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大衛哥金斯訪談觀後記|「你願意放棄什麼來完整你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衛哥金斯絕對是當代的傳奇人士。

他的成就斐然,但對我來說最斐然的絕非他的成就,而是他的意志(Willpower)。在他與神經科學家安德魯的 podcast 裡,他細微的肢體與語言表現,甚至毫不掩飾的 F-words 連發,我毫無疑問地相信,這可能是我所知展現最高意志的活範例,沒有疑問。

大衛哥金斯生平(點擊後將跳轉至博客來書籍頁的作者介紹)
標題:(暫譯)如何打造無懈可擊的內在力量

以下摘要訪談中幾個非常觸動我心的觀點。

下苦工能讓你遇見最完整的自己

大衛說,他生活中做的大部分事情他都很討厭。包含他成功制霸的惡水馬拉松(全程約217公里)。他說他最討厭跑步了。

他到現在依舊稱呼他的起點、從軍前得自己為「站在桶子的底部」。家暴、體弱、過動、憂鬱。或許是事情壞到一個地步後人就會義無反顧地拼搏,他也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苦幹。

這段訪談的第一段,他分享了自己目前正在學醫。他說自己有 ADD 和 ADHD,大腦沒有辦法留下書本內容。如果一位同樣對醫學一無所知的人照著書本抽考他的學習進度,當考到對方都會了,他卻還不會,而這種感覺是多苦悶。他的讀書方式非常老派,他用紙筆將書本內容抄寫下來,直到他像拍照一樣全部背起來,再去拆解裡面的名詞意義。

「我能像他一樣辦得到嗎?」身為一個也喜歡學習的人,我忍不住這樣想。

雖然我們不需比較,這也不是故事的重點,可是這傳達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大衛不只相信「下苦工去掌握一件事」,他還做到了。這時他 49歲。

我感覺到自己還停留在一種非常平和的舒適區,大衛總是做到超越滿分,而我不到滿分,仍滿足於現況。

大衛說千萬不要拍他的紀錄片,人們總是只願意相信自己想看的,只有他知道這些過程多麽痛苦,他不想將痛苦裹上糖衣來販賣虛假幻想。下苦工努力的過程都是可怖的、是臭汗淋漓的、是引誘人放棄的。

但正是因為跨越這些痛苦,他發現了,自己可以是無限的。
即便他出身貧窮的失能家庭,即便他學習是最差的,體能不是最好的,藉由「刻意練習」:「刻意痛苦的練習」,他發現了真正的自己。

那是一個無極限的自己。

學會失敗,才能成功

「沒有人會教你失敗。但我知道要通往成功的道路是由一連串的失敗鋪成的,所以我會刻意失敗。我們必須學習怎麼失敗。」

他每天一照鏡子就看見失敗者的臉。
當他挑戰一件事情,總有無限的聲音告訴他:

「停下來吧」
「你會失敗的」
「我告訴過你了。你辦不到的。」
「留在原地不是很好嗎」

這些都是我們很熟悉的耳語,不是嗎?

大衛沒有花時間去思考如何與這些聲音對抗,他選擇行動。他甚至不評判要怎麼做才最省最快最有效率,他用當下力所能及的方式開始每一步,例如他用抄寫的方式求學,這免去了許多精神內耗。

腦袋裡的惡魔不會住嘴,他的方式或許會失敗。但對他而言,學習失敗,就是在累積邁向成功的本事。

真正的內在對話來自整合不同角色的自己

影片中,安德魯評價大衛,說他「完全掌握了內在對話的技巧」。

兩人在這裡的討論讓我對「內在對話」有了新的認識。

安德魯認為目前多數人講「內在對話」都是單向的,並沒有真正與內心各種角色的自己討論、辯駁、協議,而是單向閱讀各種自我丟出來的話語。因為沒有真正的「對話」,所以也很難有一個能驅使實際行動的結論。

看前面兩人的對話段落也可以知道,大衛心中當然也有很多角色在爭吵,沒自信的自己、想留在舒適圈的自己、想休假的自己...等等,但最後想「見識真正自我的大衛」站出來,對他心中各種不同的自我說,我來當家。

還有一段讓我非常心有戚戚焉。大衛說,當你狀況不好的時候,如果什麼都不做,你的狀況會更差。只有真正開始做些什麼,嘗試對你想要做的事下苦工去做,不要想抄近路,事情才會變好。


