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說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不是教導他人
只是提供想法或做法
至於要不要聽就由別人決定
哪怕你是長輩對晚輩
甚至上位者對下位者

特別是「男性」往往不要覺得自己都比「女性」厲害
現在厲害的女性已經太多太多
我們的總統目前也仍是女性

不需要男性說教
動不動就跳出來指導別人覺得如何如何比較好
推到女性當然也是一樣
有時候雖立意良善或出發點是好的
但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人喜歡被指教
很多人並不喜歡被強灌想法
或非得照著別人的做法


除非別人主動詢問
不然其實不需要過度干涉他人
生命會找到出路
你的喉嚨不需要
有時候閉嘴就好

avatar-img
60會員
7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北蘭遇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謝謝台灣隊這次帶來的滿滿感動 雖然無緣前進東京還是很可惜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身為一個可以天天在臉書上發好幾篇廢文的人,其實在寫作上面我也不太確定自己有沒有遇到什麼瓶頸。如果有的話,大概就是大部分的文章確實含金量不高,多半是為了自己鍛練思維、抒發自身情感為主。 不過,很多人常常會在寫作上遇到幾個瓶頸,寫起來卡卡的,或是沒有辦法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成效。
最近FTX爆炸的訊息吵得沸沸揚揚,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可供參考了。在此就先不談這場腥風血雨,不過這跟我今天想談的主題有點關聯,故還是把它貼出來加減討論。
其實梨泰院事件應變文 我沒打出來的就是 若你當下真的要活著回家 最好的方式有可能就是… 「抓別人的腳爬起來」 當然我上一篇講的都很簡略或是自身觀察想法 若要研究得更仔細透徹請參考其他專家說法或建議
基本上台灣很多人的緊急應變意識大多都不足,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我之前在方格子打了地震文主要也是談論萬一地震來的時候怎麼樣做比較容易保命。
謝謝台灣隊這次帶來的滿滿感動 雖然無緣前進東京還是很可惜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身為一個可以天天在臉書上發好幾篇廢文的人,其實在寫作上面我也不太確定自己有沒有遇到什麼瓶頸。如果有的話,大概就是大部分的文章確實含金量不高,多半是為了自己鍛練思維、抒發自身情感為主。 不過,很多人常常會在寫作上遇到幾個瓶頸,寫起來卡卡的,或是沒有辦法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成效。
最近FTX爆炸的訊息吵得沸沸揚揚,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可供參考了。在此就先不談這場腥風血雨,不過這跟我今天想談的主題有點關聯,故還是把它貼出來加減討論。
其實梨泰院事件應變文 我沒打出來的就是 若你當下真的要活著回家 最好的方式有可能就是… 「抓別人的腳爬起來」 當然我上一篇講的都很簡略或是自身觀察想法 若要研究得更仔細透徹請參考其他專家說法或建議
基本上台灣很多人的緊急應變意識大多都不足,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我之前在方格子打了地震文主要也是談論萬一地震來的時候怎麼樣做比較容易保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教育者,不會迷失在供需的過程中(物質世界)! 即使明白我/思考改變,任何事情! 依然貼近事實的移動,沒有過多的詞彙敘述! 方向明確! 「大教育者」非說書者! 不提供精神體驗、指引方向明確! 「大教育者」深知,本身無能為力! 並不強求,只貼近事實移動,(規矩規範本身是未完成的內
Thumbnail
本篇不談古北歐,聊動畫新番《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實在美味,異教人已回購。希望能傳遞這份美味給各位。我相信,這份美味,與異教人能提供給大家的服務,是有共鳴的。
Thumbnail
說教可能會讓讀者覺得被批評或指責,進而產生抗拒情緒,反而更不願意接受文章中的觀點。過於說教的語氣會讓文章顯得枯燥乏味,讀者可能會失去閱讀的興趣,甚至中途放棄閱讀。如果文章內容缺乏同理心,讀者會覺得作者不了解他們的處境或感受,從而難以產生共鳴。 一篇好的文章要避免說教的方式,以下7個技巧可以幫助
小時候,還不懂得什麼叫做禍從口出。也不懂得什麼叫做三思而後行。只知道,內心有什麼話想說,就直白地說。有什麼想做的,就勇敢去做。長大後,漸漸地與社會融合後,開始思考,什麼樣的話語不會傷人感受,怎麼樣的說法,不會讓人覺得太直白。開始學著修飾很多的話語,用拐彎抹角的方式,讓聽的人可以聽懂自己的
任何尋求安慰的行為都不會讓你成長
Thumbnail
繼「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之後的〈附錄篇〉,想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其他也帶給我極大反思的面向。其中包含:關於父母的說教與情勒、關於求助專業醫療、關於感受不到愛,還有讀者想提醒父母的話。
問題就是,「社交」這東西,到底是要做什麼的…… 怎麼又想起這個問題呢? 是這樣:從學校把《男人、英雄、智者》帶回家看, 其實也沒時間看,但因為這波進貨的書很多,還是想看…… 總之, 在前面,提到作者莫瑞史丹的生平時, 出現了讓我震驚的一幕。 是這樣,他在25歲、到美國讀研究所那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你不要跟別人說.....
Thumbnail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教育者,不會迷失在供需的過程中(物質世界)! 即使明白我/思考改變,任何事情! 依然貼近事實的移動,沒有過多的詞彙敘述! 方向明確! 「大教育者」非說書者! 不提供精神體驗、指引方向明確! 「大教育者」深知,本身無能為力! 並不強求,只貼近事實移動,(規矩規範本身是未完成的內
Thumbnail
本篇不談古北歐,聊動畫新番《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實在美味,異教人已回購。希望能傳遞這份美味給各位。我相信,這份美味,與異教人能提供給大家的服務,是有共鳴的。
Thumbnail
說教可能會讓讀者覺得被批評或指責,進而產生抗拒情緒,反而更不願意接受文章中的觀點。過於說教的語氣會讓文章顯得枯燥乏味,讀者可能會失去閱讀的興趣,甚至中途放棄閱讀。如果文章內容缺乏同理心,讀者會覺得作者不了解他們的處境或感受,從而難以產生共鳴。 一篇好的文章要避免說教的方式,以下7個技巧可以幫助
小時候,還不懂得什麼叫做禍從口出。也不懂得什麼叫做三思而後行。只知道,內心有什麼話想說,就直白地說。有什麼想做的,就勇敢去做。長大後,漸漸地與社會融合後,開始思考,什麼樣的話語不會傷人感受,怎麼樣的說法,不會讓人覺得太直白。開始學著修飾很多的話語,用拐彎抹角的方式,讓聽的人可以聽懂自己的
任何尋求安慰的行為都不會讓你成長
Thumbnail
繼「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之後的〈附錄篇〉,想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其他也帶給我極大反思的面向。其中包含:關於父母的說教與情勒、關於求助專業醫療、關於感受不到愛,還有讀者想提醒父母的話。
問題就是,「社交」這東西,到底是要做什麼的…… 怎麼又想起這個問題呢? 是這樣:從學校把《男人、英雄、智者》帶回家看, 其實也沒時間看,但因為這波進貨的書很多,還是想看…… 總之, 在前面,提到作者莫瑞史丹的生平時, 出現了讓我震驚的一幕。 是這樣,他在25歲、到美國讀研究所那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你不要跟別人說.....
Thumbnail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