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則.不要放空 (2-8)

2024/01/0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股市上漲的時候總是比下跌多,放空股票,一點也不合理。一間公司的股票可以是限量、可被控制的,有可能被內部人和大股東所控制,為的是維持股價的穩定,也有可能受到網群效應影響,追隨者跟單造成股價短期間大幅上漲,放空股票的人可能因此被軋空。

書籍完成目錄

不要放空

股票可以做多,也可以放空。做多就是看好一間公司的未來,買它的股票,希望公司賺錢,股票能變得愈來愈有價值。放空則是相反,理由是不看好該公司的未來,或覺得股價超漲,因此先借一張股票來賣掉,等到下跌之後再買回來,為的是先賣高之後買低,兩者之間的價差。當然,投資人必須為這張借來的股票,付出不少成本。

放空就是投機

投資的目的是留存財富,保本而獲利,所以投資一定是做多,長期持有好公司的持份(也就是股票),一起共享企業營運的成果,需要錢的時候,則將股票賣出換取現金。但是放空股票,並無法長期持有任何東西,也無法分享企業獲利,在放空股票期間,無論是透過借券或融券先賣出股票,還必須支付利息。這種短期間高度不確定,沒有把握能否勝出的押注行為,對許多散戶投資人來說,大多是毫無勝算單純的投機。

就像丟硬幣猜正反面一樣,投機放空當然也能賺到錢,但並不是散戶應該做的事,因為通常是輸多贏少,事倍功半。如果「以為」某間公司有夠爛,盈餘太少不足以匹配它過高的股價,就決定去放空它,可能會有極大的風險。

試著牢記第一章曾說過的,一間公司的股票可以是限量、可被控制的,有可能被內部人和大股東所控制,為的是維持股價的穩定,也有可能受到網群效應影響,追隨者跟單造成股價短期間大幅上漲,放空股票的人可能因此被軋空註4。一旦發生軋空的情況,放空股票的人可能買不到股票,只能眼睜睜看著股票上漲。這個時候,同樣會出現「停損困難」的情況。

放空的理由:不相信會成真 vs 不相信是真的

大多時候,投資人放空股票當然是因為覺得股價太貴,理由可能有兩種。一種比較常見,也就是投資人不相信未來會成真。因為股價反應的是未來,投資人不相信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印證現在過高的股價和本益比是合理的。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如果股市裡有一間公司以往只賺2元,短期間受惠於產業熱門趨勢或議題,使股價迅速上漲到100元,許多投機者可能就因為高達50倍的本益比,而試著去放空這檔股票。因為他們不相信未來獲利會從2元增加到4元,或是6元,但結果往往是一路軋空到150元才停止漲勢。

另一種放空的理由,是不相信企業說得是真的。通常放空的標的,發生在擁有不誠實經理人的企業,或是為求投資人青睞而誇大營收、訂單,甚至刻意假造不存在的產品、技術或研究成果,刻意欺瞞投資人只為了吸金的企業。要證實企業在說謊並不容易,因為商業資料往往屬於機密,誇大數字對某些商業體已成慣例,需要許多的研究和調查。畢竟要指著別人的鼻子說他在說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全球市場有許多專門放空股票的研究機構,例如知名的興登堡(Hindenburg Research)、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 或是先前的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它們放空股票的原因,除了因為企業前景不佳,股價過高之外,很多時候是因為公司存在著詐欺或造假的情事。剛剛提到涉嫌以假照片欺騙投資人的Nikola電動卡車新創,以及已經倒閉的Lordstown Motors,在放空機構興登堡發佈報告,指稱他們根本造不出車子,訂單也是謊稱的之後,股價皆重挫,而且事後證明這些公司的確製造不出電動車。例如Nikola公司就是以無法開動的卡車照片來欺騙投資人,Lordstown Motors也沒有像其宣稱的一樣,拿到許多大訂單。

這些專門研究企業詐欺或造假的放空機構,大多時候他們的確揭露許多欺騙投資人的公司。例如:2020年中國瑞幸咖啡(LKNCY) 財務造假,線上課程公司跟誰學(GOTU) 誇大學生與營收數量。事實上,世界各地皆存在許多為了吸金,誇大、造假甚至是掏空企業的上市公司。例如:美國2001年著名的安隆醜聞案、台灣2004年的博達掏空案,皆利用會計造假掏空公司,最終造成企業倒閉,投資人血本無歸。

大陸跟誰學公司(後改名為高途)在遭放空機構揭露誇大營收數字後,股價一路狂洩。

大陸跟誰學公司(後改名為高途)在遭放空機構揭露誇大營收數字後,股價一路狂洩。

2015年,美國生技新創公司Theranos女創辦人,有「女版賈伯斯」之稱的伊莉莎白‧霍姆斯,被發現以不存在的檢測技術,詐騙投資人1.2億美元,2022年遭判刑11年。2016年台灣證券史首宗假收購真詐騙的樂陞案,董事長許金龍坑殺投資人,2023年判刑10年定讞。

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上市公司詐騙案之外,許多新創或初上市公司,例如2020~2022的SPAC註5造殻上市熱潮、迷因股(meme stocks),以及眾多一時熱門的投資標的,如NFT、區塊鏈、加密貨幣、元宇宙,其中未被揭露的投資詐騙和損失金額,實際數字應該非常可觀。 

投資人應該謹記第一章被忽略的想法:企業為什麼要上市?所要提醒的事:股票是可以用來換鈔票的商品,散戶投資人應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要隨意投資新上市公司或熱門投資標的。愈是新興的科技、愈是難懂的技術、愈是看起來很酷炫的事物,要誘騙人們上當,愈是容易。

放空獲利有限 虧損無限

即便市場上存在不少造假詐騙的爛公司,需要這些放空研究機構或媒體記者來揭發它們,或是某些公司股價的確顯著地過於離譜(例如持續虧損股價卻高達500元),然而不管何種理由:不相信是真的?或不相信會成真?都不建議散戶投資人參與放空的投機行動。

原因無他,因為做多股票或放空股票最大的差別在於:買好公司的股票做多,短期損失有限,長期獲利無限;賣爛公司的股票放空,短期也許獲利很豐厚,但一不小心,虧損可能無限。因為軋空造成的停損困難,反而會讓股票變得搶手,股價可能一路往上漲造成極大的虧損。

2021年初,美國電子產品銷售商遊戲驛站GameStop(GME) 在香櫞研究發佈放空報告後,引發史無前例的軋空事件,股價在短短3周從20美元上漲至1月28日盤前將近500美元註6,造成放空機構香櫞研究和梅爾文資文(Melvin Capital) 嚴重的損失。香櫞研究甚至在事件後不久,宣佈永不再放空股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21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超簡單股市投資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7.7K會員
97內容數
投資就是人生。這大概是我唯一能想出的一句話,來詮釋為什麼投資找不到正確答案的原因。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答案,不管是投資,還是人生。只要選擇良善、正直的企業,或是人生的道路,雖然會有不同的結果,但結果一定不會太糟,而且通常是甜美的。永遠,也不要妥協。不要因為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長期會帶來的效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