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的戒茂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四月中的台東市,自行車道旁散步的阿姨掀起上衣搧風,我也打算撐陽傘騎單車,只要不是下雨的日子,風已經不再涼。


等很久的這天,終於要上山吹冷氣,車開往關山的台九線上,持續暖風,進入南橫後緩緩上升的海拔,才開始感覺到溫度下降。一路開著窗,仔細感受繞在山路時溫度的變化,也是因為冷氣只有在下雨或晚上才會涼,這天氣就省了。 霧鹿過了一段,在明隧道裡等待管制放行,這時海拔700的風帶著一旁利稻溪的水氣,很好入眠,於是熄火小睡,補一下遠足前一晚的失眠。副駕的文儀和後座的Sumah似乎剛進南橫不久就昏迷,車停之後反而從夢裡歸來,表情滿足的說風好涼啊~

谷水潺潺,似乎用聽的就能讓人感覺清涼。

睡睡醒醒的等著,正午已過,前面原先打算當日來回的車決定掉頭。再睡再醒,對向車出現,等待的車陣重新發動引擎,低速經過崩塌的施工處,灰白的山壁和工人,與前方蓊鬱的山形成對比。幾年前往合歡山的台14甲,看著車道旁的坡地高度開發,對面的山因爲沒有車道難以靠近,維持著無人打擾的天然林。當時想,也許對山保持距離也是一種愛吧!

車過利稻部落又過摩天,在栗園的路邊沒有發現登山口,但對向不遠處的停車區暗示附近有熱門景點。就在路邊的缺口,一小段像旋轉樓梯的上坡後涼亭出現,戒茂斯的起登點,Haimus指山肉桂很多的地方。在巨木下冠儒帶大家進行簡單的入山儀式,拿出葛莉的兩年梅釀,指尖蘸酒,敬天、敬地、敬萬物的靈,祈求這一趟山行出入平安,也讓身體知道,我們要出發囉~


戒茂斯的山徑裡,樹幹上到處是毛茸茸的苔蘚,伸手一摸,粗糙乾燥,樹枝上到處掛著松蘿,細細淺淺的綠,有些落在地上,撿了一小團當衛生紙,一樣乾鬆。梅雨季開始前,森林裡瀰漫著等待降雨的氛圍,到新武呂溪時,溪水旁的樹多了一點鮮豔的綠,淺緩的溪流,與10幾度的夜溫,正是中海拔親切溫柔的季節。即使是熱門路線,平日上山還是能享受無人的空寂幽靜,偶爾僅剩一行人腳步規律的節奏,沈沈的踩著落葉或松針,搭上輕盈的鳥鳴。

晚上的營地就在溪的不遠處,找了一處平坦的空地,在兩棵樹間拉起營繩,Sumah用工程蝴蝶結做中間繩圈,讓小J把營繩催緊,搭好天幕再稍微整理地面鋪上地幕,然後放睡墊,躺進去,山上的家就完成了。走出帳篷幾步就能到廚房,石板砌成的L型駁坎流理臺有文儀在切蘋果,左邊巨木下的石階是冠儒的料理台,前一晚鋼盆試煮白飯失敗後決定今天吃麵,菜單是葛利開的蔬食白醬和腐竹紫菜湯。入夜後不算太冷,就算忘了帶外套,有羽絨背心加雨衣就能撐住。喝完溫暖的熱湯後,輪杯時間再拿出入山時的梅釀,只需要一個鋼杯就可以讓每個人說話,今晚的主題是:最近印象深刻的野外體驗。但我的日子乏善可陳,已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只能重提2018在宿霧的月升沙蚤之夜。

今晚滿月前夕的月光,像探照燈搖晃樹影穿透巨木林間。月色太美的時候,偶爾會懷疑這是攝影棚裡的燈,我們都是楚門。

這次一起散步新武呂溪的小夥伴,六人裡有一半是登山學校輔導員,文儀走過內本鹿,阿茂是冠儒的實習考核官,山下留守人是葛利,我謹代表一般民眾,備受照顧。從登山杖拿法、上下坡的步伐還有上山前的裝備檢查......,本來想偷渡15度的睡袋,被葛利發現後立刻挑出來丟到角落,海拔2200的凌晨大約10度,躺在她0度睡袋加露宿袋裡,微微出汗,雖然沒有睡著,但心裡和身體都覺得溫暖。
醒著的夜晚,聽見聲音畫面就會自動生成,山羊角鴞黃喉貂和不知道什麼,彷彿圍著帳篷竊竊私語。手機傳來兩次震動聲,貼著地面的背感覺到輕微的晃動,隔天才知道壽豐有規模6.3的地震。收到訊息前,我們存在獨立的時空裡,蹲在泥地旁研究行蹤交錯的精靈足跡。


