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包租公應該是很多財富自由的選項之一,有好幾棟房子穩穩收租是很多人躺平的目標。但其實在投資真實房產時,還有另一種選擇可以讓你當包租公,也就是投資REITs,房地產投資信託(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簡稱REITs)。
REITs是一種由多個投資者出資形成的基金,主要用於投資和經營各種不動產項目,如辦公大樓、商場、酒店和住宅等。報酬率主要來自這些不動產產生的租金和價差產生的收益。其最大的特點在於REITS有被規定每年應將當年度 90% 收益以股利形式發放給股東投資者,所以收入會相當穩定。
REITs的特點是它同時具備股票和債券的特性,是股債平衡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可以視作第三種資產配置的選擇,降低風險。好處是同時可以享有價差跟股息的獲利,報酬率可以到7-8%,配息率則有3-4%。此外免收證券交易稅,在台灣還可以免繳二代健保。缺點就是流動性差,然後跟不動產市場景氣有高度相關,所以不是跟債券一樣幾乎無風險。
其實還蠻多人會把買REITs等於輕鬆當包租公這件事情劃上等號。強調的論點包含,買房的流動性差、需要大筆資金,還要親力親為當房東,但REITs的流動性好,需要資金低,可以分散風險不會全投在同一個物件上等等。但我自己覺得REITs只是獲利來源是房地產,不等於REITs就是包租公,REITs只是投資的一種工具,但不等於你當了包租公。因為包租公的房子是可以收回來自己住,但REITs就是投資工具而已。所以來比較兩者其實是不太一樣的。應該去拿REITs跟股票、債券進行比較,可以參考下表:
臺灣目前在台股市場,只有7檔REITs可以購買,包含土銀富邦R1(01001T)、土銀國泰R1(01002T)、兆豐新光R1(01003T)、土銀富邦R2(01004T)、兆豐國泰R2(01007T)、王道圓滿R1(01009T)和京城富樂R1(01010T)。並且這些REITs以投資商辦、商場為主,較為扁平。所以流入資金不足,流動性很差。
所以要購買的話,更推薦瞄準海外資產為主的REITs ETF,但台股市場的話也只有三檔,就是復華的FH富時不動產(00712)、群益道瓊美國地產(00714)、富邦入息REITs+(00908),不過好處是計息部分計入海外所得,不會課稅。
其實美股市場的REITs的投資比台灣的REITs多元很多,投資的房地產項目多,而且也不會受到台灣法規的限制,所以是比較健全的投資選項。
要直接買REITs的話,可以購買鎖定無線基地臺租客的AMT、鎖定零售業租客並且月配息的O、巴菲特爺爺投資的STOR等等。而要買ETF的話,則有VNQ、USRT、IYR等選擇。(想要的話也可以買VNQI,就是除去美國市場的REITs ETF,達到避險目的,或購買全球房地產ETF REET)。方法的話看是用複委託還是海外券商購買都行。
在了解REITs是什麼之後,我應該會做的選擇是,先把REITs跟當包租公這件事情切開,並把它作為我資產配置的其中一環。在標的部分可能會鎖定用複委託購買VNQ配一點點VNQI,進行避險,或看報酬率買入一些REET。有多餘資金再配一點點到台灣的REITs ETF,個股部分則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