個權宜的內閣制,不如維持現制。

孫善豪文中內閣制建議的最關鍵處在於虛位元首,此亦為與台灣政情最不相容處。考察當年主張直選與總統制之意見,核心在於凝聚台灣主體意識,引向制憲新局,既區別於舊憲法,又可抗衡對岸之壓力。而民眾自威權時代以來,習於元首享有實權之認知,更強化直選實權元首之正當性。偶然出於應付個別政治人物崛起的謀略,絕不可能被借用來扭轉長期朝向凝聚總統權威的趨勢。今日多數主張內閣制之政壇呼聲,必知「凍府」與「廢省」相同處在於「人」的問題。其不同處在於「凍府」不是長久之計。這是何以內閣制在「此時」高漲,而一兩年前聞所未聞的根本原因。就算強行「凍府」,台灣政情並非奧地利或新加坡(直選虛位總統)等可比,連副總統都想「共治」,朝野天王也還在爭搶搭檔,何能期待此輩「慈悲為懷」而不遂平生之志?

 

究其實質,當前內閣制呼聲多半是要重演省議會還魂,以擴充國會席次來綁架中央政府體制改革,其實兩者本沒有必然關係。政壇多數主張者卻為了使處於危機的各自政黨內,部分勢力能夠支持增席,強行將增席與內閣制相連結。而政黨領袖則同時面臨壓力和誘惑,除了極少數對未來政局抱持篤定心態者外,暫守觀望,不加表態。此種氣氛,絕非預示往內閣制之路,而只是「到總統制之路」的插曲而已。

 

依此長期趨勢,為我國憲政民主之鞏固計,筆者以為伊莉莎白在溫莎城堡垂拱大治、布萊爾在西敏寺內舌戰群儒的美景,台灣並不可期。合理的出路只能是順著已有的路徑依循,繼續邁向分權徹底、責任乾脆的三權分立總統制。至於國會增席,不妨在三權架構下,另設人數較少、代表縣市平衡而非人口比例的一院,將立院菁英集中到此處培養專業,則上下兩院總數仍為一百五十到兩百,成為國會兩院制

 