原路折返的回程上,踩著雨鞋踏水過溪,等待後方小J和阿茂脫鞋再穿鞋,貼心的隊友趁機觀察自然,避免等待造成壓力。於是山神派出精靈現身轉移大家注意力,一團圓圓的鬃毛在樹叢間扭來扭去,文儀發現時不敢發出聲音,手指著前方腳步踉蹌,驚訝的力道讓她失去重心,差點坐下。啊!是長鬃山羊,初次見面,興奮又靦腆,已經不是害羞的拔退就跑,而是退幾步轉身離開後又反覆回眸,最後走在倒木上的背影把我一部分的心思也帶走了。

謝謝毛茸茸的戒茂斯,與讓此趟成行的一切努力和契機。

長鬃山羊

長鬃山羊

新武呂溪

新武呂溪






內容總結
戒茂斯、新武呂溪
0
/5
avatar-img
6會員
40內容數
和身邊各種形式的存在所建立的友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rysta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似乎可以開始掌握一點進入聊天情境的方法: 首先,必須仔細聽正在談論的話題,不被自己的思緒和評價打擾,如果跟上了就給出直接的回應,感覺到什麼的表情或語助詞。中途冒出可以搭上話題的想法時,先記著,才能在別人說話告一段落時接上。 跟生活和喜好接近的人聊天,是一種初階練習,因為平時就備著很多可以回應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一個古老的問題 隱約知道總是會逃避某些情境 但害怕的究竟是裡面的什麼 我想知道
你說 與人類同步的世界太擠 吃飯 入夢都要排隊 於是決定錯開群眾 獨自逆行
有時傷害並非蓄意
似乎可以開始掌握一點進入聊天情境的方法: 首先,必須仔細聽正在談論的話題,不被自己的思緒和評價打擾,如果跟上了就給出直接的回應,感覺到什麼的表情或語助詞。中途冒出可以搭上話題的想法時,先記著,才能在別人說話告一段落時接上。 跟生活和喜好接近的人聊天,是一種初階練習,因為平時就備著很多可以回應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一個古老的問題 隱約知道總是會逃避某些情境 但害怕的究竟是裡面的什麼 我想知道
你說 與人類同步的世界太擠 吃飯 入夢都要排隊 於是決定錯開群眾 獨自逆行
有時傷害並非蓄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雖然今天陽光很燙 但在竹山、名間附近的綠色隧道、綠色長廊騎車 還蠻涼快 早餐吃太飽 看到不少美食都吃不下 最後居然為了躲太陽而吃麥當勞 還好有吃了虱目魚碗粿 生平第一次品嘗 十分美味 連醬油膏都不用加 可以吃吃看 位在 #井仔腳鹽田 不知道為什麼 經過蒜頭時有
Thumbnail
炎炎夏日躲在家中吹冷氣避暑,會讓新陳代謝愈來愈緩慢,於是來個反其道而行,走進陽光裡、走進深林暢快淋漓流汗去。 我們早上七點半從中和出發,走新北環快接重陽橋,行經仰德大道,車子先停在田尾湖附近的免費停車場,此行的目的地是絹絲瀑布。 走了一小段菁山路,看到路標才知道菁山吊橋正在維修中,若依現場地圖指
Thumbnail
2024-0630 參加屏東的山麻雀保育工作坊 正文說好久沒去那瑪夏, 趁這個機會去走走, 所以報名參加 炙熱天氣....還好坐在車子裡冷氣幫忙降溫, 蠻舒服的,高速公路上拍一張清天白雲,心情蠻不錯的 不過心想大家車子再跑,冷氣再開, 不知道會讓周遭的溫度升高多少!!?? 途中路
Thumbnail
4月中開始,其實就已經明顯感受到氣溫上升,不開冷氣真的受不了。這幾年大家應該特別有感,夏天比以前更熱,而且時間更長,幾乎長達半年以上都是處於高溫炎熱。而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以後可能只剩漫長的夏天、短短的冬天及不明顯的春秋兩季。不管如何,今年夏天才開始沒多久,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日本苗場滑雪之旅⋯⋯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時隔兩個月再度換上登山鞋爬山去 我天氣漸漸炎熱 少了溼冷躲雨 似乎是適合爬山的天氣 多了豔陽高照 也似乎是不適合的爬山的天氣