有時候我們就是得讓心靈長繭,才能刀槍不入。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16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找情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從文化分享到社會觀察,商業觀點接軌到行銷策略,我寫那些繽紛燦爛的,也寫那些緊湊燒腦的。歡迎閱讀我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去中心化」這個熱門詞彙,我最初是以觀察科技產品的角度來看待,不過最近接二連三讀到文章,提到群體意識如何凝結成某些理論或促成時局更迭,我驚覺整個社會早已身處在「去中心化」的意識中。本文聊聊一些對於去中心化群體意識的觀察。
分享我開始書寫的契機,如何從中跨越低潮、找到自己的意義與價值,並藉由文字表達找到自己的種種可能性。
首次參加創作者尾牙,分享當晚的心得與新認識的創作者們。
最近幾年工作都需要出差,有時去總部匯報、有時拜訪客戶、有時參加論壇。托工作之福我陸陸續續解鎖了很多沒去過的地方,包含廣州和山東。本文記下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出差回憶。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承諾是一項極具勇氣和價值的人格特質,無論在職場還是個人生活中都是如此。本文探討了承諾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並分享了個人做出的承諾經驗。
關於「去中心化」這個熱門詞彙,我最初是以觀察科技產品的角度來看待,不過最近接二連三讀到文章,提到群體意識如何凝結成某些理論或促成時局更迭,我驚覺整個社會早已身處在「去中心化」的意識中。本文聊聊一些對於去中心化群體意識的觀察。
分享我開始書寫的契機,如何從中跨越低潮、找到自己的意義與價值,並藉由文字表達找到自己的種種可能性。
首次參加創作者尾牙,分享當晚的心得與新認識的創作者們。
最近幾年工作都需要出差,有時去總部匯報、有時拜訪客戶、有時參加論壇。托工作之福我陸陸續續解鎖了很多沒去過的地方,包含廣州和山東。本文記下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出差回憶。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承諾是一項極具勇氣和價值的人格特質,無論在職場還是個人生活中都是如此。本文探討了承諾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並分享了個人做出的承諾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聖經故事「大衛與歌利亞」帶來的啟示,說明弱者不一定弱,強者不一定強,並強調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章並提及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的寫作風格及其他作品。
Thumbnail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上週末舉辦第二屆「北流金舞台-圓夢大歌廳」,為《2024北流金舞台PLUS》歌唱大賽前四強舉行演唱會。今年比賽擴大開放全台北市民報名,吸引近400名參賽者,年齡從6歲到76歲,展現音樂無年齡、職業限制的魅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大衛·哥金斯的成長故事,這本書《我刀槍不入》不僅講述了他如何克服逆境,還傳遞了克服困難的重要心理和策略。哥金斯的經歷證明,無論出身多麼艱難,只要有堅韌的意志與正確的方法,人生就有可能實現翻轉。這篇文章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檢視自身的侷限和挑戰。
Thumbnail
意志它本身是沒有目的、沒有止境,它是一個無窮的追求。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我,刀槍不入》是大衛・哥金斯(David Goggins)的自傳, 一言以蔽之,就是個硬漢不斷自我挑戰、突破極限的故事。
Thumbnail
佛洛伊德將人分成「自我」、「本我」跟「超我」,如果我們做事希望依靠自己的「意志力」,靠「自律」達到目標,大概率會失敗的情況比成功多 因為靠「毅力」這件事,本質上就是我們的「超我」一直在批判著「本我」,而「自我」在其中擔任協調的角色 長期來看,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拉扯和分裂
Thumbnail
作為對《哥吉拉2》失望透頂的人,3年前的《哥吉拉大戰金剛》可謂振奮人心的大爽片,亞當溫加德接手大幅順應民意,改以最精簡的人類支線給予怪獸戲最大發揮空間。 續集《新帝國》依舊走這個路線,怪獸戲更多(其中金剛佔了一大部分),人類戲又回到了如同《怪獸之王》的無聊模式,地心冒險的新鮮感是上一集人類戲鋪陳好
Thumbnail
大衛哥金斯絕對是當代的傳奇人士。本篇分享他一段很激勵的 podcast 影片,以及我從影片中學習到的三件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聖經故事「大衛與歌利亞」帶來的啟示,說明弱者不一定弱,強者不一定強,並強調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章並提及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的寫作風格及其他作品。
Thumbnail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上週末舉辦第二屆「北流金舞台-圓夢大歌廳」,為《2024北流金舞台PLUS》歌唱大賽前四強舉行演唱會。今年比賽擴大開放全台北市民報名,吸引近400名參賽者,年齡從6歲到76歲,展現音樂無年齡、職業限制的魅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大衛·哥金斯的成長故事,這本書《我刀槍不入》不僅講述了他如何克服逆境,還傳遞了克服困難的重要心理和策略。哥金斯的經歷證明,無論出身多麼艱難,只要有堅韌的意志與正確的方法,人生就有可能實現翻轉。這篇文章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檢視自身的侷限和挑戰。
Thumbnail
意志它本身是沒有目的、沒有止境,它是一個無窮的追求。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我,刀槍不入》是大衛・哥金斯(David Goggins)的自傳, 一言以蔽之,就是個硬漢不斷自我挑戰、突破極限的故事。
Thumbnail
佛洛伊德將人分成「自我」、「本我」跟「超我」,如果我們做事希望依靠自己的「意志力」,靠「自律」達到目標,大概率會失敗的情況比成功多 因為靠「毅力」這件事,本質上就是我們的「超我」一直在批判著「本我」,而「自我」在其中擔任協調的角色 長期來看,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拉扯和分裂
Thumbnail
作為對《哥吉拉2》失望透頂的人,3年前的《哥吉拉大戰金剛》可謂振奮人心的大爽片,亞當溫加德接手大幅順應民意,改以最精簡的人類支線給予怪獸戲最大發揮空間。 續集《新帝國》依舊走這個路線,怪獸戲更多(其中金剛佔了一大部分),人類戲又回到了如同《怪獸之王》的無聊模式,地心冒險的新鮮感是上一集人類戲鋪陳好
Thumbnail
大衛哥金斯絕對是當代的傳奇人士。本篇分享他一段很激勵的 podcast 影片,以及我從影片中學習到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