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女學生墜軌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1.憂鬱症被視為懶惰、沒有用

由於憂鬱症的影響,患者活動力會大幅下降,通常連帶著影響到生產力。而在這社會裡沒有生產力的人,通常會被視為廢物、沒有價值。也有很多人認為憂鬱症是「裝出來」的,只是當事人想偷懶不勞動的一種藉口。

2.憂鬱症只是一時心情不好而已

以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憂鬱症的定義中,下列九項若有五項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兩週,則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
1.憂鬱情緒: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
2.興趣與喜樂減少:提不起興趣
3.體重下降(或增加) ;食慾下降 (或增加)
4.失眠(或嗜睡):難入睡或整天想睡
5.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思考動作變緩慢
6.疲累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床、體力變差
7.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覺得活著沒意思、自責難過,都是負面的想法
8.無法專注、無法決斷:腦筋變鈍、矛盾猶豫、無法專心
9.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

若你覺得自我評估後,也有憂鬱症傾向,請按照自身意願或洽專業人士協助。

3.憂鬱症只要看開一點就好了吧

憂鬱症是一種心靈的「感冒」,正面思考的體質或許有幫助抵禦憂鬱症,但在患者當下的情況很難單靠「正面、樂觀」的思考就能自行走出來。


4.為什麼不能幫憂鬱症患者加油打氣

大部分的人都有惻隱之心,這是好事,不過對憂鬱患者加油,反而會造成憂鬱症患者更深的無力感。「為什麼要幫我加油?因為我沒油了嗎?」、「我已經很努力了啊...我也不想這樣」,也就是說加油有時候無形中會增添憂鬱患者的壓力。不過,這並不能一概而論一定會對當事人造成負面影響,畢竟加油的出發點還是保持著善意,不過也可以考慮其他更好的方式。



5.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不一定,通常治療方式主要分為藥物及心理治療,由於憂鬱症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失衡而出現的狀態,所以藥物多半是在處理這些問題。新一代的藥物以SSRI、SNRI為主,副作用相較以前的藥物小了很多,太深的藥物機制先不談。不過抗憂鬱藥物一般建議得吃兩週以上,才能逐漸看出效果。



6.對話前先陪伴聆聽

一般人要跟憂鬱症患者對話,需要比較多的耐心,因為情緒低落的狀況下內心會更加封閉。社交的意願也不會太高,有時不願意對話,當然更多的憂鬱症患者是看不出來的,燦爛歡笑的背後經常是晚上逕自在房間啜泣。不過如果不知道怎麼跟他說,可以陪他一起做件喜歡的事,先聽他說,而不要給予過多評論。



7.請不要怪罪或謾罵

憂鬱症患者就跟你我確診一樣,都不是自願的。怪罪、辱罵、批評、苛責,對於患者病情都無濟於事。可以不要悲憫同情,但試著多一點溫柔同理,人在低潮幽谷中,活下來都是件艱難的事情。


8.憂鬱症患者可能的情形



1.生活品質嚴重下降:沒有胃口或暴食、睡不好或整天一直睡、注意力和記憶力衰退...
2.社交力下降:不願意參與團體活動、主動迴避人群、把自己變成孤島
3.情緒波動起伏:對於喜好的事物感受不到喜悅、容易陷入莫名的悲傷情緒、容易因身體疲勞而感到厭世、完全提不起勁做事情


9.罪惡感與自責

憂鬱患者會有自我價值低落的問題,覺得自己是在牽累他人、毫無價值;怪罪自己為何會得了這個病,為何沒有辦法像個正常人一樣。做什麼都做不好,我值得活在這世界上嗎?

憂鬱症並不是不治之症,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與之抗衡。憂鬱症患者跟你我一樣,仍然渴望與他人連結,想要跟大家一起好好相處。要陪伴憂鬱症患者確實需要付出一些心力,若超出你能力所及,不妨轉介一些資源



1.學校輔導室
2.各縣市衛生局社區心衛中心
3.今年7/31前,15-30歲 免費諮商3次
(衛福部心健司措施)

