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用車必修技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準備得宜才能安全上路
必需品

必需品


水箱精

亞熱帶且全年恆溫的台灣,冷起來不可怕,熱起來也不會要人命,大部分的駕駛人不太需要擔心水箱水的內容或是品質,水位不要太低就好了。但來到寒帶國家之後,不得不注意車上一切跟「水」有關的部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結成「冰」癱瘓整台車!

防凍水箱精

防凍水箱精



五油三水裡的水包含電瓶、雨刷和水箱水,我的車使用乾式電瓶,不用加水,雨刷的噴水馬達早就壞了,雨刷水也用不到,因此前兩項都不需擔憂。第三項的水箱水就要注意了,千萬別只單單加入「水」,要適當地混入防凍水箱精(Anti-Freeze Coolant)!加拿大常見的汽車用品店 Canadian Tire 一定有賣,一般來說,都是預先幫你 50/50 混合好直接倒入即可,差不多可以降低凝固點至零下 37 度左右,也有更抗寒的品項,自然也會貴一點。





除雪刷

刷子有百百種,也不一定要車用除雪刷,基本上具備去除積雪的功能即可,拿掃把也不會有人反對,只是路人可能會給你比較多「溫暖的微笑」罷了。由上往下輕輕撥開積雪就好,不需要用力刷,如果是一層冰霜,請搭配稍後會介紹的除冰劑一起使用,否則擋風玻璃跟窗戶裂開可就麻煩大了。

除雪是冬天的例行性工作

除雪是冬天的例行性工作


除冰劑

擋風玻璃結霜的時候,千萬不要用熱水,為什麼?因為熱脹冷縮,有明顯溫差時就有機率導致玻璃直接裂開!這時候請使用除冰劑(De-Icer),通常會是噴霧式的,因除冰劑本身於低溫環境下不會結冰的原理,噴在冰霜上面可以讓霜漸漸溶為水,再讓水緩緩的由上往下流走,最後再用刷子輕輕把水清除,或是瀟灑地讓雨刷甩個幾下。

很多地方都買得到車用除冰劑,但這玩意其實可以自己 DIY 喔!只需要準備水、噴霧瓶和不確定中文翻譯是什麼的 Rubbing Alcohol,一種消毒、醫用大約 70~75% 濃度的酒精,可在一般藥局找到,將酒精與水 2 比 1 的比例調配並裝入噴霧瓶內即可!其原理很簡單,因為酒精的凝固點非常非常低,像是 Rubbing Alcohol 凝固點零下 89 度,其單價便宜又不如金門高粱那樣好喝,做為除冰工具可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當然也別忘了,大部分的車都會有除霜/霧器,車子發動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空調跟除霜/霧器開啟,除了讓車室內溫暖,也讓冰霜可以從內而外的去除。

車上的除霜/霧開關

車上的除霜/霧開關



別忘了開啟車上的除霜/霧器






Block Heater

在寒帶國家,不是只有特斯拉(Tesla)需要插電!為了克服寒冬確保車子能夠發動,在古遠的 1947 年有一位發明家 - 安德魯・弗里曼(Andrew Freeman)創造了一個系統名為 Block Heater 能夠讓汽車插電保溫以利於發動,後人再進行改良並用於大量車種,有些是讓引擎水箱水保溫,有些則是控制油溫,不管是哪一類其目的都是要避免車輛的重要機具在準備運作前溫度過低。

一般來說,氣溫降到零下 15、20 度左右車子會開始變得不容易發動,此時就需要將車子的 Block Heater 插頭拉出來(有些裝在前保桿下方,有些裝在引擎室前方),插上插座讓其通電加熱 2~3 小時再來發動車子,就會容易很多。如果是零下 30、40 度那種嚴寒,可能需要加熱更久喔!


冬季胎

冬天用的輪胎

冬天用的輪胎

台灣的車用輪胎普遍沒有分季節,只有冬季上山遇到下雪時才會掛上雪鍊,但在加拿大,每逢春天四、五月與即將入冬的十月,家家戶戶都會來「換輪胎」,冬季胎會比夏季用的來的抗寒防滑,較適合行駛在雪上,比較安全,但隨之而來的缺點是比較耗油

如果不想那麼累,可以自備輪胎去各品牌原廠或是一般修車廠請專業人員處理,然後,記得一個原則「貨比三家不吃虧」!原本以為主打平價的汽車用品店 Canadian Tire 換一顆輪胎加幣 40 元是常態,十月初去問剛好店員告知近三週都排滿了,要等到十一月第一週,只好另尋店家去了一趟位於白馬市中心的福特原廠,也不管價格了,趁著還沒開始下雪,十月下旬有空位就排進去了,結帳時一看加幣 47 元,換四顆輪胎加幣 47 元,居然比外廠便宜!可能有優待自家品牌的客戶吧?總之是個小小驚喜。

除了更換冬季胎以外,通常會建議為車子加一點重量,增加行駛在積雪上的摩擦力跟穩定性,我是把其中兩顆夏季胎放在後車廂,至少整個冬天都沒有遇到打滑的情形。


道路邊界

積雪會讓道路與邊坡交界變得不明顯,甚至直接消失,看似平坦的地方不代表底下也是柏油或砂石道路,夏天影響不大,但冬天一旦栽進去了,就很有可能要原地扎營露宿,當起鄉土的守護神直到夏天融雪囉!

