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農溪自行車道漫遊 113.01.05(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清晨依然是陰冷的天氣,直到七點才出現陽光,查一下氣象資料:「宜蘭羅東天氣晴」,趕快揹起行囊牽著單車,搭火車前往羅東來去看落羽松,順便騎一趟「安農溪自行車道」

raw-image


上午八點半從板橋搭新自強列車,到達羅東車站已是上午十點,下車後沿196縣道,直接前往「安農溪自行車道」起點的「天送埤發電廠」,途中的林場肉焿、三星蔥油餅、卜肉一定不能少,就這樣東晃西晃走走停停,下午一點來到羅東林鐵的「天送埤車站」,經過這裡主要想先去探訪「天送埤發電廠」上游集水沉砂池的「九芎湖」!

raw-image


沿站前懷舊鐵道往西行,這是一條原森林鐵路走的鄉間小路,鮮少遊客前往,前行約一公里,快到破布烏堤防時,看到一整排泛黃的落羽松,這是三星鄉另一處落羽松秘境!

raw-image


到達「破布烏堤防」取左線產業道路,經過第一個上坡叉路直行,到達第二個上坡就看到「九芎湖」,從天送埤車站到這裡約二公里,這是一座位於山坳處的湖泊,算是電廠的上池,引蘭陽溪上游清水溪水到達此地,經沉沙過程後,作為「天送埤電廠」發電原水,此地環境清幽雁鴨成群,惟屬水利地管制區,僅能在圍牆外抬頭眺望!

raw-image


回程時遠眺蘭陽溪河床,辛勤的農民已開始整地種西瓜,希望今年風調雨順西瓜大豐收!

raw-image


返回天送埤接上台七丙線往南騎,到達10K轉彎處,左前方那條叉路,是前往「蘭陽發電廠天埤機組」的電力路,前行約500公尺就是發電廠了!

raw-image


進入電力路看到左側稻田中矗立兩棵高大的茄冬樹,那是天送埤有名的「夫妻樹」,聽說已有450多年歷史了,旁邊為昔日天送「埤」的埤塘所在,日本時代為建發電廠,將埤塘填平,如今已成為農田。2016年梅姬颱風來襲老樹被吹倒,但奇蹟般的再現生命力,如今又展現「夫妻樹」風華。相傳馬偕博士當年進入蘭陽地區傳教時,曾在此樹下幫村民拔牙看病!(參考導覽資料)

raw-image


前方是「天送埤發電廠」大門,每週一~週五可接受團體預約參觀,像我們這種散客只能在園區外望眼興嘆!

「天送埤發電廠」於大正11年(1922年)6月啟用取水口位於蘭陽溪與清水溪的交會處,主要攔截蘭陽溪上游的溪水,以及圓山發電廠尾水,透過引水隧道將溪水引入九芎湖沉沙後,提供電廠發電!

raw-image


「安農溪自行車道」逆騎起點在電廠大門左側的電力路53巷,終點位於羅東鎮與三星鄉交界處的歪仔歪橋!

raw-image


「安農溪自行車道」全長約15公里,全程沿安濃溪畔而行,沿途阡陌縱橫風景秀麗,聚落林立,是一條既輕鬆又休閒的單車路線!

raw-image


接著沿電廠圍牆外往前騎(1345、0K),很快的看到四根巨大的輸水壓力鋼管它是從九芎湖穿過拳頭姆山引水隧道,藉39.9公尺的高低差發電,尾水排入安農溪,作為下游三星、羅東、冬山、五結等地區農田灌溉使用!

