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您的著作變成昨日黃花:創造長壽內容的秘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要創作出既當代又能長久流傳的內容,是每位作者和內容創作者面臨的挑戰。“協助書的市場定位,不要變成一年後就過期的電腦書”這個問題,談的就是這個挑戰。在這篇文章,我想試著回應這個問題。

 

內容有賞味期限的

一般而言,內容是有賞味期限的。以我為例,在撰寫《三明治主管的創新領導學》這本書時,原本有規劃「疫情下的創新商機與商業模式」的章節。先前在向出版社提案時,正當疫情期間,這是很適合的內容,然而因為寫作進度延遲,這樣的主題在疫後的現在,其實對讀者的幫助已經非常有限,可說是已經過了內容的賞味期限。那麼要如何寫出內容賞味期較長的書籍或者是文章呢?

 

要回顧過去,而非探索未來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古賀史健於《取材。執筆、推敲》一書中,曾提及若要寫一個內容賞味期間較長的書籍,撰寫方向不該想像近年讀者可能的樣貌與需求,而是應該探索過去讀者的需求,因為追求的是內容的普遍性。回顧過去讀者的需求,能夠確保內容對讀者的幫助和價值是長期存在的,所以內容賞味期較長的書,談論的主題通常不會有電腦、網路、手機、社群媒體等等相關的內容。回到夥伴的期望,如果真的要寫跟電腦相關的主題,那要怎麼增加內容的賞味期限,而不會變成一年就過期的電腦書呢?

 

寫出底層邏輯,保有內容賞味期限

我的想法是寫出底層邏輯,保有內容賞味期限。避免只著眼於最新的科技、潮流和趨勢,而是要深入探討議題的核心和基本原理。這樣能夠確保內容的價值和適用性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淡化。舉例來說,去年在生成式AI ChatGPT興起初期,我曾參與某生成式AI學院的餐敘。在餐敘中,我分享我的觀點,我認為如何下提示語並不是重點,因為未來這些提示語,都可能變成標配或者有外掛程式已經寫好提示語,而我們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問問題,及如何創意地應用生成式AI,那才是競爭力的來源。

 

近期哈佛商業評論驗證了我的想法,其指出新世代的工作者,更應著重在拆解、闡述問題和需求,透過描述問題的重點、範圍和限制,快速定焦問題點。懂得掌握提問能力,懂得如何拆解與重構問題,才是未來和AI協作的關鍵能力,而非如何下提示語。這些才是底層邏輯,而且不會隨著ChatGPT的演變,而有太多的變化。同樣的,回到夥伴的問題,撰寫電腦書提及程式或雲端等技術是難以避免的,但可試著搭配撰寫一些該程式或雲端技術的底層邏輯,或許可以拉長該電腦書的賞味期限。

 

