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更像你自己

讓你更像你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獨特的工作,唯一的人生,無人能和你競爭,也無從和別人比較,你要做的只是傾聽自我,發現和實現你更多的內在本質,讓你「更像你自己」。

 

一本精緻的詩集,一個醫師朋友所送。近百首的新詩,是他十年來的心血結晶。印量三百本,自費出版,只送給親朋好友。

他並不是什麼知名的詩人,但可是一位有名的外科醫師。外科醫師寫詩,是為了自娛,抒解工作壓力,或者附庸風雅?他可不這樣認為。

有一次和他聊天,發現他把他寫的詩看得比他發表的醫學論文還重要,也更有價值。他的說法是:做為一個外科醫師,他其實是可有可無的,因為世界上少了他這個外科醫師,還是有其他外科醫師會用同樣的手術方法、開出同樣的藥方去治療那些病人。但如果他沒有寫這些詩,世界上就不會出現這些詩,也沒有人會寫出跟他一模一樣的詩。

他的意思我瞭解。外科醫師這個角色是可以被取代的,除非自己獨創什麼特殊的治療方法,否則你會的別的外科醫師也會,你做的別的外科醫師也能做。但詩人就不一樣,即使寫的詩再爛,那也是獨一無二的,是來自自己的創造。

在窗前翻閱詩集,逐漸被他敏銳而奇異的心思所吸引,我彷彿看到一縷獨特的靈魂在那裡低聲吟哦,他在唱自己的歌,自譜自彈自唱的生命之歌。

年輕時候喜歡問「我是誰?」這個問題,並決定成為「我自己」。但到底什麼是「我自己」呢?又要如何成為「我自己」呢?也曾經閱讀古聖今賢的著作,希望從中得到一些靈感和借鏡,而確實,我也得到不少啟發。直到有一天,我讀到下面這個故事:

朱西亞是一個偉大的猶太教拉比(牧師),臨死前對門徒們說:「我怕在我抵達天堂時,他們問我的一個問題。」

「他們會問您什麼呢?」門徒們都急切地想要知道。

「我不怕他們問我:『朱西亞,為什麼你不像摩西呢?』」朱西亞說:「我怕的是他們問我:『為什麼你沒有更像朱西亞呢?』」

摩西這位偉大的先知與英雄,是很多猶太人模仿與效法的對象,朱西亞不怕上帝問他為什麼不像摩西,因為他是他,摩西是摩西,他要做朱西亞。那「朱西亞」是什麼呢?這有待他去創造、去發揮,但沒有一個人能夠充分發揮他的潛能,他的獨特性總是比可能的少一些,而這正是他害怕上帝問他的問題。

朱西亞的故事終結了我的見賢思齊。別人再好,那也是別人,追隨別人的腳步前進,不會留下足跡,要成為「我自己」,就要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走自己的路。相信造物主既然賦予我們獨一無二的形體,就是期待我們去完成獨一無二的工作,這些工作只有你能做,如果你不做,就永遠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它們是無法取代的,不能被複製的。而這個,就是我的路,我的自我實現。

也許是出於這樣的認知,而使我離開了醫學,走上寫作之路。這不僅是我想要的,而且也讓我擺脫了我不想要的——不必和別人從事無謂的競爭。

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愛迪生,還是有人會發明電燈;如果沒有克利克,還是有人會發現DNA的雙螺旋體結構;因為當時世界各地都有好幾路人馬在從事同樣的工作,愛迪生和克利克之能脫穎而出,只是比別人搶先一步而已。

所有可能被取代、可以被複製的工作裡,都充滿了競爭。但像我現在在寫這篇文章,有誰會「搶先一步」寫出跟我一樣的內容呢?我不寫,世界上就不會有這篇文章,它是獨一無二的。既然是唯一的,那我就不必煩惱有什麼競爭的敵手,我可以輕輕鬆鬆地寫,優哉游哉地寫。