安農溪原名「電火溪」(閩南語),1982年省政府主席林洋港先生視察時,有鑑於溪水提供豐富的水資源灌溉農田,安定農民生活,故將其改稱為「安農溪」

raw-image


車道旁建有一處「電力公園」,有「電火溪到安農溪的時光隧道」詳盡的導覽看板,讓我們騎行當中帶著故事一路看到底!

raw-image


前進中忽然看到安農溪上一座沒欄杆的簡易小橋不知它的作用如何?記得幾年前到日本北陸旅遊,在宇奈月湖上有一座沒有欄網的吊橋,那是專供猴子使用的「猴橋」。不知這座小橋是否具有讓猴子或石虎,往來兩岸的功能?

raw-image


自行車道沿稻田溪畔蜿蜒而行,水稻田完成整地準備播種,風吹竹響,很是逍遙自在!

raw-image


前方是安農溪上游第二座橋樑--「下湖橋」(1354、1.54K),這裡是「安農溪泛舟」的起點,過橋後有一座知名的「天山休閒農場」!

raw-image


安農溪全長17.2公里,自行車道15公里,泛舟路線由天山村下湖橋張公圍親水公園長約10公里,泛舟碼頭位於橋下右岸,設有簡易廁所!

raw-image


「安農溪自行車道」雖然狹窄,穿梭在田野河岸之間,但路上的指標非常明確,只要跟著走,保證不會迷路!

raw-image


這種田間小路,純樸自然,曾經牛車走過,現在鋪上柏油,兩側種上台灣欒樹,騎在其中輕鬆愉快!

raw-image


從「下湖橋」到前方的「雙賢二號橋」,坡度較陡,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是泛舟的挑戰區,淺灘急流充滿生命力(1402、3.16K),泛舟其中特別刺激過癮!

raw-image


這裡芒花夾道,景色與剛才不同,溫暖的冬陽,寬闊的視野,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raw-image


終於看見幾株中型的落羽松,再過幾年樹型長高長密,又將是一處欣賞落羽松的絕佳地點!

raw-image


前方是柑仔坑橋(1407、4.38K ),又稱「三星情人橋」,往左到三星市區,往右過橋到三星露營區,這個地區有許多「愛心裝置藝術」,休息平台上還有愛心座椅子,搭配美麗的落羽松,最適合情侶拍照與婚紗寫真!

raw-image


安農溪上經常看到攔河堰及水門設施,它具有調節取水位的功能,看到它表示一條灌溉圳道的起點!

raw-image


前方是橫跨安農溪上的「三星橋」(1417、6.64K ),從天送埤發電廠到這裡約6.5公里,穿過台九丙線後,即將到達有名的「落羽松秘境」

raw-image


旁邊這座是安農溪與萬富渠分流的攔河堰(1419、7.45K),從雙賢二號橋到這裡,河道由窄變寬,途中還經過三處堰提,此段距離約四公里,被泛舟業者稱為「驚險區」,每次橡皮艇經過攔河堰時,從高處滑下驚險萬分也最刺激

靠堤防這座藍色建築是「安農萬富電廠」,是再生能源發電政策下,利用安農溪水位高低差所興建的「微水力發電廠」,很特別!

raw-image


萬富渠旁邊是安農溪上著名的「落羽松秘境」(1421、7.83K ),藍天白雲綠草紅葉,它是這個季節最美麗的顏色!

raw-image


走入林中遊客非常多,雖然非假日但遊覽車還是一車車的來,避開人潮來一張筆直的落羽松林!

raw-image


這片長達500公尺的落羽松秘境,是民國80年所種植的,約有200棵,松針轉紅的秋冬季節有「宜蘭小歐洲」之稱,沿著自行車道往前騎,不能騎太快,要慢慢欣賞!

raw-image


離開「落羽松秘境」很快的來到「張公圍親水公園」(1432、10.28K),這裡也是安農溪泛舟的終點,此處大概位於「安農溪自行車道」的中央位置,再幾公里就到達終點了!

raw-image


不知不覺來到「安農溪驛站」(1437、11.4K),這裡是一處休憩點,也是「安農溪總體發展協會的服務基地」,它是一個志工團體,每月第一個週日是「河川日」,志工們會義務出來維護安農溪環境,其精神值得肯定!