avatar-img
21會員
94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登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12 《大幻覺》與《大國政治的悲劇》最大的差異,就是以「民族」為國家畫龍點睛,同時也為國家的擴張設下天塹。民族國家是人的價值理性能運作的最大極限,國家之上只能用工具理性,也就是追求生存與權力的現實主義原則,在國際體系結構中運籌權力平衡,很難用價值理性去教化。
5/5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2021/05/07 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 Glaser),在最近台海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刻,又於《外交事務》發文認為華府正在「迴避」兩岸的難題,並建議調整美方對台的承諾。葛氏的系列論點被認為是所謂「棄台論」的代表,台美學者出於多種因素紛紛反駁,並認美國朝野一致抗中,葛氏只是極少數。
2021/05/22 不僅華府應該戒除例外論的傲慢與接觸失敗論的惶恐,北京也應該在百年黨慶之際,慎思中美戰略競鬥的風險。在當今瀕臨總體惡化、針鋒相對批判不斷的中美關係中,大陸的社會瀰漫著高估美國衰弱、低估華府有效合縱的氛圍,預期著容易在多個領域順利突圍,實現復興。
2022/12 《大幻覺》與《大國政治的悲劇》最大的差異,就是以「民族」為國家畫龍點睛,同時也為國家的擴張設下天塹。民族國家是人的價值理性能運作的最大極限,國家之上只能用工具理性,也就是追求生存與權力的現實主義原則,在國際體系結構中運籌權力平衡,很難用價值理性去教化。
5/5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2021/05/07 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 Glaser),在最近台海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刻,又於《外交事務》發文認為華府正在「迴避」兩岸的難題,並建議調整美方對台的承諾。葛氏的系列論點被認為是所謂「棄台論」的代表,台美學者出於多種因素紛紛反駁,並認美國朝野一致抗中,葛氏只是極少數。
2021/05/22 不僅華府應該戒除例外論的傲慢與接觸失敗論的惶恐,北京也應該在百年黨慶之際,慎思中美戰略競鬥的風險。在當今瀕臨總體惡化、針鋒相對批判不斷的中美關係中,大陸的社會瀰漫著高估美國衰弱、低估華府有效合縱的氛圍,預期著容易在多個領域順利突圍,實現復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前段時間已經充份分享個人認為最安穩、保守的選舉前後的節奏與配置。 順利避掉今年開年後的盤勢大回檔並且穩穩在散裝航運拿下今年的幾筆投機首勝。 可,每個人的資金控管、持股態樣不可能完全相同。 以下提供幾點事前想法以及選前盤點各自手上持股邊要先思考好的幾個問題:
Thumbnail
很多50歲之前的人  大概都體會到民主自由的可貴 50歲之後的人  很多也都體會過沒有民主自由的可悲 多次的選舉導致台灣的選舉文化  是建立在"錢"的上面 有錢能辦大選  相關的選舉行業每隔兩年的大選小選    然後選民因為選舉可能拿到一些所謂的撒幣紅利發錢而已經成習慣 而這幾十年的選舉文
Thumbnail
我說真的會關心這場選舉,現在(8/17)會看這篇文章的人,理論上已經有了想法要投給誰,你如此關心,你想知道只有兩件事 1.找尋同溫層,取得更大認同 2.找出其他人的漏洞,證明自己判斷是對的 就這樣,所以真的不需要花更多力氣去寫甚麼分析文了,那都是取暖而已。 我覺得很可憐,因為這是一件很理性的
Thumbnail
透過本篇的整理,可以了解到柯文哲的經歷與政治生涯,從他成為「柯P」(指台北市市長柯文哲)開始,一直到他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的過程。 柯文哲,別名柯P、葉克膜之父 出生於台灣新竹市 現職為台灣民眾黨黨主席 曾任職台大外科醫生、台北市市長 高中前都是在新竹完成其學業,1
柯文哲現象在當代台灣的出現,主要代表以下三種意義。第一,傳統保守價值的匯集。第二,政治工作(公職競選)作為一種職業,明星與組織是必須的。第三,期待打破現狀的選擇。
Thumbnail
Hi there,Taylor Swift 自從在前陣子的 MTV VMAs 上宣布新專輯消息後,眾多歌迷就在翹首以待,在官網搶先上架的新專輯 CD 及黑膠唱片都在開放預購後迅速完售,可見 Tay 都已經期待多久了。另外他本人也於等待新專輯發行的期間,在 TikTok 中陸續上傳了關於專輯曲
Thumbnail
全新集數EP.3已上線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王立第二戰研所》!  EP3 大概是瞄準總統府打到北一女?這集來了解「彈道飛彈無敵論」  點此收聽:《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Sound on、KKBOX、Spotify、Google podcast、F
Thumbnail
我在台大就讀時,也是國民黨非主流派的郝柏村、林洋港、李煥與主流派的李登輝、宋楚瑜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主流與非主流的鬥爭結果,將決定台灣未來民主與黨國權貴的走向,但那也不是李登輝一個人的戰鬥。
Thumbnail
四區立委補選結果出爐,藍綠算是打平。民進黨勉強止血,國民黨則未能成功拿下(心理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的­)綠區。結果雖然乏味,但雙方都是全新的戰鬥組合出擊,這結果若花點時間慢慢品嚐,應該還是能蹦出一點滋味。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前段時間已經充份分享個人認為最安穩、保守的選舉前後的節奏與配置。 順利避掉今年開年後的盤勢大回檔並且穩穩在散裝航運拿下今年的幾筆投機首勝。 可,每個人的資金控管、持股態樣不可能完全相同。 以下提供幾點事前想法以及選前盤點各自手上持股邊要先思考好的幾個問題:
Thumbnail
很多50歲之前的人  大概都體會到民主自由的可貴 50歲之後的人  很多也都體會過沒有民主自由的可悲 多次的選舉導致台灣的選舉文化  是建立在"錢"的上面 有錢能辦大選  相關的選舉行業每隔兩年的大選小選    然後選民因為選舉可能拿到一些所謂的撒幣紅利發錢而已經成習慣 而這幾十年的選舉文
Thumbnail
我說真的會關心這場選舉,現在(8/17)會看這篇文章的人,理論上已經有了想法要投給誰,你如此關心,你想知道只有兩件事 1.找尋同溫層,取得更大認同 2.找出其他人的漏洞,證明自己判斷是對的 就這樣,所以真的不需要花更多力氣去寫甚麼分析文了,那都是取暖而已。 我覺得很可憐,因為這是一件很理性的
Thumbnail
透過本篇的整理,可以了解到柯文哲的經歷與政治生涯,從他成為「柯P」(指台北市市長柯文哲)開始,一直到他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的過程。 柯文哲,別名柯P、葉克膜之父 出生於台灣新竹市 現職為台灣民眾黨黨主席 曾任職台大外科醫生、台北市市長 高中前都是在新竹完成其學業,1
柯文哲現象在當代台灣的出現,主要代表以下三種意義。第一,傳統保守價值的匯集。第二,政治工作(公職競選)作為一種職業,明星與組織是必須的。第三,期待打破現狀的選擇。
Thumbnail
Hi there,Taylor Swift 自從在前陣子的 MTV VMAs 上宣布新專輯消息後,眾多歌迷就在翹首以待,在官網搶先上架的新專輯 CD 及黑膠唱片都在開放預購後迅速完售,可見 Tay 都已經期待多久了。另外他本人也於等待新專輯發行的期間,在 TikTok 中陸續上傳了關於專輯曲
Thumbnail
全新集數EP.3已上線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王立第二戰研所》!  EP3 大概是瞄準總統府打到北一女?這集來了解「彈道飛彈無敵論」  點此收聽:《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Sound on、KKBOX、Spotify、Google podcast、F
Thumbnail
我在台大就讀時,也是國民黨非主流派的郝柏村、林洋港、李煥與主流派的李登輝、宋楚瑜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主流與非主流的鬥爭結果,將決定台灣未來民主與黨國權貴的走向,但那也不是李登輝一個人的戰鬥。
Thumbnail
四區立委補選結果出爐,藍綠算是打平。民進黨勉強止血,國民黨則未能成功拿下(心理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的­)綠區。結果雖然乏味,但雙方都是全新的戰鬥組合出擊,這結果若花點時間慢慢品嚐,應該還是能蹦出一點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