這就是我要的:獨特的工作,唯一的人生,無人能和我競爭,也無從和別人比較,我要做的只是傾聽自我,發現和實現我更多的內在本質,讓我「更像我自己」。

在看完了醫師朋友的詩集後,我想他是幸福的。他不是第一,但卻是唯一,而這正是他的幸福與價值所在。

歡迎光臨刊登我所有文章的個人網站

https://ycwang-world.com/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5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我們能像看電影般以類似「全知」的觀點來看待身邊的人,曉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不久就會因車禍而慘死,自己的父親幾年後就會因心肌梗塞而猝死…,而我們又無法改變這樣的命運時,那唯一可做的也許是趁「大家還活著」的短暫而美好的時光裡,彼此好好珍惜,好好相愛吧。
沒錯,「人生是不斷追尋與發現的過程」,但我們不能只專注在如何發現與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應該多花點時間去思考「如何被發現」,讓人家發現你的優點,特別是能得到貴人的賞識與提攜,那比自己悶著頭苦幹,不僅事半功倍,甚至還能帶你進入原先意想不到的境界。
我們也許可以說,在人類社會裡,既不是「柔弱勝剛強」,也不是「堅硬勝柔軟」;而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柔軟,在另一些情況下,則需要剛強。而更進一步說,我們做人要柔軟,要有一顆溫柔的心,懂得體諒、包容別人;做事則要剛強,要有不變的信念和毅力。這應該也是一種「外柔內剛」吧?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來到我心靈圖書館的悲傷檔案室,盤點我有過的悲傷。然後像圖書館整理它的藏書般,我仔細清理、裝幀、分類、歸檔我的悲傷,雖然規格不一,顏色有別,但在細心整理後,終於讓它們有了一種讓我感到滿意的秩序。 就像聖托馬斯所說:「美是秩序的光彩。」我將我的悲傷納入秩序,因而發現它們的多彩與美麗。
菜根不只越嚼越有勁、越香甜,還另有隱義:所有的東西都有它們各自的根,菜有菜根,每個人的人生也都有它的根:一是父母給我們的遺傳基因,一是我們後天形成的各種觀念;前者難以改變,但後者則有賴自己培養。《菜根譚》裡有很多人間修行、待人處世的精闢觀點及作法,若能好好地消化吸收,正可以厚植與壯大自己生命的根柢。
對老人來說,來日已不多,何必再把時間浪費在別人感興趣的事情上頭?對年輕人來說,來日方長,但只有當你關心的事情跟多數人不一樣時,你才能有跟他們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我們能像看電影般以類似「全知」的觀點來看待身邊的人,曉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不久就會因車禍而慘死,自己的父親幾年後就會因心肌梗塞而猝死…,而我們又無法改變這樣的命運時,那唯一可做的也許是趁「大家還活著」的短暫而美好的時光裡,彼此好好珍惜,好好相愛吧。
沒錯,「人生是不斷追尋與發現的過程」,但我們不能只專注在如何發現與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應該多花點時間去思考「如何被發現」,讓人家發現你的優點,特別是能得到貴人的賞識與提攜,那比自己悶著頭苦幹,不僅事半功倍,甚至還能帶你進入原先意想不到的境界。
我們也許可以說,在人類社會裡,既不是「柔弱勝剛強」,也不是「堅硬勝柔軟」;而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柔軟,在另一些情況下,則需要剛強。而更進一步說,我們做人要柔軟,要有一顆溫柔的心,懂得體諒、包容別人;做事則要剛強,要有不變的信念和毅力。這應該也是一種「外柔內剛」吧?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來到我心靈圖書館的悲傷檔案室,盤點我有過的悲傷。然後像圖書館整理它的藏書般,我仔細清理、裝幀、分類、歸檔我的悲傷,雖然規格不一,顏色有別,但在細心整理後,終於讓它們有了一種讓我感到滿意的秩序。 就像聖托馬斯所說:「美是秩序的光彩。」我將我的悲傷納入秩序,因而發現它們的多彩與美麗。
菜根不只越嚼越有勁、越香甜,還另有隱義:所有的東西都有它們各自的根,菜有菜根,每個人的人生也都有它的根:一是父母給我們的遺傳基因,一是我們後天形成的各種觀念;前者難以改變,但後者則有賴自己培養。《菜根譚》裡有很多人間修行、待人處世的精闢觀點及作法,若能好好地消化吸收,正可以厚植與壯大自己生命的根柢。
對老人來說,來日已不多,何必再把時間浪費在別人感興趣的事情上頭?對年輕人來說,來日方長,但只有當你關心的事情跟多數人不一樣時,你才能有跟他們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