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惡念而不為,是身而為人最大的誠意

2024/01/2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而為人,肯定是複雜的。我們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惡的一面。我們受教育,知道的事情那麼多,歷史課本一翻開,全是罪責、邪惡的故事。文學深耕人性,於是發現人能良善至極,也能邪惡至底。


突逢事件,善於解決問題的大腦,必定會在瞬間給於諸多選項,供我們挑選。每個行為都可以標上善惡,甚至可以細分成大善、小善、小惡、大惡。分門別類的瞬間,會對自己產生大惡路徑的思維產生罪惡感。多麼奇怪呀,我們從小學習,就是為了懂更多知識,讓自己更聰明,卻也因此對自己是善是惡,感到糾結痛苦。


事實是,一念之間,為與不為,都是個人的選擇。


人類對於惡,其實是很執迷的。君不見各式書籍、電影、漫畫、動畫⋯⋯諸多藝術作品,也都在探究人性的黑暗會以多少不同的方式展現。


因為我們想為善,人性的黑暗面卻像影子一樣,緊緊巴著我們期望善的心,只因一體兩面。於是我們好奇而不敢承認,不接受自己在向善的當下,也想向惡。


這就是人之所以矛盾的原因。


在我心裡,惡念是無法根除的。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意識到惡念之後,拒絕行使惡念,「不」說多了,這個慣性留在腦海裡,這條路徑就被封死了。


於是腦海會產生的惡念又少了一條。


但這個過程也會後退。舉個例子,我們認為與人為善是好事,漸漸封住對人惡言相向的路徑。然而,我們總有可能被惡言相向。於是這條路徑的燈,又亮了。路口封死,路燈卻明晃晃,引誘我們拆除路障,大膽踏入為惡的路。


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說「心有惡念而不為,是身而為人最大的誠意」。


我們必須要意識到這條路的存在,並且在心裡做第一次的選擇——把路口封死。然後再做第二次的選擇——當路燈亮了的時候,不要被誘惑而拆除路障。然後是第三次、第四次⋯⋯直到,那條路的路燈,燈泡漸毀,無法再用暖暖黃光誘惑我們。直到,我們足夠強大,能望著微弱光亮,平靜轉頭。


一次次的試煉,都是考驗身為普通人的我們,能不能堅定為善的考驗。


因為我們只是人,我們只是普通人,我們都是普通人。


辛苦了,所有持續堅定的普通人。


心有惡念而不為,就是最了不起的功德了。



11會員
33內容數
閱讀,是打開生命的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