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漢藏佛學同異答問

2024/01/09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法鼓全集|03-10 漢藏佛學同異答問


📖閱讀筆記

二、禪境.聞思修

■ 禪修過程中的哭笑現象

丹:另有一次,是有一天早上,我看經看不下去了,於是打坐觀想,忽然聽到隔壁學校的鈴響,剎那間心中發出一種很可笑的感覺,連續笑了幾分鐘,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笑,在打坐中突然聽到那鈴聲,似乎有一種東西讓我覺得很可笑,聽者和聲音之間好像有某種微妙的關係,使我非笑不可,完全抑制不住。如果那時有人進來,一定會認為我精神有問題。不知這是一種什麼狀況?

師:這個問題你有沒有請教過貴寺中的傳承上師或格西老師?

丹:沒有。

師:為什麼不請教?

丹:就我個人的感覺而言,印度南方三大寺首先要求我們要廣聞博學,精通經典內容,如自己私下嘗試坐禪,還跑去請教禪境的話,我怕別人誤解是否自以為比上師和經師們更高明。也許這個擔心是不必要的,但的確是幾乎沒有人去問這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又擔心我的師父會因此而禁止我繼續禪坐,如果不聽就是違背師訓,如果聽從又覺得不應該放棄這種修行方法,使我感到很矛盾,因此只好隱瞞,以免被制止或讓人誤以為我在炫耀。

師:那也就是說寺中的其他師兄弟很少有像你這樣打坐修禪定,而又有那種自修的經驗和境界的人了?

丹:如果和中國禪寺相比,幾乎可以說沒有。在我的印象中,當一九八五年我去中國南方的天童寺、阿育王寺、普陀山和許多禪寺時,到處可以看到集體打坐或個人打坐的禪修者,盤腿閉眼地坐在那兒。但西藏三大寺中除非是很有聲望的格西或仁波切,有專門的閉關修行外,平常無論是共修場所或寮房裡,都很少看到有盤腿打坐的人。

■ 學佛人的安心之道

師:那他們怎麼安心呢?

丹:起先我也感到矛盾,他們的生活條件那麼艱苦,為什麼還能安心地住下去呢?後來我逐漸找到答案,因為他們對追求佛法哲理的信心遠超過一般人。同時,當他們的信心通過學習辯論,因此而了解許多深妙的道理之後,便獲得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之樂,雖然他們不能坐下來修,但只要聽到別人談論佛法或人生的問題時,心中朗然明白自己的確是超越一般俗人和外道的。或當許多學者在討論如何度過這一生時,你不難發現那些學者們總是在繞圈圈,而自己早已超越那個圈子了,像這樣從佛法的修學中得到快樂和滿足的人很多。另一種人所以能安住下來,是因為佛經中有很多道理是鼓勵我們厭離世俗生活的,所以他們雖很少離開寺院,卻打從心底相信寺院之外的世界必然是非常混濁可怕的,因此他們寧願留在寺院裡。


四、有餘依涅槃.空有.次第

■ 證入涅槃後,是否能帶煩惱

師:你剛才問涅槃是不是帶有煩惱,這是有爭論的,有的講如來藏為清淨,《勝鬘經》則說如來藏有「空」、有「不空」;有在纏和出纏。對真如也有兩家說法,《大乘起信論》講真如是可熏,「唯識」家講真如是不變的。所謂「可熏」,即是已證真如,還是可以受染煩惱熏。有說佛菩薩為了度眾生的慈悲心,可以「留惑潤生」,也就是可以帶染,有煩惱。如果沒有煩惱,菩薩與佛無法在世界上度眾生。

丹:對。在西藏也有個爭論說:羅漢證得有餘涅槃,是不是還有業?是否還要斷煩惱業?有的說沒有,有的說有。說有的這一派,主張有煩惱業,但它是「帶有」,就像是說:我穿有我的袈裟,但這袈裟不為我心續所攝,「有」,但不為我的心續所有,因此袈裟是披在我身上,是為我的心續的「帶有」並非「俱有」。所以說雖然有業,但是這個業為什麼不驅使他輪迴呢?就是因為它沒有煩惱在這中間起催化作用的緣故。

師:這樣的解釋法很好。

丹:這和您剛剛講的,是不是一回事?

