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改變

含有「練習改變」共 4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意義」二字所侷限。起初,我像許多人一樣,困惑於這個看似深奧的議題。我不只想理解何謂「意義感」,更渴望找到明確的方向——確知自己該往哪裡去,在哪裡能留下足跡,如何讓生命綻放獨特的光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理解到,意義並非一個可以直接定義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不斷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4 天前
是不是簡單一下,就給自己一個理由,就像要傷害他人一樣,總得問自己是什麼原因,必須要傷害人家?如果原因很多,就找出最重要的那一個。如果實在找不出,那就表示原因不明,那麼是否有足夠的動能,就存疑了。😊
本文探討如何設計人生體驗,並藉由谷川健介的《故事思考》和詹姆斯·沃倫的《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兩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文章重點在於連結理想狀態、創造角色、運用STORIES行動準則,讓生活更豐富有意義。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4/19
「如果我們渴望被愛,就要在選擇時優先考慮愛人。例如多與正向的人建立連結、常與摯愛交談」 認同!
對現代人而言,我們的人生是由無數個選擇堆砌而成的。遠古時代的人類,生活非常緊繃,每天都在為生存奮鬥,一個錯誤的選擇就可能導致家族滅亡,因此必須全神貫注於觀察危機。現代人雖然也面臨生存危機,但多半轉變為對自我價值的焦慮—擔心無法像他人一樣優秀,進而失去享受優質物質生活的機會。一旦能跳脫這個思維輪迴..
Thumbnail
心18-avatar-img
2025/04/05
感恩您用心的創作與引導建議,謝謝您了😊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6
心18 謝謝您的分享~
探索生命意義的旅程並非總是充滿快樂,失望、忌妒、痛苦、恐懼等負面情緒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接納和理解這些情緒,作為自我探索的指南針,引導我們走向更完整、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22
「對生命有限性的認知,反而激發我們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 有限性,讓我們了解不應再浪費時間了,否則沒機會完成願望。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李英華 您說的非常有道理啊
40歲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當內心開始逼問自己:「這輩子真的要這樣過了嗎?」很多心理勵志書籍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美妙的時間點,它讓你反省自我,並連結未來的你。但走過來的人說,過程真的很痛苦,因為你必須真實地面對自己,才能找到心中的結。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5/03/14
生命的意義? 其實怎麼走 心中自有數 只是 規劃好就不用想太多 問心無愧就好 早安美好,祝福滿滿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5
雅米 好棒啊 我也羨慕不用想太多的人。我覺得我寫作以後,狀況越來越好,比較能肯定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透過辨識和調適情緒的練習,你已經慢慢掌握到情緒發生的過程,也能夠開始練習改變、調節和控制情緒。這是一種心智成長的過程:當你瞭解自己的情緒來源,你就能調節情緒,更有機會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決定你想過的生活並實現成就。透過持續修改心智,當你面對困境和挫折時,因為選擇不同,你的人生軌道將逐漸偏向理想的方向。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08
「但透過雙方表達訴求,我們就不會陷在情緒中動彈不得,反能擴大理解,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很棒的方法,雙方表達找出方案。
《練習改變》讀後心得:透過每日提問,突破熟齡世代的行為慣性,實現自我成長。本書提供實用的自我反思方法,幫助讀者擺脫意志力不足的困境,達成目標並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本文探討認知重建和情緒管理,並列舉十種常見的心理偏誤及其改善方法,輔以情緒日記範例,協助讀者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最終實現情緒自由和個人成長。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3/01
謝謝喵爪的分享!好豐富的內容,已收藏! 這些困擾可能來自多方面,如果情況輕微,可以透過認知重建的方法去改善。觀察自己的思考模式是否存在心理偏誤,重新理清認知步驟,並採取行動。 —來自 喵爪跳跳堂發佈於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https://vocus.cc/article/67be5358fd8978000116ec4d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1
❦ 莊小昕 哇,我們完成了很重要的情緒表達呢~ 老師真的是很重要。在您的文章中,我能體會到老師的付出,影響學生能否感受到長久的幸福,謝謝您~
本文探討內耗的成因與解決方法,並提供情緒日記撰寫技巧及情緒辨識方法,幫助讀者學習情緒管理,提升情緒智商。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21
謝謝您的分享❤️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1
旅人小萌 謝謝您
本文探討神經可塑性如何應用於心智提升,並提出正念、辨識、調適、整合四個練習步驟,協助讀者改善內耗,提升心理韌性。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2/15
好喜歡這個系列啊!神經可塑性的概念真的很有趣,並讓我挖出自己以前的相關文章重讀,也跟您分享~ https://vocus.cc/article/655c4f7bfd89780001badae9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7
Claydee 覺得好有趣阿~ 謝謝您的分享。 我很喜歡文章中提到的概念,期待我們都能滿意自己的詮釋,有智慧的與他人相處~ 如果我們能放下自己帶有主觀甚至成見的想法,單純地專注於對方的說話的內容和方式,真正接納對方的意見,就有機會自我修正,進一步更新自己的敘事,如此亦動員了不同的神經元迴路,重新連結大腦細胞,創造新網絡,達成所謂的「大腦升級」,變得更有智慧。 —來自Claydee發佈於Claydee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55c4f7bfd89780001bada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