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道路設計規範初探-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系列文推薦給非路工專業或是剛入門的土木夥伴,台灣的道路規範不同其他土木領域,很多內容十分簡化,在閱讀及引用的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特別是台灣規範雖大多引用至美規AASHTO規範,但細究卻又有些許不同。

  筆者以目前約5年之路工設計經驗,有感於入門不易,就目前台灣之規範及相關設計手冊,逐步撰寫應注意事項及過往設計的一些個人見解,期待能共同提升台灣道路的設計品質。

  也因為道路規範的簡化,各顧問公司及設計者對於規範文字可能存在不同見解,而路工工程師的養成及見解與所接觸過的案子息息相關,若遇到見解​相悖者,一切以規範為準,切莫在各種不同的意見下慌了手腳。

目前台灣道路設計上常用的規範如下:

  1. 公路路線設計規範,交通部
  2. 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內政部
  3. 標誌標線設置規則,交通部
  4. 交通工程規範,交通部

建議閱讀參考手冊如下:

  1. 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內政部
  2. 柔性鋪面設計規範,交通部
  3. 「AASHTO 街道設計手冊」,美國
  4. 「道路構造令」,日本
  5. 施工規範相關章節
未標年份是因為上述規範都還有更新的可能,請各位讀者參考前務必再上網更新為最新版本。

  其中特別是交通部頒「公路路線設計規範」及內政部頒「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是為國內道路設計者之依歸,這兩本規範參考美國AASHTO規範撰寫,「公路路線設計規範」分為標準值及容許最小值,而「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在考量市區取得用地不易、車流量大較難達到預期速率等因素下,直接以最小值作為規範值。

公路路線設計規範分為建議值及容許最小值

公路路線設計規範分為建議值及容許最小值

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以公路路線設計規範之容許最小值作為規範值

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以公路路線設計規範之容許最小值作為規範值

  這兩本最主要的設計規範,仍以動力車輛為主要考量,對於人行環境及路口規劃較無詳細說明,僅用文字及規範值帶過,此方式易造成設計者無清晰之依循,也因此在市區道路及路口設計時,建議再參採「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作為設計考量。

  再次聲明,本文內筆者個人見解,引用時切勿當作唯一依據使用,唯希望能藉由拋磚引玉,與諸位讀者一同進入路工設計的奧妙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賞星閱木的日子
1會員
3內容數
喜歡登山、攝影、天文、本職土木亦為興趣,夢想是在山腳下蓋天文台,可以每天拍星星和爬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台灣這片土地,你也喜歡台灣的公路,那麼我建議你買一本回家看。看完你會發現,原來台灣的公路也有它一番的傳奇的。 不要懷疑,余風,就是他的本名。 為什麼我知道呢?因為他就是我認識30年的國中好友啊~ 底下是作者余風的個人部落格,筆者強力建議大家去他的blog看看 有許多台灣的好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台灣這片土地,你也喜歡台灣的公路,那麼我建議你買一本回家看。看完你會發現,原來台灣的公路也有它一番的傳奇的。 不要懷疑,余風,就是他的本名。 為什麼我知道呢?因為他就是我認識30年的國中好友啊~ 底下是作者余風的個人部落格,筆者強力建議大家去他的blog看看 有許多台灣的好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去參加了一個關於城市公共交通改善的會議,我們討論要一個新的捷運站項目,希望可以針對目前的捷運路線可以再做進一步的拓展,讓更多民眾可以擁有更便利的通勤生活。當然想的都很容易,但要實際操作的成本真的就不是開玩笑的。我葉瀚林希望從我手中出去的案子,都是可以被認可的,也是可以讓大眾放心的結果。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去參加了一個關於城市公共交通改善的會議,我們討論要一個新的捷運站項目,希望可以針對目前的捷運路線可以再做進一步的拓展,讓更多民眾可以擁有更便利的通勤生活。當然想的都很容易,但要實際操作的成本真的就不是開玩笑的。我葉瀚林希望從我手中出去的案子,都是可以被認可的,也是可以讓大眾放心的結果。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