師:我剛才講的是帶煩惱,只知道佛、菩薩因慈悲心,所以帶煩惱,如果不帶煩惱,他沒有辦法在生死之中度眾生,這個說法也是有爭論的。

丹:阿羅漢帶業,不論是證入有餘涅槃或無餘涅槃的阿羅漢,業都還沒斷。也有帶煩惱的菩薩,但我還沒聽到有煩惱的佛。

師:是啊!羅漢的涅槃並不是究竟涅槃,他雖然住於涅槃,從此以後灰身滅智,但是不是絕對的灰身滅智是有問題的。大乘經論中提到,這些羅漢是醉於三昧酒而在那裡享受酒醉的滋味,但是酒醒之後,一定要出定的,一定要迴小向大,他會發現他並沒有真的證到涅槃,還是要度眾生。

當然,佛是不會有煩惱的,但是當佛化為菩薩身分來度眾生,也可帶有煩惱。

■ 什麼是「真正的佛」

丹: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第九品〈般若波羅蜜多品〉裡邊講到,佛涅槃以後,為什麼還要再來的概念時,就和執著實有的經量部和毘婆娑宗的人發生爭論。毘婆娑宗和經量部問道:「如果佛不是真實存在的話,怎麼能來度眾生?」接著又問:「你認為佛是如幻如化的東西,怎麼會來做種種利生的事業?」寂天菩薩說:「你拜真實的佛,造真實的業,以後見到真實的佛來度你和度眾生;我拜如幻如化的佛,造如幻如化的業,見到的是如幻如化的佛,積的也是如幻如化的福慧資糧。」他就是說你自己的願力是那麼樣地強,你看一切是如幻如化;不執實的話,將來你修到那個程度時,你看到的佛也是如幻如化的。如果你一定要依靠佛,但事實上佛是如幻如化的,你終將無所依靠。

師:此與各人所依思辨基礎有關,寂天菩薩依中觀見,所見諸佛,皆是如幻如化,任何一法,無不如幻如化。但在一切有部的觀點是:「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經量部則比較進步,而謂:「現在有體,過未無體。」然在大眾部則云:「過去未來,非實有體。」又說:「一切法處,非所知,非所識量,非所通達,都無中有。」依此三種思想背景,開展出大乘佛教的瑜伽唯識派及中觀派,藏傳佛教又將此二合為一派。

也就是說,藏傳的中觀應成派,雖然講空,卻非印度中觀的空,仍是空中帶有的。

丹:坦白地講,到目前為止,我對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聖果證入究竟圓滿涅槃的佛陀的觀念,是依據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裡面所說的那個見解,做我信解的宗義。我認為在因位修學時,如果從一開始就不著相、不執實,當自己修到七地、八地以上時,因為自己的願力和精進心的緣故,也能見到那如幻如化的佛,而真正的佛也應該是那樣的。至少化身佛在行業上必定是如幻如化的。

師:真正的佛是空性,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叫作「真正的佛」,你所見到的不論是報身也好、法身也好,法身無身,報身佛則是如幻如化的佛。如果真正的法身佛能被見到的話,那一定不是法身佛。

真正的佛是常寂光,常寂光是沒有東西的,也沒有可見的。不是用我們的心意識所能體會和解釋的,唯有離開心意識所見到的佛才是真正的佛。

■ 面對六塵時,佛與眾生最大的不同點

丹:另外有個問題跟這佛的涅槃也有關係,比如說我們講凡夫看到外在的六塵時,就動心起念生執著。但度眾生的佛,照樣看到凡夫所見的六塵,卻能不起心動念。佛是斷了的,這是一種怎樣的斷法呢?

師:也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從經論中發現:佛跟我們所不同的就是沒有自我的判斷,沒有自我的立場,但是他的五官、六根照樣地動作,六識也照樣地工作。所以唯識講佛有四智,眾生用前五識的時候是煩惱,而佛用前五識的時候叫成所作智,是智慧。智慧的意思是沒有我,沒有自己的立場,但是如實地反應,如實地運作,應該怎麼運作,就怎麼運作。他不執著利害、得失、人我、是非,當下該怎麼處理,他就是怎麼處理。勝義諦雖然超越世俗諦卻不違世俗諦,佛的立場叫勝義諦,它不違亂世俗諦。就是說父親還是父親,兒子還是兒子。雖然勝義諦是超越父母子女的世俗關係之上的,但處理世俗的事情,還是依照世俗諦來表現,所不同的是:他不會因為這是我的父親,我才愛他;這是我的怨家,我就恨他。他沒有這樣的分別心,而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雖然眾生平等,但父親還是父親,兒子還是兒子,只要心裡邊沒有父子的情執,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沒有我執在裡頭。因此,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就是成了佛以後才能夠轉的,沒有成佛以前,前五識表現的都還是煩惱。前五識跟成佛時的第八識同時轉,所以《六祖壇經》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就是說六識、七識是在修行的時候轉。初地菩薩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當十地圓滿,金剛喻定最後心時,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丹:在因位階段的凡夫,因就是因、果就是果、善就是善、惡就是惡,分得很清楚,而佛應該是把這善和惡分得最清楚最究竟的人。

師:當然!

