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空船生氣

2023/12/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莊子曾提過一個「空船」故事: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面一隻船正要撞過來。這個人喊了好幾聲沒有人回應,於是破口大罵前面開船的人不長眼。結果撞上來的竟是一艘空船,於是剛才怒氣沖天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無影無踪了。很多人用這一個故事來說明,生氣與不生氣,取決於撞來的船上有沒有人,我們生氣常常僅僅是因為對方「竟然這樣」,並非是這件事情對我們所造成的傷害。

因為當我們相信船裡有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對方的愚蠢和不守規矩,但指責他人的過程會令我們大動肝火、行為出格、推卸責任,甚至是扮演受害者。但如果我們知道那只是一條空船,我們就會更加冷靜。沒有「人」這個替罪羔羊,我們就沒有對象發火,就會比較冷靜地面對自己的不幸,接受它命中註定或是運氣不佳的結果。這則故事的寓意是:空船並不是針對我們,也不是所有人都在故意給我們製造麻煩。

Marshall Goldsmith在他的《練習改變》中也引用了這個空船理論,並建議一條處世原則: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這樣問自己,是要選擇「投入」還是「放手」,我現在是否願意做出必要的投入,讓對方出現積極的改變?如果不想投入,那就放手,而不是待在原地的生氣或爭吵。Goldsmith說遵循這條原則,可以減少我們每天的壓力、矛盾、不愉快的爭吵和浪費的時間。

我過去常常在路上因為遇到駕駛人不守規矩的超車,破口大罵並感到非常的生氣,如今看來,真的好像是自己在對空船叫罵一樣。因此,那個總是在開會時打斷你的同事,或是說話總是酸溜溜的朋友,他不只是對我們這樣,對所有人都是一樣。Goldsmith給我們一個簡單的提醒:因為別人的個性而生氣,和對一把椅子生氣差不多,椅子改變不了自己是椅子的事實,我們遇到的大部分人也不會改變他們的個性,我們只能接受他就是那樣的人。

對方對於我們的言行,也是一種環境誘因,會引發我們錯誤的反應。因此,Goldsmith建議,在誘因引發的衝動和可能令我們悔恨的行為之間,我們應該選擇三思而後行。在我們因為面對環境誘發所產生:高傲的、嘲諷的、評判的、好辯的、自私的反應之前,三思而後行可以創造一個時間差,這個時間差讓我們有機會去思考一種更加積極的反應。

在這一個時間差,我們可以提醒自己:對他人的行為做出反應也是一項工作,需要耗費我們時間、精力和機會。Goldsmith說:我們的精力應該是花在於把自己變得更好,或者把世界變得更好。如果這兩點都做不到,我們為什麼還要投入其中呢?我們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我們在無法改進的事情上浪費的時間越多,我們可以用來改進的事情上的時間就越少。

這些話,給我一個重要的反思,過去我總習慣的想要更正別人不當的習慣與言行,又會因為他不想改變而生氣。但如果對方不是發自內心的想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又何必為了這種事情花費精力,甚至於生氣?我應該試著將他當成一艘空船。

圖片來源:https://m.fx361.com/news/2019/1028/5913729.html

圖片來源:https://m.fx361.com/news/2019/1028/5913729.html




8會員
17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