raw-image


第一次騎安農溪許多景點都錯過了,看到前方粉紅色的「分洪景觀橋」(1446、14.32K ),知道錯失了到「安農溪分洪堰」看河流版的摩西分海景觀,下次有空再找找看!

raw-image


從三星橋一路騎來,行道樹很多種,有台灣欒樹、苦楝樹、流蘇、鳳凰花、落羽松、珊瑚樹、大葉欖仁等不斷變化,沿途欣賞不覺無聊。秋冬季有許多紅葉植物,從楓葉、大葉欖仁到落羽松等,前面這棵是今年看到最美麗的烏臼(1451、15.94K-),滿樹紅葉紅似火!

raw-image


來到「尾塹村社區發展協會」,這裡是一處休憩站,在此略作休息盥洗一下,尾塹村因位在大洲地區的尾端而得名,來到這裡表示自行車道終點快到了!

raw-image


前面是橫跨於羅東溪上的「歪仔歪橋」,昔日羅東林鐵經過的路線!

raw-image


下午三點終於到達「安農溪自行車道」歪仔歪橋的終點,從天送埤發電廠騎到這裡約一個多小時、17.84公里,這條自行車道真的很美很休閒,值得再次拜訪;離開歪仔歪橋沿196縣道復興路騎回羅東車站,總算完成一日單車漫遊羅東行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漢隆的沙龍
24會員
56內容數
陳漢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天氣漸暖又到平地櫻花「花旗木」盛開季節,尤其彰化二水花旗木旁鄰鐵道,整排粉紅色花朵美麗壯觀,現在正是大開時候,就來一趟花旗木、鐵道之旅,順便看看那條充滿歷史的八堡圳!
Thumbnail
2025/04/17
天氣漸暖又到平地櫻花「花旗木」盛開季節,尤其彰化二水花旗木旁鄰鐵道,整排粉紅色花朵美麗壯觀,現在正是大開時候,就來一趟花旗木、鐵道之旅,順便看看那條充滿歷史的八堡圳!
Thumbnail
2025/03/23
龍潭有一條三林自行車道,穿行在茶園、稻田的桃園台地上,純樸恬靜有別於河濱自行車道,順便探訪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美國路、石門大草坪、龍潭大池、武德殿及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Thumbnail
2025/03/23
龍潭有一條三林自行車道,穿行在茶園、稻田的桃園台地上,純樸恬靜有別於河濱自行車道,順便探訪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美國路、石門大草坪、龍潭大池、武德殿及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Thumbnail
2025/02/28
花蓮「兩潭自行車道」是」指的「七星潭」到「鯉魚潭」這條自行車道,全長約35.5公里,沿途除了兩潭外還有奇萊鼻燈塔、四八高地、太平洋公園、中華紙漿舊鐵道、水利生態步道等景點,全線穿越海岸、鄉間田野是條絕佳的單車休閒路線!
Thumbnail
2025/02/28
花蓮「兩潭自行車道」是」指的「七星潭」到「鯉魚潭」這條自行車道,全長約35.5公里,沿途除了兩潭外還有奇萊鼻燈塔、四八高地、太平洋公園、中華紙漿舊鐵道、水利生態步道等景點,全線穿越海岸、鄉間田野是條絕佳的單車休閒路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日暖風和,習習涼風輕柔地拂過雙頰,還來不及道謝,下一縷輕風隨即又吻過項背。我任由心緒在此起彼落的鳥語蟲鳴間翱遊。
