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則非常有趣而又發人深思的故事: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五百周年的一九九二年,美國各地舉辦了很多紀念活動。有一位小學老師在對學生講了哥倫布的事蹟後,要每個學生都寫一篇心得報告。有個學生寫的報告如下:
當哥倫布的探險船隊橫越大西洋,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登陸時,他看到一群土著。哥倫布和土著彼此都感到非常驚訝。哥倫布問:「這裡是美洲嗎?」土著的酋長回答:「是的。」哥倫布又問:「我想你們就是印地安人,是嗎?」酋長回答:「是的。」然後反問:「我想你就是克里斯多夫‧哥倫布,是嗎?」哥倫布驕傲地說:「沒錯,我就是。」於是,酋長轉身對他的印地安同胞說:「一切都完了!我們終於被發現了。」
真是童言無忌。但不管真假,這個故事卻也提醒我們:對每件事情都可以從兩個完全相反的角度去看,有人發現,就有人被發現,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歐洲人來說,是一件值得驕傲與慶祝的大事;但對被發現的印第安人來說,卻是一個不幸悲劇的開端。對同一件事,是要高興地慶祝還是愁苦地哀悼,那要看你是什麼人、又從什麼角度去思考。
為了紀念和慶祝,美國將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訂為「哥倫布日」。但就在五百周年紀念日時,加州的柏克萊卻在反思之後,帶頭主張應該將「哥倫布日」改為「原住民日」(就好像有人主張應該將自己的「生日」改為「母難日」)。到二○一九年,全美已經有十個州和一百多個城市以「原住民日」去取代「哥倫布日」。在名稱隨著看法改變後,要怎麼去「紀念」,顯然也會有不同的重點。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很多人喜歡說:「人生是不斷追尋與發現的過程」,不管你是在東奔西走或閉目苦思,無非都是想去追尋什麼、發現什麼;這的確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可能成為「被」別人追尋與發現的目標?當你為自己發現了什麼而得意忘形時,不要忘了如果你被國稅局、詐騙集團、愛情騙子或江洋大盜發現時,那恐怕也會「一切都完了」。當然,被發現並非都是倒楣的事,更多時候可能反而會讓你因此而飛黃騰達,譬如被識貨的伯樂發現你正是他在尋找的未來千里馬,或是被商業巨子發現你是他可以託付事業的乘龍快婿,那你的人生顯然就會整個改觀。
所以,上面那句話應該改為「人生是不斷追尋、發現與被發現的過程」,才顯得完整,而當我們能從發現與被發現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思考生命追尋的問題時,也才能有較高超與圓熟的看法和布局。
就拿哥倫布的生命追尋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