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僅是一則故事的講述,更是導演對觀眾情感的深刻觸動。本文我將把《可憐的東西》觀後心得,聚焦在色彩、鏡頭語言以及聲音的部分,探討它們是如何交織出其獨有的超現實科幻氛圍,引領我們進入一場視覺上的奇妙冒險。
在電影產業中,每個鏡頭都是創意的呈現,每抹碧空紅霞都是情感的刻畫。在影像藝術的旅途,計畫、準備、製作、修改、後製到搬上舞台,每一步都必須十分細膩與小心,只為把完美的作品帶給抱有期望的「你」。
而我也不繞彎子,對《可憐的東西》我是完全零概念,是有人推薦才認識這部電影,因此對於電影調性跟預告都一無所知,這也意味接下來的內容,將是本人不帶任何想法與偏見第一時間觀看後整理出來的幾個部分,如有遺漏鏡頭或是自個覺得有趣的鏡頭我沒說到,可以在下方留言跟我分享討論。
在《可憐的東西》中我將鏡頭的使用分成兩大部分、六小部分,分別是:
第一大部分
第二大部分
會分兩部分我相信大家都看得出差異在於「色彩出現的前與後」。起初在倫敦(黑白)篇章,導演尤格·藍西莫大膽且大量運用魚眼鏡頭跟廣角鏡頭,透過魚眼鏡頭視角接近180°的特性,加強場景透視到近乎誇張的程度。且為了不單單只使用魚眼鏡頭顯得氣氛營造過於單調,因此在這個基礎上,畫面配上詭譎緊湊的音樂、猶如默劇般的黑白配色,與角色貝拉·巴克斯特(Bella Baxter)那不協調的肢體動作,四者相互襯托出的不適與驚悚感更顯相得益彰。
而扣除這一類相較於特殊的鏡頭外,一開始黑白畫面中夾雜的彩色片段(藍衣女子掉落橋下的部分)裡,放慢速度的墜落、不刻意扭曲畫面的遼闊遠景,以及猶如黑白琴鍵般夾雜在遠景中出現的特寫鏡頭,讓我當下有種莫名的無力感蔓延全身,彷彿我是跳橋女子,面對大海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如此脆弱,卻還是一躍而下投身於驚濤駭浪中融為那滄海一鱗。
那第二部分中有沒有特殊的鏡頭?我認為比起第一部分的魚眼,特殊鏡頭沒那麼明顯,可能有但遺漏了,歡迎大家補充。揉合整部電影來看,劇中有大量使用Zoom(變焦)、Dolly(推移)、Zolly(推拉)三種運鏡其一,觀影當下沒怎麼注意,可能都有用到,也可能只用到其中一個,大家可以在觀賞時判斷。通常來說這種變焦或是推移手法,會被用來營造恐懼感與幽默感,在使用下通常是特寫鏡頭配合演出,因此對於重點描述與劇情推進算是畫龍點睛之筆。最後這部片定位是在喜劇,但我認為在第一部分使用時帶給我的是驚悚,所以我認為見仁見智,而這個鏡頭在第一跟第二部分都有大量使用。
第二就是遠景,當女主角貝拉·巴克斯特(Bella Baxter)到一個全新的地方時,被用來烘托當地風格,舉凡像一開始英國倫敦、葡萄牙里斯本、埃及亞歷山大等,都有使用到遠景。簡單來說我認為廣角鏡頭市場就來自遠景,能創造出一覽無遺的滂薄畫面。而遠景的運用也強化了女主角想冒險、認識世界的決心,彷彿在看電影當下,我陪伴在她的身邊,將旅途經過的不同地區盡收眼底。
這邊我原本想連著看完當下的靈感,將想法濃縮於一篇文章內,但由於想說的東西過多,一股腦兒傾瀉而出過於冗長,怕閱讀的人會感到疲弊、煩悶,因此沐滓深思熟慮後決定將文章拆解成上、下兩部分,有關色彩的解析將於下篇內容發佈。
最後,沐滓有幸觀賞到《可憐的東西》這部作品,簡而論之,我給的評價就是:「視覺、聽覺與心靈上的三重享受」。整體上沐滓自認《可憐的東西》給的震撼大於享受,畢竟我皺著眉頭、揪著心看完每一幕畫面與每一句台詞,實際如何我就不過多評論,網上已有不少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對劇情剖析更為透徹,我就不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了,歡迎大家自行搜索參考。
整篇文章為沐滓本人的個人見解,因此如有出入或錯誤的地方歡迎討論,也希望大家對於相異的論點抱持理性與禮貌,不要人身攻擊,建立一個友好地平台供大家討論。並推薦想更了解《可憐的東西》的人,可以親自前往電影院觀看,是一部十分值得入座觀賞的藝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