綜合以上,我認為內容是有賞味期間的,若要寫出內容賞味期間長的文章或者書籍,需要回顧過去的讀者需求,寫出撰寫主題的底層邏輯,這樣才能夠確保內容的價值和適用性是長期存在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拓學堂的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本專題將帶領您穿越不同的學習範疇,探索多種成功的學習策略和實用的學習技巧,透過這份專題,我們希望能幫助讀者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習成為一種持續的樂趣和成長的源泉。
知拓學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7
此篇文章提供讀者製作日更紀錄表的步驟,其中包含量化目標的重要性以及降低心理壓力的寫作技巧。透過製作日更紀錄表,讓讀者在撰寫文章時有了撰寫方向的依據,避免日更主題變動並且累積專業知識。
Thumbnail
2024/03/17
此篇文章提供讀者製作日更紀錄表的步驟,其中包含量化目標的重要性以及降低心理壓力的寫作技巧。透過製作日更紀錄表,讓讀者在撰寫文章時有了撰寫方向的依據,避免日更主題變動並且累積專業知識。
Thumbnail
2024/01/06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尋找專業知識或是日常學習中,適切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幫助我們更快地吸收知識,進而在自己的領域中表現出色。  
2024/01/06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尋找專業知識或是日常學習中,適切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幫助我們更快地吸收知識,進而在自己的領域中表現出色。  
2024/01/05
對於知識的學習與轉化,我們常使用各種方法,從閱讀書籍、參與課程到聆聽Podcast和觀看短影音分享等等,希望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到了日本學者竹內弘高與野中郁次郎在「創新求勝」(Managing the Fields of knowledge)提出的「知識螺旋」理論。
2024/01/05
對於知識的學習與轉化,我們常使用各種方法,從閱讀書籍、參與課程到聆聽Podcast和觀看短影音分享等等,希望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到了日本學者竹內弘高與野中郁次郎在「創新求勝」(Managing the Fields of knowledge)提出的「知識螺旋」理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人人想做什麼」就有機會完成什麼的時代,但前提是,總是要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吧!不要被動的等人教(還不爽別人給自己意見)這就枉費活在這個時代,也浪費了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意念了!
Thumbnail
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人人想做什麼」就有機會完成什麼的時代,但前提是,總是要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吧!不要被動的等人教(還不爽別人給自己意見)這就枉費活在這個時代,也浪費了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意念了!
Thumbnail
為了避免作品落入冗長無止盡,或者平淡的窘境中,我整理了幾位作家的公式與絕招供你參考。
Thumbnail
為了避免作品落入冗長無止盡,或者平淡的窘境中,我整理了幾位作家的公式與絕招供你參考。
Thumbnail
通常創作者會有『每週一篇高品質文章』還是『每日次等內容』這個困擾 目前社群演算法不會一直推送你的發文給你的追蹤者 以為頻繁發文會洗別人版面,會被洗到的正是想接受到這樣訊息的人 不用太在意別人會被你的發文轟砸 所以 有靈感時,盡快寫下,發文 去人家裡串門子發現新idea,發文 讀一本好書
Thumbnail
通常創作者會有『每週一篇高品質文章』還是『每日次等內容』這個困擾 目前社群演算法不會一直推送你的發文給你的追蹤者 以為頻繁發文會洗別人版面,會被洗到的正是想接受到這樣訊息的人 不用太在意別人會被你的發文轟砸 所以 有靈感時,盡快寫下,發文 去人家裡串門子發現新idea,發文 讀一本好書
Thumbnail
維持日更對於新手來說非常困難,因為常常面臨沒有靈感、追求完美、保持一致性和自我懷疑和壓力等問題。本文為您分享了系統化的方法來看待日更,包括利用閱讀外部資源追趕趨勢、參考內部資源系統化寫作流程、人際互動與觀察生活等。這些方法也許對您有所幫助。
Thumbnail
維持日更對於新手來說非常困難,因為常常面臨沒有靈感、追求完美、保持一致性和自我懷疑和壓力等問題。本文為您分享了系統化的方法來看待日更,包括利用閱讀外部資源追趕趨勢、參考內部資源系統化寫作流程、人際互動與觀察生活等。這些方法也許對您有所幫助。
Thumbnail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Thumbnail
網文冗長枝節有時候是為了稿費不得不為,至於藝術家的冗長枝節,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很藝術吧。 不得不說,每一種類型的文章其實放到市場中,應該都會有一套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的樣子。所以跳脫了這個框架的文章容易淪為小眾或者賣不好。但這樣的文章真的比較差,或者是作者本身寫的不用心嗎?
Thumbnail
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時常聽到一種說法,就是作者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不可否認這件事情當然是對的;就如同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你要不斷增進課業能力,你是上班族,要不斷增進專業知識等等,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是大家真的知道所謂的增進文章功力的方向,是要朝著那裡去嗎?
Thumbnail
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時常聽到一種說法,就是作者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不可否認這件事情當然是對的;就如同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你要不斷增進課業能力,你是上班族,要不斷增進專業知識等等,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是大家真的知道所謂的增進文章功力的方向,是要朝著那裡去嗎?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