丹:所以在佛的觀念中,有善就是善、惡就是惡的觀念。

師:不是,這不是佛的觀念,是以眾生的立場給他善與惡的標準,在佛的立場上沒有善惡這樣東西。我們在《中論》的〈觀去來品〉中,看到了沒有過去和未來;在〈觀業品〉,看到了沒有善與不善。

對佛而言,六根沒有,六界沒有,生死也沒有,連佛也沒有。此在《中論》的〈觀六情品〉、〈觀本際品〉,都可見到。但眾生有啊!正因佛沒有自己,所以他看到眾生,比所有眾生看得更清楚,如實地看到眾生的問題,所以他有悲心要度眾生。

■ 何謂禪宗的「開悟」

丹:那禪宗的開悟呢?

師:禪宗的開悟,不談層次,它是見性成佛,見性即見了佛性,就是跟佛所見的完全一樣。這一念你跟佛完全一樣,就是成了佛;下一念如果跟眾生一樣,又是眾生。念念是佛,念念是眾生,你的心跟佛心相應就是佛,你的心跟佛心不相應就是眾生,這是禪宗的意思。因此,禪宗鼓勵人要努力修行,時時刻刻要保持佛心。

丹:當你現觀空性時,就是開悟嗎?

師:對。

丹:空性是指心的空性呢?還是外境的?

師:沒有內外。

丹:那一般的人說:「他是個開悟的人」,並不一定是說他就是一個解脫了的證到初地以上的人。

師:也不能這麼說。

丹:這開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

師:就是見空性,見空性就是開悟。

丹:凡夫也可以見空性嗎?

師:若見空性,即不落凡聖。

有的人見性以後能夠保持一段時間沒有煩惱,有的人保持很久,甚至一生都沒有問題,煩惱不顯現,但他們也不會講我就是初地菩薩,因為禪宗講無住無相的不執著。至於是佛?是菩薩?是凡夫?根本不是問題。


六、中觀見.大成就者

■ 禪宗思想和中觀思想

丹增諦深喇嘛(以下簡稱丹):依中國禪宗祖師的觀點,什麼樣的「中觀見」是墮於斷常二邊?或其中一邊的?

聖嚴法師(以下簡稱師):禪宗不講中觀見。當然也不會是斷見或常見,斷常二見是外道見,非佛教。

禪宗的《六祖壇經》講「無住」,不住於「前念今念後念」,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其實這就是中觀。「無住」的觀念,來自《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是般若思想的經典,而般若思想乃是中觀思想之源頭。

禪宗應該是主張「空」的,但相信「佛性」、「自性」存在,所以不落入斷邊。禪宗雖未說「佛性」、「自性」即空性,可是禪宗講「無」,事實上,「無」就是「佛性」,所以不落入常邊。其實,「佛性」、「自性」、「無」都是假名,但因為禪宗沒有說明這些名相只是假名安立,所以現代學者們,判定禪宗屬如來藏系統,而非中觀性空之系統。

■ 禪宗的修行方法與次第禪法

師:禪宗則以無方法為最上方法,無次第是最高次第。至於如何能開悟呢?

「知見」很重要。頓入佛知見,實際上是一種慧解脫。多半是聞法而開悟,所以開悟者不多。因為只有利根的人才能聞法而開悟。打坐、修定並不是禪的方法,次第禪法才有打坐修定的必要。次第禪法,也有方便,即由持戒,而習定,而發慧。如天台智者大師的「六妙門」即是次第禪法。禪宗則無次第。

沒有方法,實在太難了,因此在四祖、五祖都有方法,宋以下的公案話頭及默照,也是方法。現在我所教的方法,也與次第禪有關,因為一般人還是需要次第。如打坐、數息、念佛、拜佛、經行等。因為有些人的煩惱太重、頭腦不清、聽話都聽不進去,根本不可能「聞法開悟」,及觸機開悟,所以教他多拜佛、多勞作,時日一久,身心逐漸清淨安定,頭腦就愈來愈清楚了。這些都是我目前所用的方法和次第。


七、菩薩戒.修證次第.出離心及菩提心

■ 培養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重要性及方法

丹:請教師父,您如何從教理和修證兩方面,成就了出離心和菩提心?

