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女學生墜軌事件】

2024/02/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1.憂鬱症被視為懶惰、沒有用

由於憂鬱症的影響,患者活動力會大幅下降,通常連帶著影響到生產力。而在這社會裡沒有生產力的人,通常會被視為廢物、沒有價值。也有很多人認為憂鬱症是「裝出來」的,只是當事人想偷懶不勞動的一種藉口。

2.憂鬱症只是一時心情不好而已

以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憂鬱症的定義中,下列九項若有五項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兩週,則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
1.憂鬱情緒: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
2.興趣與喜樂減少:提不起興趣
3.體重下降(或增加) ;食慾下降 (或增加)
4.失眠(或嗜睡):難入睡或整天想睡
5.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思考動作變緩慢
6.疲累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床、體力變差
7.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覺得活著沒意思、自責難過,都是負面的想法
8.無法專注、無法決斷:腦筋變鈍、矛盾猶豫、無法專心
9.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

若你覺得自我評估後,也有憂鬱症傾向,請按照自身意願或洽專業人士協助。

3.憂鬱症只要看開一點就好了吧

憂鬱症是一種心靈的「感冒」,正面思考的體質或許有幫助抵禦憂鬱症,但在患者當下的情況很難單靠「正面、樂觀」的思考就能自行走出來。


4.為什麼不能幫憂鬱症患者加油打氣

大部分的人都有惻隱之心,這是好事,不過對憂鬱患者加油,反而會造成憂鬱症患者更深的無力感。「為什麼要幫我加油?因為我沒油了嗎?」、「我已經很努力了啊...我也不想這樣」,也就是說加油有時候無形中會增添憂鬱患者的壓力。不過,這並不能一概而論一定會對當事人造成負面影響,畢竟加油的出發點還是保持著善意,不過也可以考慮其他更好的方式。



5.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不一定,通常治療方式主要分為藥物及心理治療,由於憂鬱症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失衡而出現的狀態,所以藥物多半是在處理這些問題。新一代的藥物以SSRI、SNRI為主,副作用相較以前的藥物小了很多,太深的藥物機制先不談。不過抗憂鬱藥物一般建議得吃兩週以上,才能逐漸看出效果。



6.對話前先陪伴聆聽

一般人要跟憂鬱症患者對話,需要比較多的耐心,因為情緒低落的狀況下內心會更加封閉。社交的意願也不會太高,有時不願意對話,當然更多的憂鬱症患者是看不出來的,燦爛歡笑的背後經常是晚上逕自在房間啜泣。不過如果不知道怎麼跟他說,可以陪他一起做件喜歡的事,先聽他說,而不要給予過多評論。



7.請不要怪罪或謾罵

憂鬱症患者就跟你我確診一樣,都不是自願的。怪罪、辱罵、批評、苛責,對於患者病情都無濟於事。可以不要悲憫同情,但試著多一點溫柔同理,人在低潮幽谷中,活下來都是件艱難的事情。


8.憂鬱症患者可能的情形



1.生活品質嚴重下降:沒有胃口或暴食、睡不好或整天一直睡、注意力和記憶力衰退...
2.社交力下降:不願意參與團體活動、主動迴避人群、把自己變成孤島
3.情緒波動起伏:對於喜好的事物感受不到喜悅、容易陷入莫名的悲傷情緒、容易因身體疲勞而感到厭世、完全提不起勁做事情


9.罪惡感與自責

憂鬱患者會有自我價值低落的問題,覺得自己是在牽累他人、毫無價值;怪罪自己為何會得了這個病,為何沒有辦法像個正常人一樣。做什麼都做不好,我值得活在這世界上嗎?

憂鬱症並不是不治之症,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與之抗衡。憂鬱症患者跟你我一樣,仍然渴望與他人連結,想要跟大家一起好好相處。要陪伴憂鬱症患者確實需要付出一些心力,若超出你能力所及,不妨轉介一些資源



1.學校輔導室
2.各縣市衛生局社區心衛中心
3.今年7/31前,15-30歲 免費諮商3次
(衛福部心健司措施)

多一點同理,多一點平靜。

59會員
7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