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紋理顯細微

順著紋理顯細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三天日夜陪著母親,去了回善寺看弟弟的牌位,也去了新埔衛味加的柿餅基地

也可以說是我的宿願,帶年邁的母親走走看看。

蚊帳內母親輕聲說脊椎尾端處會痛,有時要側睡。

拿張毯子墊在床上便好了一些。

因為食物過油,母親身體敏感,腹瀉了一天。外傭說濃茶可以解腹瀉,隔一日腹瀉是好了,母親換成心臟過弱,人癱在地上,上次如此是一年前,我不在國內,據說是測不到脈搏,還有心跳。

躺了一會,稍微走動來回數次,嘗試進食,逐漸恢復,母親隨後交代,日後萬一再發生,順其自然不要急救。

她躺著休息的時候,聊著說我的國中物理老師的際遇,人老好的,在一場火災老公被燒死以後,重新裝潢家裡,重新搬回住家,從此與大家不再連絡,又絮叨著一位瞎子老友會算命,算到自己11月命將終了,果然農曆11月便辭世,母親的結論是知道命的人,也不會為自己加年歲。

那一刻,我看見她倒在我懷裡,平靜地接受一切的發生,可能我無形中失去了對生命痛與苦的敏感,而邁向通透與了悟的年齡階段。

於是,會逐漸看重腳踏實地的過程。

也會逐漸不買觀光紀念品,以及節省錢去有意義的旅行。

也開始注意年紀大了,可從事的工作種類,同時也重視身心的健康。

一位在內地從事教職的老師說她的學生來自各省,回家的距離是經常的10小時起跳,

而台灣來內地的老師卻感覺是飄洋過海,很不容易,明明地理的距離大過心理的距離,

台灣島嶼的人們,習慣了自立自強,習慣了哪個方向都是海洋,習慣了小土小民。

她聽見學生回雲南、北京、黑龍江等地,甚至是新疆。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人有當地濃厚風土人情的色彩,一下子全都在妳的跟前,告訴妳,遷移、漂泊、離別,甚至是死亡,都是很自然的事。

很明顯地,人的出生地,決定他的宇宙邊界。人的安逸,決定他的幸福指度。我們應當想的是無論漂泊或是遷移,都是生存的方式之一,無所謂命好與不好。

了解一個人其實並不難,順著他的紋理解讀,能給的盡量給予,盡可能都會沒有遺憾。

沒有甚麼是不變的。

愛孩子也一樣,我總不能再買原子小金剛給一個30歲的兒子,重點不是機器人,重點在於愛孩子的時候,要想到他應該有甚麼樣的未來。而不是童年時父母親懷念的童真。












avatar-img
行旅思者.空間與人的沙龍
18會員
7內容數
偶見所得.關於如何與中老年的自己相處.正視原生家庭與配偶家庭的融合與矛盾.學會用輕鬆的態度與年老的父母相處.學習和下一代交換人生價值。正視自己的欠缺與不足.學習放下.學習分享.學習學習這門一生的功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見母親無所是是地碎步來回,她說我不知道要做甚麼? 聽見年輕人說著生活喘息不過來,我壓力好大。 這些感受,我們都有過,懶得洗衣,也懶得丟垃圾,或是懶得做該做的生活瑣事。 那些時刻,應該是低潮的憂鬱了。 腦內的多巴胺需要提醒它之於人類存在的重要性, 半年前油漆的桶子與刷子放著不處理,它維持原
有陣子確實不快樂,不快樂時才發現自己除了工作往來的人,真正的朋友很少。 而在工作上,人會雪中送炭的少之又少,因為他會想到你這人之於他的工作有無加分的價值?這可以說還在衝事業的階段才有的心境。 我這年齡,之於社會,或是大多數人之於社會都是平凡人。 回想起考完大學便已經和妹妹一起到電子工廠當女作業
去看母親的路上,一位母親抱著不滿周歲的嬰孩,嬰孩無邪地對人笑。那一瞬間天地之間她的笑容最無邪﹐不一會埋入母親的懷裡,不清楚的口語喃喃喊著媽媽,他的母親正懷抱他,回以無聲,看得出腳邊拉雜的行李分散了她要回應嬰孩的心情。我看了一會那對母與子,孔子說父母懷抱子女三年尚不能離身,這份依戀拉長了彼此的情感與牽
夜半被手臂上的皮膚炎癢醒,忍著不理會它,越是發癢,忍不住起身擦藥,在感覺好些時再次沉睡,這,究竟是放下了,還是沒放下處理它了。 世界上所有的不甘與不快樂,不適合用一句該放下以及放下了簡而化之。 省略了掙扎與覺醒的過程,一切的放不下都有它的成因。 反省自己的定位,年太高的母親及尚不能自立的孩子,
離開部落格爬文的日子超過14年,回來是很單純的理由。55歲以後應當為了疲憊的身心,剖開自己,一一檢視開心與痛苦、難過的痕跡,和陌生人的相遇應合成歌的詩篇, 醫生在講座裡如圖說,人的大腦一部分儲存過往,另一部分是儲存未來,這多麼讓人驚喜!原來,腦子還是有空白的空間存放未來。黑不全是黑,白也不全是白。
看見母親無所是是地碎步來回,她說我不知道要做甚麼? 聽見年輕人說著生活喘息不過來,我壓力好大。 這些感受,我們都有過,懶得洗衣,也懶得丟垃圾,或是懶得做該做的生活瑣事。 那些時刻,應該是低潮的憂鬱了。 腦內的多巴胺需要提醒它之於人類存在的重要性, 半年前油漆的桶子與刷子放著不處理,它維持原
有陣子確實不快樂,不快樂時才發現自己除了工作往來的人,真正的朋友很少。 而在工作上,人會雪中送炭的少之又少,因為他會想到你這人之於他的工作有無加分的價值?這可以說還在衝事業的階段才有的心境。 我這年齡,之於社會,或是大多數人之於社會都是平凡人。 回想起考完大學便已經和妹妹一起到電子工廠當女作業
去看母親的路上,一位母親抱著不滿周歲的嬰孩,嬰孩無邪地對人笑。那一瞬間天地之間她的笑容最無邪﹐不一會埋入母親的懷裡,不清楚的口語喃喃喊著媽媽,他的母親正懷抱他,回以無聲,看得出腳邊拉雜的行李分散了她要回應嬰孩的心情。我看了一會那對母與子,孔子說父母懷抱子女三年尚不能離身,這份依戀拉長了彼此的情感與牽
夜半被手臂上的皮膚炎癢醒,忍著不理會它,越是發癢,忍不住起身擦藥,在感覺好些時再次沉睡,這,究竟是放下了,還是沒放下處理它了。 世界上所有的不甘與不快樂,不適合用一句該放下以及放下了簡而化之。 省略了掙扎與覺醒的過程,一切的放不下都有它的成因。 反省自己的定位,年太高的母親及尚不能自立的孩子,
離開部落格爬文的日子超過14年,回來是很單純的理由。55歲以後應當為了疲憊的身心,剖開自己,一一檢視開心與痛苦、難過的痕跡,和陌生人的相遇應合成歌的詩篇, 醫生在講座裡如圖說,人的大腦一部分儲存過往,另一部分是儲存未來,這多麼讓人驚喜!原來,腦子還是有空白的空間存放未來。黑不全是黑,白也不全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