提到這,必須說很粗心的我栽進去過兩次,都是在有積雪的小巷子內迴轉,一次是前輪陷進去,一次是後輪卡在雪堆,但也很幸運的兩次都有老天幫忙,力大如牛的同車友人無償協助,加上厚紙板插進輪胎底下才順利脫困,真是謝天謝地!

有些路段會在道路邊界的左右兩側立上標竿,提醒用路人小心駕駛不要開出邊界。

雲是白色、雪是白色、積雪的道路也變成白色,久了會視覺疲勞,漸漸分不清,路在哪裡。

一般來說會建議駕駛在積雪路段時放慢車速,較為偏僻且車流量少的路段,​對象無來車可盡量往中間靠,並不是說因為積雪了,看不到道路標線就為所欲為,而是如上面所說,往中間靠可避免陷入邊坡。在市區夏天時是雙向各兩線道,冬天只要標線被雪覆蓋,鏟雪車隊還沒上工之前,大家都會很有默契得變成雙向各一線道,安全起見,就沒有外車道與內車道之分了。

另外有一種情況會建議駕駛降低車速,當你遠遠看到對向大型車駛來,請預先準備降速,夜間視線不佳時甚至有停車需要,因為對向車濺起的雪花會遮蔽前方視線,嚴重會完全看不到,可不是在開玩笑!

也想體驗駕駛於銀白色世界的樂趣嗎?請先記住我的前車之鑑。


「如果喜歡 Corey 的內容,歡迎用一杯冰淇淋紅茶贊助支持我的創作,讓 Corey 更有動力持續推出好文章」

贊助點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orey的沙龍
13會員
56內容數
軟體工程師,從事過雲端架構設計、雲端平台開發、安卓開發、DevOps 領域,2022 年在加拿大打工旅行,喜歡分享所見所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話說下山路程上一路惦記著,那預購的霜淇淋再兩天就到期了,於是這一路不看導航、沒有目的,就一路尋著發咪。 第一家一進門,諾大的標準制式紙貼著:對!機器在清潔中,只好回頭上車。 第二家則是在停等紅燈時看到在對向車道,可這邊車流多、車速快,尋思往前迴轉得要費上些功夫,就作罷,續前行。 第三家上前
Thumbnail
話說下山路程上一路惦記著,那預購的霜淇淋再兩天就到期了,於是這一路不看導航、沒有目的,就一路尋著發咪。 第一家一進門,諾大的標準制式紙貼著:對!機器在清潔中,只好回頭上車。 第二家則是在停等紅燈時看到在對向車道,可這邊車流多、車速快,尋思往前迴轉得要費上些功夫,就作罷,續前行。 第三家上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第一次滑雪的初體驗分享,提供對初學者有用的實用資訊與攻略心得。文章分享了從墨爾本市區出發到滑雪場,包括交通、器材租借、服裝穿搭等相關注意事項,適合想要嘗試滑雪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第一次滑雪的初體驗分享,提供對初學者有用的實用資訊與攻略心得。文章分享了從墨爾本市區出發到滑雪場,包括交通、器材租借、服裝穿搭等相關注意事項,適合想要嘗試滑雪的人參考。
Thumbnail
33秒走不完一個和平路口,剩下的斑馬格躍上我身,讓胡思亂想隨清晨疾馳而過,輾軋城市的車聲,以輕蹄以清冷以灰霏微雨。
Thumbnail
33秒走不完一個和平路口,剩下的斑馬格躍上我身,讓胡思亂想隨清晨疾馳而過,輾軋城市的車聲,以輕蹄以清冷以灰霏微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從駕駛人到車輛在冬季準備上路的必要注意事項和建議。包括了水箱水的準備、除雪和除冰的方法、冬季輪胎的需求以及積雪路況下的駕車技巧建議,並分享了各種經歷和心得。文章充滿了實用性和個人經驗分享,適合準備或計畫前往寒帶國家駕駛的讀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從駕駛人到車輛在冬季準備上路的必要注意事項和建議。包括了水箱水的準備、除雪和除冰的方法、冬季輪胎的需求以及積雪路況下的駕車技巧建議,並分享了各種經歷和心得。文章充滿了實用性和個人經驗分享,適合準備或計畫前往寒帶國家駕駛的讀者。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
Thumbnail
好冷,手機顯示7度。 路上車水馬龍,騎機車的冷到反應慢半拍,開車的同理地不爭不搶。 人世間所有的事,擺在生死面前,幾乎都是微不足道的呢!
Thumbnail
好冷,手機顯示7度。 路上車水馬龍,騎機車的冷到反應慢半拍,開車的同理地不爭不搶。 人世間所有的事,擺在生死面前,幾乎都是微不足道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