Thumbnail
33秒走不完一個和平路口,剩下的斑馬格躍上我身,讓胡思亂想隨清晨疾馳而過,輾軋城市的車聲,以輕蹄以清冷以灰霏微雨。
01/25/2021 潮濕 陰雨連連的台北,終於露出陽光。 一早我就到了平溪,準備登山。 登山口竟然下著細雨。 我沒穿雨衣,逕自走入山徑. 一頭鑽進林中, 潮濕的山徑上,空無一人。 茂密的森林,低海拔的林相。 溫暖而潮濕。 不像在爬山,反而像在一個綠色的山洞中前進。   高山
10/27/2013 時序入秋,台北的溫度突然下降,清晨六點騎著車出門,不禁縮著頭,天氣真的有點冷。 原本前兩天就想一個人上山走走。 山沒爬成,變成摩托車大修,在往登山口的路上,明顯的感覺車子不對勁了。 趕緊調頭下山,沒多久車子就熄火,雖然木柵路上機車行林立,我卻堅持著要到熟識的車行修車。
Thumbnail
清晨依然是陰冷的天氣,直到七點才出現陽光,查一下氣象資料:「宜蘭羅東天氣晴」,趕快揹起行囊牽著單車,搭火車前往羅東來去看落羽松,順便騎一趟「安農溪自行車道」!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雖然今天陽光很燙 但在竹山、名間附近的綠色隧道、綠色長廊騎車 還蠻涼快 早餐吃太飽 看到不少美食都吃不下 最後居然為了躲太陽而吃麥當勞 還好有吃了虱目魚碗粿 生平第一次品嘗 十分美味 連醬油膏都不用加 可以吃吃看 位在 #井仔腳鹽田 不知道為什麼 經過蒜頭時有
Thumbnail
炎炎夏日躲在家中吹冷氣避暑,會讓新陳代謝愈來愈緩慢,於是來個反其道而行,走進陽光裡、走進深林暢快淋漓流汗去。 我們早上七點半從中和出發,走新北環快接重陽橋,行經仰德大道,車子先停在田尾湖附近的免費停車場,此行的目的地是絹絲瀑布。 走了一小段菁山路,看到路標才知道菁山吊橋正在維修中,若依現場地圖指
Thumbnail
2024-0630 參加屏東的山麻雀保育工作坊 正文說好久沒去那瑪夏, 趁這個機會去走走, 所以報名參加 炙熱天氣....還好坐在車子裡冷氣幫忙降溫, 蠻舒服的,高速公路上拍一張清天白雲,心情蠻不錯的 不過心想大家車子再跑,冷氣再開, 不知道會讓周遭的溫度升高多少!!?? 途中路
Thumbnail
4月中開始,其實就已經明顯感受到氣溫上升,不開冷氣真的受不了。這幾年大家應該特別有感,夏天比以前更熱,而且時間更長,幾乎長達半年以上都是處於高溫炎熱。而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以後可能只剩漫長的夏天、短短的冬天及不明顯的春秋兩季。不管如何,今年夏天才開始沒多久,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日本苗場滑雪之旅⋯⋯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時隔兩個月再度換上登山鞋爬山去 我天氣漸漸炎熱 少了溼冷躲雨 似乎是適合爬山的天氣 多了豔陽高照 也似乎是不適合的爬山的天氣
Thumbnail
33秒走不完一個和平路口,剩下的斑馬格躍上我身,讓胡思亂想隨清晨疾馳而過,輾軋城市的車聲,以輕蹄以清冷以灰霏微雨。
01/25/2021 潮濕 陰雨連連的台北,終於露出陽光。 一早我就到了平溪,準備登山。 登山口竟然下著細雨。 我沒穿雨衣,逕自走入山徑. 一頭鑽進林中, 潮濕的山徑上,空無一人。 茂密的森林,低海拔的林相。 溫暖而潮濕。 不像在爬山,反而像在一個綠色的山洞中前進。   高山
10/27/2013 時序入秋,台北的溫度突然下降,清晨六點騎著車出門,不禁縮著頭,天氣真的有點冷。 原本前兩天就想一個人上山走走。 山沒爬成,變成摩托車大修,在往登山口的路上,明顯的感覺車子不對勁了。 趕緊調頭下山,沒多久車子就熄火,雖然木柵路上機車行林立,我卻堅持著要到熟識的車行修車。
Thumbnail
清晨依然是陰冷的天氣,直到七點才出現陽光,查一下氣象資料:「宜蘭羅東天氣晴」,趕快揹起行囊牽著單車,搭火車前往羅東來去看落羽松,順便騎一趟「安農溪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