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申請心得分享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申請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開始之前,因為研究方法很看不同的領域,所以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就讀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撰寫這篇文章時是二年級生,在大二寒假結束時申請大專生研究計畫,這篇文會分享我自己的申請契機、找題目的方式和一些心路歷程,希望能幫到未來想申請大專生計畫的學弟妹們!

申請契機

跟蠻多我知道的學長姐不同的是,我當初申請大專生的動機,其實一部分是很喜歡高中做研究的感覺,很想重溫那種複雜的、交織的感觸(雖然我高中的研究是物理與天文學的內容,關於太空天氣的,跟心理學相去甚遠),另一部分則是自己很希望在大學也能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證明,所以才決定要做大專生研究計畫。

至於為什麼選擇大二就做,其實是因為我希望大學階段可以投兩份,加上我有申請到學校的神經科學學程,大三會修專題研究,所以如果要做心理學的內容,大二要先申請一份,大三再去申請神經科學的計畫。

再加上心理所的推甄需要看研究計畫,所以希望透過申請,練習思考問題、撰寫計畫書,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

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國科會的這個計畫是希望讓大學生在大學就可以參與正規的研究計畫提案、審核與執行,如果順利通過,也會提供經費讓申請人完成這項研究計畫。

申請對象:大二以上的大學部在學生(包含研究執行期間,因此如果大四提申請,審核通過要做完研究就必須延畢)

指導教授:校內的專任老師都可以,不一定要自己系上的老師,只要符合自己想做的研究領域,且老師願意指導就可以。

成績限制:其實國科會並沒有特別限制成績(看各校規定),但在研究審核中有部分評分是參考修課成績、修了哪些課,去評估是否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去執行這項研究。

補助經費:如果審核通過,從7月份計畫執行開始到隔年2月計畫執行結束,一個月會有6000元的經費補助,8個月共48000元。而研究另外會依據審查者的評定,核發20000元以內的研究經費,像是各種受試者費、雜支、消耗性物品都可以在申請時填表,至多20000元。

新手啟航

我自己其實不太算研究新手,但在心理學研究上還是菜鳥,所以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找到主題,以及怎麼一路跌跌撞撞到訂下題目的。

領域探索

我大一的時候其實去過不少老師的實驗室旁聽,像是運算與模擬實驗室、睡眠實驗室等,但後來發現自己其實對機器學習沒有很有興趣,或是一直想不到好的研究題目所以很焦慮,後來大二上的時候修心理實驗法,老師跟我們說大專生計畫的事情,老師是做閱讀和眼動的,當時看到老師的研究領域包含心理語言學,加上大一的時候修語言與認知神經科學概論覺得很有趣,我就決定跟老師聊一聊研究的方向。

因為高中做過專題,所以大概有一個自己找教授前的準備模式,高中的我是先找了教授的研究論文來精讀,再寫信給教授詢問我不懂的問題,大學的時候因為修語言學課程已經有好奇的題目,所以一樣從問題開始切入,但因為我一開始想做的方向跟老師現在的研究方向差距蠻大的,所以討論之後決定先進實驗室學習,再看看有沒有可以發展的方向。

加實驗室

進入實驗室之後,每週會有 lab meeting,我一個學期大概報 1-2 篇paper(meeting比較多是碩班學姐報)然後我們實驗室在別人報論文時,老師會抽考或是提出問題,我自己大二上就常常被考實驗設計的問題。然後同步在聽學姊的主題時,思考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讀論文的筆記

讀論文的筆記


Lab meeting  筆記

Lab meeting 筆記

題目擬定

我自己大概是在 12 月訂題目的,中間歷經了很多曲折,雖然一開始就覺得自己對邊界模糊詞彙斷詞有興趣,但不太確定能做什麼操弄,後來把過去的研究操弄整理完之後,整理出尚未確定的問題和變因,最後決定要做詞頻與前語境的交互作用和參與斷詞歷程的階段。

斷詞研究整理

斷詞研究整理

乘風破浪

計畫撰寫

後來就開始寫計畫書,我自己的寫作是先寫研究動機、文獻探討的部分,接著確定研究操弄,然後進行研究方法的撰寫,最後才到預期結果和摘要的部分。

其中,我在寫的時候,實驗室學姊就跟我說老師對於文獻探討很要求,所以我自己後期花蠻多時間修改這部分的。老師會不斷問我每個段落為什麼放這邊?這個研究的意義是什麼?解答什麼問題、還沒解答什麼?

而研究方法的部分也是一大難題,要思考實驗設計怎樣最能解答我想問的問題,以及降低 confounding 的可能性(這也是我目前在執行計畫時發現自己沒寫清楚的部分)。

申請結果

寒假天天修計畫書,開學之後繼續修改,最後終於繳交出去了!(真的超感謝老師週末和寒假還陪我修計畫到凌晨)

而等待了幾個月後,得到了整體 A 的通過結果,順利開始執行計畫了(雖然蠻多C的,但大二能寫完真的蠻感動的)

之後會再分享一些心路歷程,但希望學弟妹之後也能勇於嘗試!也希望大家喜歡這篇文章!

大二成功申請通過

大二成功申請通過

avatar-img
烯望與成長學院
21會員
12內容數
我們一直在學習,但,我們真的掌握學習的方法了嗎?讀書、考試的無限循環,是否讓你感到無助?一起加入學習技巧練功坊,在這裡,會分享學習技巧、工具以及學習心態,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烯望與成長學院 的其他內容
本文分享了作者自國中至大學期間在科學研究專題上的經歷,探討高中生在進行專題時可能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包括學科知識不足、缺乏閱讀文獻的習慣及實驗設計的技巧等。作者強調專題研究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幫助學弟妹們能夠更好地投入研究領域。
二十歲的我即將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書。 事實上,我是在19歲的倒數一個月收到出版社邀約的,寫作了半年,終於要在8月送印,10月上架販售。 很多朋友問我,這是一本怎麼樣的書?我在書中前言寫道,這是一本關於「學習」的書。 學生學習如何提升動機、學得更好、如何享受學習,以及學習與自己的青春風暴相處;家長
5/5學習
最近課綱中沒有包含《廉恥》遭北一女教師批評的事件,吵得轟轟烈烈,有人從課綱和教育的角度去談,有人從文言文與白話文的角度去說。但我們今天想討論的,是從心理學角度看道德發展這回事,也就是什麼是道德、道德怎麼發展出來,以及到底愈會說道理的人,道德概念是否真的更好、更會實踐。
本文分享了作者自國中至大學期間在科學研究專題上的經歷,探討高中生在進行專題時可能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包括學科知識不足、缺乏閱讀文獻的習慣及實驗設計的技巧等。作者強調專題研究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幫助學弟妹們能夠更好地投入研究領域。
二十歲的我即將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書。 事實上,我是在19歲的倒數一個月收到出版社邀約的,寫作了半年,終於要在8月送印,10月上架販售。 很多朋友問我,這是一本怎麼樣的書?我在書中前言寫道,這是一本關於「學習」的書。 學生學習如何提升動機、學得更好、如何享受學習,以及學習與自己的青春風暴相處;家長
5/5學習
最近課綱中沒有包含《廉恥》遭北一女教師批評的事件,吵得轟轟烈烈,有人從課綱和教育的角度去談,有人從文言文與白話文的角度去說。但我們今天想討論的,是從心理學角度看道德發展這回事,也就是什麼是道德、道德怎麼發展出來,以及到底愈會說道理的人,道德概念是否真的更好、更會實踐。