師: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若無出離心便會流於戀世的俗化,若無菩提心便會落入厭世的消極。我自己很慚愧,只憑一點可能是過去世所累積的善根而進入佛法之門,似乎談不上用什麼方法來培養自己的出離心和菩提心,而只是隨順因緣和環境罷了。雖然可以感受到世間的確是苦,卻並不會討厭到恨不得早點離開的程度;而對世間的財產、愛情、名利也並不太熱衷追求。

當遇到心理和環境轉變,要將自己從出離拉向世俗時,我很快就會想到自己只適合修行佛法及弘揚佛法,而不適合去做其他事。因此我想,能培養強烈的出離心當然很好,否則只要自己希望過出家生活,修行梵行,一樣也可做到。

至於菩提心,我也無法具體地說,自己是如何地發起的。我只是想我已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也希望給所有的人。我不是一個慈悲心很重的人,但我感受到生命就是佛法,所以我必須修學佛法,弘揚佛法。因緣使我出家之後,就有這種從內心自然生起的力量,所以對我自己而言,我不知那是從何而來的,一切都是那樣地自然。我不是一個具有宗教感性的人,所以也很不容易以我的感情來感動他人。我僅以自己從佛法中得到的所知所見,教導弟子們如何培養出離心和菩提心。

在人生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誘惑和打擊,都可能將我們帶往別的方向,如名利、愛情、權力,我都不會不動心;毀謗、中傷、批評,我也不會全然不在乎。但我首先考慮到的是,那些東西和情況,對弘法有何影響?對眾生有何幫助?對佛法是否有害?這應該也算是出離心和菩提心吧?

從我出家以來,遇到許多打擊,但人家愈打擊我,我就愈努力,我倒是很感謝別人的打擊。

不過我相信,唯有在法義的知見上愈深入,對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堅固愈有用;唯有在佛法的修持上有經驗、有證悟,自己的信心和願心才能更踏實更有力。

我自己確定獲得了受用,所以要努力將佛法給人。如果對佛法只是做思考性的學問研究,環境一轉變,可能心就隨著轉變了,所以許多西藏的格西及轉世者,學問那麼好,而且已有成就,但到了美國、日本後,就還俗了;乃至像第九世班禪,第六世嘉木樣,第十世群拉,都是轉世者,也還了俗。因為佛法與他們的身心不是那麼非常相應,所以許多人在寺院中沒問題,但一到外面,馬上就有問題了。因此我還是主張,思辨的佛學雖有用,實踐佛法的拜佛、懺悔、修觀、如法攝化眾生,則更有用。我最初就是一個從拜佛、拜懺得力的人。

丹:的確在寺院中是沒問題的,但到了外面,在新環境的衝擊中,雖然平常把如何培養出離心的經文背得滾瓜爛熟,但在很多場合卻根本記不起來,感到派不上用場。

師:你不要從理論上去想,當從願心上去想,必須增長願心。要經常想到自己是一個出家人,是一個學法、弘法的人;還要肯定自己是有深厚善根的人,否則就不可能學佛而想到出家,何況已經出家。一個有善根的人的責任,是與別人不同的。尤其是盡量避免與異性單獨談話,與異性相處,心中要保持高度危險的警覺,但也不可討厭,必須好好處理。


八、藏傳佛教三大寺的十二年教育課程

■ 十二年課程的內容和學習次第

師:十二年的課程是如何安排的?

丹:十二年的課程次第,以五部大論為主,包括了經律論三藏。此五部大論的學習次第如下:

(一)《釋量論》:法稱所著,屬因明學,講有關思考邏輯和辯論方法的訓練。

(二)般若部:有關《般若經》之註疏,如師子賢、龍樹、提婆等人之《般若經》註,其中最重要的是彌勒菩薩所著的《現觀莊嚴論》,這是發揮廣、中、略本《般若經》密意的重要著作。

(三)中觀部:以《中論》為主,包括《十二門論》和提婆的《四百論》,當然也不無《大智度論》的思想。

(四)《俱舍論》:研究以《俱舍論》為中心的阿毘達磨思想。

(五)律部:依一切有部律,而有四種律典:《毘奈耶》、《律本事》、《律上分》、《毘奈耶雜事》。

師:對這五部大論的學習、時間的分配和安排情形如何?

