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
偶有收獲,但大半本的空話遠多於重點,另半本的業界生態不在台灣。對編劇業的用處我不大確定,但在我讀過的書中排名靠後。對寫作的用處:讀完以下微量筆記就夠了。
角色
如果一場戲缺乏張力,你可以:
1、問他此時想要對誰做什麼。
2、將角色的慾望精簡成一個動詞。
例如:說服她、傷害他、激勵他們
地點
打破老套:讓角色在不熟的環境中感到不自在。
對白
1、避免問答式說明黑洞,不要讓角色成為QA機器人。
2、每句對白只能一種想法。(←此項存疑:影視或許如此,小說我覺得未必。
隱喻
沒人能教你如何去感受,一切操之在己,所有好電影都與感受有關,情感流動讓觀眾銘記在心。
謝囉,已知用火。
你不需要急,不要設太多未來的目標。寫作是一種生活方式,你必須持續利用最好的素材創作出最棒的故事,堅持不懈,這才是你需要做的事。
我:What is the最好的素材?最棒的故事? ???
給自己的清書櫃小功課。
人生苦短,努力為好書抄筆記,須趕快把爛書清掉或還掉。
我得記下我讀過什麼書,就這樣。
不評太多字,只會依個人體感的受用程度分類為好書、雞肋、爛書。
當買到或借到一本好書
,試著記下精華,但不要超過十項,人生還有其他好書。
當買到或借到一本雞肋
,試著找出它的一個可取之處,然後永遠闔上它。
當買到或借到一本爛書
,不必客氣就批評它吧,但不必浪費太多的生命。
不想踩雷的人?
想學寫作但又懶得一次看太多字的人。
本系列的功能就像APP內建的每日小祕訣,一眼看完不佔時間就能按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