多一點同理,多一點平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北蘭遇叔的沙龍
60會員
71內容數
北蘭遇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5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2024/02/25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2024/01/30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2024/01/30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2023/03/12
謝謝台灣隊這次帶來的滿滿感動 雖然無緣前進東京還是很可惜
Thumbnail
2023/03/12
謝謝台灣隊這次帶來的滿滿感動 雖然無緣前進東京還是很可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昨天發表的一篇文章<救贖自己>,故事中的女老師因為對一位學生產生同理心而意外拯救了自己。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來治癒,當她搭著人生列車來到生命的中場,看見有人跌出車外,沒有猶豫跳下車去攙扶,她的生命列車就此暫停,轉了彎走向另一條軌道,而有全新的風景。 女老師說,她出生的時候,算命師說她剋父剋母,要
Thumbnail
昨天發表的一篇文章<救贖自己>,故事中的女老師因為對一位學生產生同理心而意外拯救了自己。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來治癒,當她搭著人生列車來到生命的中場,看見有人跌出車外,沒有猶豫跳下車去攙扶,她的生命列車就此暫停,轉了彎走向另一條軌道,而有全新的風景。 女老師說,她出生的時候,算命師說她剋父剋母,要
Thumbnail
三十幾歲的他絕對無法料到他會在等公車的時候因為腦出血突然倒下。 二十二歲的他絕對沒有料到他會不小心從四樓高的地方摔下,全身破碎不堪離世。 九歲的她,絕對沒有想到她即將在十五歲開始一週三次的洗腎。
Thumbnail
三十幾歲的他絕對無法料到他會在等公車的時候因為腦出血突然倒下。 二十二歲的他絕對沒有料到他會不小心從四樓高的地方摔下,全身破碎不堪離世。 九歲的她,絕對沒有想到她即將在十五歲開始一週三次的洗腎。
Thumbnail
女兒5月1日黃昏發生車禍。 她從學校回家時,騎機車經過旱溪西路。 當時下雨,路上有小泥堆,機車壓到泥堆,機車滑倒,她摔出去。 救護車送女兒到國軍總醫院急診室。 照了電腦斷層,好像只有外傷 。 膝蓋擦傷,肚子側邊擦傷,手肘、手指擦傷。 臉部比較嚴重,下巴縫了幾針。
Thumbnail
女兒5月1日黃昏發生車禍。 她從學校回家時,騎機車經過旱溪西路。 當時下雨,路上有小泥堆,機車壓到泥堆,機車滑倒,她摔出去。 救護車送女兒到國軍總醫院急診室。 照了電腦斷層,好像只有外傷 。 膝蓋擦傷,肚子側邊擦傷,手肘、手指擦傷。 臉部比較嚴重,下巴縫了幾針。
Thumbnail
請讀者見諒,因為家父以及其他家屬集體自殺。導致我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性格暴躁以及容易疏離任何人。本人這幾天也差點送醫,因為我出現三次毫無任何意識。心臟有在跳,但是都叫不醒,連我的夫人都被嚇死了,地震的恐懼並沒有感到害怕,而是看到我突然間連續三次出現無意識狀態直接倒在馬路之中。
Thumbnail
請讀者見諒,因為家父以及其他家屬集體自殺。導致我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性格暴躁以及容易疏離任何人。本人這幾天也差點送醫,因為我出現三次毫無任何意識。心臟有在跳,但是都叫不醒,連我的夫人都被嚇死了,地震的恐懼並沒有感到害怕,而是看到我突然間連續三次出現無意識狀態直接倒在馬路之中。
Thumbnail
2018/09/14 04:13 雜記日誌 拍圖 新手
Thumbnail
2018/09/14 04:13 雜記日誌 拍圖 新手
Thumbnail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Thumbnail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Thumbnail
只是因為點開了一篇氣爆導致全身90%燒傷的16歲小男生對媽媽說,妳不該救我的報導,走在路上的我瞬間熱淚盈眶。 活著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是被動的被付予生命,還是主動選擇來這世上走一遭? 生命的開始如果是自主選擇,那麼好好活下去、好好過生活,似乎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反之,是被迫給予的,那要怎麼過、活多久
Thumbnail
只是因為點開了一篇氣爆導致全身90%燒傷的16歲小男生對媽媽說,妳不該救我的報導,走在路上的我瞬間熱淚盈眶。 活著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是被動的被付予生命,還是主動選擇來這世上走一遭? 生命的開始如果是自主選擇,那麼好好活下去、好好過生活,似乎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反之,是被迫給予的,那要怎麼過、活多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