丹:(一)《釋量論》:《釋量論》是解釋因明學,討論思考邏輯和辯論方法的學科。有人認為這種思考辯論方法是通於外道的共法,但外道以之建立其學識,佛法則用它來斷煩惱。在西藏,對這部論的學習要花五年的時間,分出許多細部,綜為三類:

1.集類學:前三年所學。將各類佛法概念歸納起來,有略本、中本和廣本,由易而難。

2.因類學:學習一年。這是系統的邏輯學,非常繁瑣,不像「集類學」那麼簡單。

3.心類學:分析心之類別,除心、心所、真心、妄心外,至少將心分成七大範疇。

基本上,集類學、因類學、心類學所採用的宗義教相,不超出經量部和毘婆娑部小乘二宗的思想範圍,尚未用中觀、般若等大乘思想來加以限定。因此到了學習中觀時,必須將前面所講的全部否定掉,或者說,進行全面的重新認識。

(二)般若部:般若部是圍繞著《現觀莊嚴論》來學《般若經》,在學此論之前,先要學《道地論》。「道」是五道及菩薩道等概要性的解釋。「地」是菩薩十地,以及小乘九住地和緣覺所修的(包括麟角喻緣覺、合眾緣覺)。其實《道地論》是通俗性的課本,原則上沒有違背《般若經》和其他論書所講的菩薩修行道,只是細節性地一個一個條列出來再加以解釋。

之後還要學習教相宗義,判別內外教,內教中還要判別何者是真正的中觀見、何者墮邊見,這些都有概要性的解釋。

以《現觀莊嚴論》為中心的課程,共學四年,《中論》學二年,《俱舍論》學二年,律學一年,最初的《釋量論》要學五年,因基礎階段,要多花一點時間,如能學好的話,上來就會比較容易。這個基礎是很重要的關鍵所在,如學得好,即使沒有老師指導,全靠自學,亦可了解百分之五十的佛法,因為它的邏輯推理非常嚴謹,有了這個訓練之後,將可精確地掌握到微細的法義。


📝閱讀心得

我開始接觸佛法,應是參加法鼓山的禪訓班,之後也參加葛印卡、馬哈希等南傳佛法(隆波通一直未能成行),後來透過吳汝鈞、印順導師才接觸到藏傳佛法。

不過越深入佛法,越發現其爭議點,或某些解釋可能認為過於牽強。粗略而言,小乘認為佛陀是人,大乘則認為佛陀不是人。回歸現實面,現今時代依佛法達成解脫的人數百分比有多少呢?輪迴是否為讓人回歸體制內的假餌呢?

《力與交換模式》中提出「在他生前,佛陀的言行對統治階層與知識階層沒有造成任何影響。但到了後來,當統治階層與知識階層開始接受佛陀的教誨時,他們卻將佛陀的言行解釋為婆羅門教與奧義書哲學的延伸。就在那時候,佛教成為思辨性的、形而上學的體系。但我們必須說,那和真正的佛陀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商羯羅也屏斥佛敎關於輪迴的見解,認為佛敎教義當中根本沒有真正的輪迴主體,這樣説不通,事實上部派佛教教內不少教派也曾就此一問題發生多次爭論,現今不少佛學家已就此一問題作出回應。—維基百科

以前問過ChatGPT,既然有前世記憶是證明輪迴成立的重要依據,那有前世記憶是否違反緣起呢?如果有個主體輪迴,那是否違反無我?當時ChatGPT給的答案讓我豁然開朗,如同AI製圖擷取ABC三人的特徵混和(依他起),前世記憶也能說是ABC三人的記憶片段混合而成,就像不同串的序列斷裂再相互結合,斷裂大塊的序列(特徵、習氣)會很像資料來源(前世)。

換句話說,ABC捏成的D,本身既有延續ABC前身,但又是新的個體,轉世能說是從舊有資料中拼裝排序出來的新個體,但如此後世的業果也與今生無關?另外舊有資料的原始來源?這些又是另一串問題。

書中描述成為法師後的身分認同,也能看到意義的四大支柱:歸屬、使命、敍事、超然。僧團的歸屬感、弘法的使命感、觀修的敘事、止修的超然,但這是否也是種薛西弗斯式的賦予徒勞之意義感,又或者是種浮士德式的對解脫之無盡的追求呢?

或許該重新做個取捨,對於非佛教徒、唯物主義者而言,哪些佛法觀點對他們生活有所幫助,可能才是最實際的。

73會員
28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