Thumbnail
日暖風和,習習涼風輕柔地拂過雙頰,還來不及道謝,下一縷輕風隨即又吻過項背。我任由心緒在此起彼落的鳥語蟲鳴間翱遊。
Thumbnail
二月的下午四點多是夕陽最好的時候,下次再來不知道什麼時候。
Thumbnail
二月的下午四點多是夕陽最好的時候,下次再來不知道什麼時候。
Thumbnail
萬雲在渺渺茫茫的迷途中,被一陣風柔柔推助,便能行千里樂歸去。望著手機視頻上的雪景,不禁想到,冬末逢寒意鋪蓋不展,來日回暖重啟,遲早別了過去,得以喚回滿春容光,開豔璀璨心。 出了家門,騁馳的路上,天色暗沉了下來,有些人開啟了燈光照耀,就能平安行朗路。抵達店面,勞勞碌碌,等清閒無事做,就喝起蜂蜜,卻有
Thumbnail
萬雲在渺渺茫茫的迷途中,被一陣風柔柔推助,便能行千里樂歸去。望著手機視頻上的雪景,不禁想到,冬末逢寒意鋪蓋不展,來日回暖重啟,遲早別了過去,得以喚回滿春容光,開豔璀璨心。 出了家門,騁馳的路上,天色暗沉了下來,有些人開啟了燈光照耀,就能平安行朗路。抵達店面,勞勞碌碌,等清閒無事做,就喝起蜂蜜,卻有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33秒走不完一個和平路口,剩下的斑馬格躍上我身,讓胡思亂想隨清晨疾馳而過,輾軋城市的車聲,以輕蹄以清冷以灰霏微雨。
Thumbnail
33秒走不完一個和平路口,剩下的斑馬格躍上我身,讓胡思亂想隨清晨疾馳而過,輾軋城市的車聲,以輕蹄以清冷以灰霏微雨。
Thumbnail
四月中的台東市,自行車道旁散步的阿姨掀起上衣搧風,我也打算撐陽傘騎單車,只要不是下雨的日子,風已經不再涼。 等很久的這天,終於要上山吹冷氣,車開往關山的台九線上,持續暖風,進入南橫後緩緩上升的海拔,才開始感覺到溫度下降。一路開著窗,仔細感受繞在山路時溫度的變化,也是因為冷氣只有在下雨或晚上才會
Thumbnail
四月中的台東市,自行車道旁散步的阿姨掀起上衣搧風,我也打算撐陽傘騎單車,只要不是下雨的日子,風已經不再涼。 等很久的這天,終於要上山吹冷氣,車開往關山的台九線上,持續暖風,進入南橫後緩緩上升的海拔,才開始感覺到溫度下降。一路開著窗,仔細感受繞在山路時溫度的變化,也是因為冷氣只有在下雨或晚上才會
Thumbnail
春節連假最後幾天來到戀戀天湖,飄著雨搭完帳篷,天氣又超級冷~~~只有6-7度🥶一直身處在雲霧中有點可惜,晚上睡覺時一直有貓咪來拜訪😅可能太冷想來取暖吧~
Thumbnail
春節連假最後幾天來到戀戀天湖,飄著雨搭完帳篷,天氣又超級冷~~~只有6-7度🥶一直身處在雲霧中有點可惜,晚上睡覺時一直有貓咪來拜訪😅可能太冷想來取暖吧~
Thumbnail
冬日的朝暉終於肯從已陰霾重重好幾天的灰色天空裡探出頭來~這天,我行了善💛,也回到了從前...
Thumbnail
冬日的朝暉終於肯從已陰霾重重好幾天的灰色天空裡探出頭來~這天,我行了善💛,也回到了從前...
Thumbnail
清晨依然是陰冷的天氣,直到七點才出現陽光,查一下氣象資料:「宜蘭羅東天氣晴」,趕快揹起行囊牽著單車,搭火車前往羅東來去看落羽松,順便騎一趟「安農溪自行車道」!
Thumbnail
清晨依然是陰冷的天氣,直到七點才出現陽光,查一下氣象資料:「宜蘭羅東天氣晴」,趕快揹起行囊牽著單車,搭火車前往羅東來去看落羽松,順便騎一趟「安農溪自行車道」!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