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螺旋:強化知識能力的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知識的學習與轉化,我們常使用各種方法,從閱讀書籍、參與課程到聆聽Podcast和觀看短影音分享等等,希望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到了日本學者竹內弘高與野中郁次郎在「創新求勝」(Managing the Fields of knowledge)提出的「知識螺旋」理論。這理論區分了知識為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

1.         內隱知識:無法用文字、圖片、或影音等方式呈現,只能利用情境說明、感受、或體會的知識。

2.         外顯知識:利用文字、圖片、或影音等方式,讓讀者可以看的到、或聽的到的知識,舉例來說企業的作業流程、SOP、我們提供的傳寫文章的模式、短影音等,都屬於外顯知識。

一般來說,在知識螺旋的基礎上,知識轉換過程會分為四個階段,包括共同化、外化、結合、內化:

1.         共同化:內隱知識的交流,通常都是做中學,像是工作上的師徒、Mentor制度,利用指點的方式來引導新人,使其掌握工作要點。我們後續文章撰寫的實務工作坊也是在執行共同化的過程。

2.         外化:內隱知識外顯化,藉此來縮短學習的時間與紀錄內隱知識的概念,企業通常會透過作業流程、SOP、或工作者自己記錄的工作要點等,藉此整理工作的流程、問題與對應的答案的武功秘笈。

3.         結合:外顯知識彙整化,我們要透過自己的邏輯、夥伴的討論來整理外顯知識,型塑出新的知識,像是每天日更文章,我都會閱讀大家的文章內容,發想出新的文章撰寫建議方向內容。

4.         內化:外顯知識內隱化,意指我們將授課、網路的資料(外顯)轉變成自己的知識內容(內隱),在此過程中,請務必不段的練習與感受,藉此熟練該技能,直到有需求時能不思考就直接提供,這樣才算完成內化的過程。就如同原先不懂如何撰寫日更文章的夥伴,學習後可以打開Word侃侃而談的撰寫自己的文章。

知識螺旋提供一個強化自己知識能力的參考模式,我們可以利用跟專家討論(共同化)、製作筆記、SOP流程(外化)、藉由自己的邏輯來彙整知識(結合)、閱讀與學習課程(內化)等不同的模式,強化自己的知識能力,請務必把握每一個能學習的機會,讓我們共同完成每日100字、堅持30天的目標! Fighing!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感興趣,或者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加入知拓學堂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esf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拓學堂的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本專題將帶領您穿越不同的學習範疇,探索多種成功的學習策略和實用的學習技巧,透過這份專題,我們希望能幫助讀者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習成為一種持續的樂趣和成長的源泉。
知拓學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7
此篇文章提供讀者製作日更紀錄表的步驟,其中包含量化目標的重要性以及降低心理壓力的寫作技巧。透過製作日更紀錄表,讓讀者在撰寫文章時有了撰寫方向的依據,避免日更主題變動並且累積專業知識。
Thumbnail
2024/03/17
此篇文章提供讀者製作日更紀錄表的步驟,其中包含量化目標的重要性以及降低心理壓力的寫作技巧。透過製作日更紀錄表,讓讀者在撰寫文章時有了撰寫方向的依據,避免日更主題變動並且累積專業知識。
Thumbnail
2024/01/06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尋找專業知識或是日常學習中,適切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幫助我們更快地吸收知識,進而在自己的領域中表現出色。  
2024/01/06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尋找專業知識或是日常學習中,適切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幫助我們更快地吸收知識,進而在自己的領域中表現出色。  
2024/01/05
運用ChatGPT優化文章
2024/01/05
運用ChatGPT優化文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知識複利的本質: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兩階段知識複利的過程 兩階段「品質型」與「價值型」知識複利的過程
Thumbnail
知識複利的本質: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兩階段知識複利的過程 兩階段「品質型」與「價值型」知識複利的過程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知識型網紅的崛起猶如一場無聲的革命,改變了我們獲取和理解知識的方式。這些網紅將受眾定位於中階(下半層)與基礎層的學習需求,以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既能吸引大量觀眾,又能保持內容的吸引力。相比高深的專業知識,中階和基礎層次的內容更易於理解和接受,能夠吸引廣泛的受眾並增強其黏性。
Thumbnail
知識型網紅的崛起猶如一場無聲的革命,改變了我們獲取和理解知識的方式。這些網紅將受眾定位於中階(下半層)與基礎層的學習需求,以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既能吸引大量觀眾,又能保持內容的吸引力。相比高深的專業知識,中階和基礎層次的內容更易於理解和接受,能夠吸引廣泛的受眾並增強其黏性。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從自己精神世界中創造出來的靈感,才是屬於自己的真知識。
Thumbnail
從自己精神世界中創造出來的靈感,才是屬於自己的真知識。
Thumbnail
天啊!現在拜科技之賜,知識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推陳出新、目不暇給,實在讓人眼花撩亂,我到底該選擇什麼才好呢?
Thumbnail
天啊!現在拜科技之賜,知識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推陳出新、目不暇給,實在讓人眼花撩亂,我到底該選擇什麼才好呢?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
Thumbnail
讀書所獲得的知識該如何變現?身處管理顧問產業的我,對這個議題充滿興趣,尤其在現今知識付費愈被接受的時代。當各個線上課程平台陸續公佈銷售上千萬的線上課程時,讓人有為者亦若是的衝勁,更何況知識變現不僅只有「線上課程」的變現模式。然而,充滿機會的背後,挑戰也是很大,網路的便利,讓許多知識錘手可得,若課程講
Thumbnail
讀書所獲得的知識該如何變現?身處管理顧問產業的我,對這個議題充滿興趣,尤其在現今知識付費愈被接受的時代。當各個線上課程平台陸續公佈銷售上千萬的線上課程時,讓人有為者亦若是的衝勁,更何況知識變現不僅只有「線上課程」的變現模式。然而,充滿機會的背後,挑戰也是很大,網路的便利,讓許多知識錘手可得,若課程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