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是驅動股價的要件,但投資人不會知道市場心理趨向,無法知道其他人在想什麼,不知道大戶或外資會做什麼盤算,而只能從客觀環境來推測,景氣、資金、股價等各種條件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對心理因素形成正面影響,例如季節時序在年初有利於心理因素朝正面發展,景氣好轉可以使心理預期樂觀,企業獲利成長、資金充沛、報酬率升高(股價降低)、產業創新、市場需求升高......等都有利心理因素,越多有利的客觀因素,越有機會讓心理因素正向發展,繼而推升股市可以有上漲的空間,所以思考的問題是客觀因素是否有利於股市,而不是試圖猜測市場心理在想什麼。
市場新聞的觀點經常是和上述邏輯相反,看到股價上漲而猜測大家認為前景看好,由股價漲跌來解讀客觀因素是否好轉,例如股市表現較好而推測可能會降息,股價表現較差就認為還會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實際上股價的波動可能是與前景無關的投機因素影響,並非客觀前景改變,因此用股價來解讀前景可能做出錯誤判斷,例如近期看到許多個股在選舉前拉高股價,但大戶在股價拉高後減碼,大戶拉高出貨比較像是投機操作,並非看好基本面前景,如果投資人因為股價拉高而誤判前景樂觀,就會掉入投機陷阱而套牢在相對高價區。
市場心理固然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但其中有許多陷阱,有些是貪婪或恐懼情緒造成的風險,有些是投機大戶刻意設下的陷阱,在市場氣氛熱絡時這些風險經常被視而不見,投資人不會察覺是否有貪婪情緒,不覺得有投機陷阱,這時候最好的方式是將專注力轉向客觀因素思考,看看景氣數據、股市基本評價等,比較不會過度樂觀而踏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